一种反应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88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传动轴与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内的搅拌器连接,反应釜本体上还设置有减压装置,减压装置连通有冷却回流装置,冷却回流装置位于反应釜本体外部且反应釜本体内的气体通过减压装置排出至冷却回流装置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反应釜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减压装置和冷却回流装置,将减压装置排出的多余蒸汽,再次通过冷却回流装置回收至反应釜中,进行多次不间断反应,减少了原料的散失,维持反应釜中液体的温度不变,提高了生产安全水平并达到环保节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A reaction kett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reaction kettle body, a feed inlet and an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 reduction motor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 drive shaft of the reduction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er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and a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to reduce pressure. Th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cooling reflux device. The cooling reflux device is located outside the reactor body and the gas in the reactor body is discharged to the cooling reflux device through a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for cooling and then reflux to the reactor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and a cooling reflux device on the top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to recover the surplus steam discharged from the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 to the reaction kettle through the cooling reflux device again, and carries out multiple uninterrupted reactions, thereby reducing the loss of raw materials, maintain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quid in the reaction kettle unchanged, and improving the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safety level achiev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s production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但是,现有的反应釜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反应釜在反应的过程中,减压装置不断的将反应釜内的蒸汽排出,反应釜中液体的温度不断减低,因此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加热,而且蒸发的液体原料被排出,造成了能量的散失和环境的污染。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问题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釜结构,保证能量和原料循环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传动轴与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的搅拌器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上还设置有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连通有冷却回流装置,所述冷却回流装置位于反应釜本体外部且反应釜本体内的气体通过减压装置排出至冷却回流装置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反应釜本体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流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腔中的冷凝管,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凝管的上部与减压装置连通,所述冷凝管的下部与反应釜本体连通。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位于壳体的下部,所述的出水口位于壳体的上部。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管呈螺旋状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包括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设置有容纳热媒介质的空腔。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仪和检测观察口。如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内还设置有温度计。本技术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减压装置和与减压装置连通的冷却回流装置,将减压装置排出的多余蒸汽,再次通过冷却回流装置回收,从而达到蒸发的反应液体再次回流到反应釜中,进行多次不间断反应,减少了原料的散失,维持反应釜中液体的温度不变,提高了生产安全水平并达到环保节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说明:1、反应釜本体;11、内胆;12、外壳;13、进料口;14、出料口;2、减速电机;3、搅拌器;4、减压装置;5、冷却回流装置;51、壳体;511、进水口;512、出水口;52、冷凝管;6、压力检测仪;7、温度计;8、检测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进料口13可连接液体原料罐和软水罐,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的传动轴与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的搅拌器3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还设置有减压装置4,可以在反应釜内部压力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减压,保护罐体和人员安全,所述减压装置4连通有冷却回流装置5,所述冷却回流装置5位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且反应釜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减压装置4排出至冷却回流装置5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反应釜本体1内。减压装置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回流装置冷却后液化,回流到反应釜本体内,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防止能量散失,提升了经济效益。所述冷却回流装置5包括壳体51以及位于壳体51内腔中的冷凝管52,所述壳体51上开设有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所述冷凝管52的上部与减压装置4连通,所述冷凝管52的下部与反应釜本体1连通。减压装置排出的气体进入冷凝管52内,同时冷却回流装置5的壳体51内通入冷却水,气体遇到低温后立即液化,沿冷凝管回流至反应釜本体1内,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防止能量散失,提升了经济效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口511位于壳体51的下部,所述的出水口512位于壳体51的上部。冷却水不断通入,保证液化时的温度恒定。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凝管52呈螺旋状结构。使气体充分接触冷凝管,完全液化,提高效率。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包括有外壳12和设置在外壳12内的内胆11,所述外壳12和内胆11之间设置有容纳热媒介质的空腔111。可用于通入热水等加热物质,进一步保证反应釜的温度恒定。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仪6和检测观察口8。压力检测仪6可用于实时监测反应釜内的压力;检测观察口8可方便人员观察反应釜内的反应情况,也可方便人员进入清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计7。可实时显示反应釜内的反应温度,方便人员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的传动轴与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的搅拌器(3)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还设置有减压装置(4),所述减压装置(4)连通有冷却回流装置(5),所述冷却回流装置(5)位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且反应釜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减压装置(4)排出至冷却回流装置(5)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反应釜本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减速电机(2),所述减速电机(2)的传动轴与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的搅拌器(3)连接,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还设置有减压装置(4),所述减压装置(4)连通有冷却回流装置(5),所述冷却回流装置(5)位于反应釜本体(1)外部且反应釜本体(1)内的气体通过减压装置(4)排出至冷却回流装置(5)内进行冷却后回流到反应釜本体(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回流装置(5)包括壳体(51)以及位于壳体(51)内腔中的冷凝管(52),所述壳体(51)上开设有进水口(511)和出水口(512),所述冷凝管(52)的上部与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红生马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