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887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观察窗、混合腔体、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底部搅拌叶和毛刷组,所述支撑座下端固定有滚轮,所述支撑座的右侧表面通过转动轴与拉手相互连接,所述预留腔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软管,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室,所述电机的右侧安装有入水口,所述观察窗安装在混合室的一侧表面,所述放置架内部安装有液体染料盒,所述出料管上端固定有吸水泵。该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通过的搅拌叶形状的改良,搅拌叶可配合混合室进行更好的搅拌,内部毛刷组可配合电机对使用完毕后的混合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延长了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An efficient mixing device for easy cleaning of textile dy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mixing device for textile dye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leaning, including a support seat, an observation window, a mixing chamber, a first mixing blade, a second mixing blade, a third mixing blade, a fourth mixing blade, a bottom mixing blade and a brush group.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seat is fixed with a roller, and the right sid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seat is provided. A flexible hos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served cavity by connecting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handle, and a mixing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seat, a wate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otor, an observation window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mixing chamber, and a liquid dye box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lacement rack, and the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dye box. The upper end of the material tube is fixed with an suction pump. The textile dyestuff mixing device is easy to clean, and the mixing blade can cooperate with the mixing chamber for better mixing by improving the shape of the mixing blade. The inner brush group can cooperate with the motor to clean the inside of the mixing device after use, thus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用染料在使用前需要对染料进行混合操作。传统的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佳,延长了混合装置的持续工作时间,且混合装置内部不具有清洁功能,使得大部分混合装置内部往往无法快速清洁干净,缩短了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纺织染料混合装置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针对原有的纺织染料混合装置混合效果不佳,延长了混合装置的持续工作时间,且混合装置内部不具有清洁功能,使得大部分混合装置内部往往无法快速清洁干净,缩短了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观察窗、混合腔体、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底部搅拌叶和毛刷组,所述支撑座下端固定有滚轮,且滚轮表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支撑座的右侧表面通过转动轴与拉手相互连接,且支撑座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预留腔,所述预留腔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软管,且软管上端表面固定有节流阀,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室,且混合室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安装有入水口,且入水口的上端固定有,所述观察窗安装在混合室的一侧表面,且观察窗的两侧均固定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部安装有液体染料盒,且液体染料盒内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端固定有吸水泵,且吸水泵上端安装有放料管,所述放料管的末端设置在混合室的内部上端壁面,且混合室的下端中心表面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密闭塞,所述混合腔体安装在混合室的内部,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轴杆,且轴杆固定在混合腔体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和底部搅拌叶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轴杆的表面,且第一搅拌叶的边缘下端固定有延长杆,所述毛刷组安装在延长杆的外侧表面。优选的,所述节流阀的上下两端与出水管和软管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合室与支撑座为卡槽连接,且混合室为圆柱形结构,支撑座为立方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液体染料盒的外侧表面固定有刻度标识。优选的,所述出料管和吸水泵为卡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延长杆和毛刷组的宽度总和与混合腔体的直径相等,且混合腔体的底端为圆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第四搅拌叶和底部搅拌叶为等间距由大到小排列结构,且底部搅拌叶为三角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解决了传统的纺织染料用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低下的问题,内部设置有五组搅拌叶,通过的搅拌叶形状的改良,搅拌叶可配合混合室形状进行更好的搅拌,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加强了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且第一搅拌叶上设置有毛刷组,毛刷组可配合电机对使用完毕后的混合装置内部进行清洗,延长了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体染料盒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毛刷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座,2、滚轮,3、固定扣,4、转动轴,5、拉手,6、预留腔,7、软管,8、节流阀,9、混合室,10、电机,11、入水口,12、第一密闭塞,13、观察窗,14、放置架,15、液体染料盒,151、刻度标识,16、出料管,17、吸水泵,18、放料管,19、出水管,20、第二密闭塞,21、混合腔体,22,轴杆、23、第一搅拌叶,24、第二搅拌叶,25、第三搅拌叶,26、第四搅拌叶,27、底部搅拌叶,28、延长杆,29、毛刷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1、观察窗13、混合腔体21、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底部搅拌叶27和毛刷组29,支撑座1下端固定有滚轮2,且滚轮2表面设置有固定扣3,支撑座1的右侧表面通过转动轴4与拉手5相互连接,且支撑座1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预留腔6,预留腔6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软管7,且软管7上端表面固定有节流阀8,节流阀8的上下两端与出水管19和软管7法兰连接,法兰连接拆卸方便、强度高、密封性能好,支撑座1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室9,且混合室9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10,混合室9与支撑座1为卡槽连接,且混合室9为圆柱形结构,支撑座1为立方体结构,使得混合室9可以很好的进行固定,电机10的右侧安装有入水口11,且入水口11的上端固定有12,观察窗13安装在混合室9的一侧表面,且观察窗13的两侧均固定有放置架14,放置架14内部安装有液体染料盒15,且液体染料盒15内部设置有出料管16,液体染料盒15的外侧表面固定有刻度标识151,可观察刻度标识151进行取料,使用方便,出料管16上端固定有吸水泵17,且吸水泵17上端安装有放料管18,出料管16和吸水泵17为卡扣连接,便于液体染料盒15进行替换,放料管18的末端设置在混合室9的内部上端壁面,且混合室9的下端中心表面固定有出水管19,出水管19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密闭塞20,混合腔体21安装在混合室9的内部,电机10的下端设置有轴杆22,且轴杆22固定在混合腔体21的中心位置,第一搅拌叶23、延长杆28和毛刷组29的宽度总和与混合腔体21的直径相等,且混合腔体21的底端为圆锥形结构,在该装置使用完毕后,毛刷组29可对混合腔体21内部进行清洗,防止染料在混合腔体21内部粘黏,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和底部搅拌叶27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轴杆22的表面,且第一搅拌叶23的边缘下端固定有延长杆28,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和底部搅拌叶27为等间距由大到小排列结构,且底部搅拌叶27为三角形结构,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的宽度设计可以更好的对混合室9内部染料进行搅拌,底部搅拌叶27的形状设计,可以很好的搅拌混合腔体21内部底端的染料水,所述毛刷组29安装在延长杆28的外侧表面。工作原理:首先将拉手5通过转动轴4拉起,使得支撑座1通过底部的滚轮2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1)、观察窗(13)、混合腔体(21)、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底部搅拌叶(27)和毛刷组(2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下端固定有滚轮(2),且滚轮(2)表面设置有固定扣(3),所述支撑座(1)的右侧表面通过转动轴(4)与拉手(5)相互连接,且支撑座(1)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预留腔(6),所述预留腔(6)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软管(7),且软管(7)上端表面固定有节流阀(8),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室(9),且混合室(9)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右侧安装有入水口(11),且入水口(11)的上端固定有(12),所述观察窗(13)安装在混合室(9)的一侧表面,且观察窗(13)的两侧均固定有放置架(14),所述放置架(14)内部安装有液体染料盒(15),且液体染料盒(15)内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端固定有吸水泵(17),且吸水泵(17)上端安装有放料管(18),所述放料管(18)的末端设置在混合室(9)的内部上端壁面,且混合室(9)的下端中心表面固定有出水管(19),所述出水管(19)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密闭塞(20),所述混合腔体(21)安装在混合室(9)的内部,所述电机(10)的下端设置有轴杆(22),且轴杆(22)固定在混合腔体(21)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和底部搅拌叶(27)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轴杆(22)的表面,且第一搅拌叶(23)的边缘下端固定有延长杆(28),所述毛刷组(29)安装在延长杆(28)的外侧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洁的纺织染料用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支撑座(1)、观察窗(13)、混合腔体(21)、第一搅拌叶(23)、第二搅拌叶(24)、第三搅拌叶(25)、第四搅拌叶(26)、底部搅拌叶(27)和毛刷组(2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下端固定有滚轮(2),且滚轮(2)表面设置有固定扣(3),所述支撑座(1)的右侧表面通过转动轴(4)与拉手(5)相互连接,且支撑座(1)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预留腔(6),所述预留腔(6)内部底端表面设置有软管(7),且软管(7)上端表面固定有节流阀(8),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室(9),且混合室(9)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右侧安装有入水口(11),且入水口(11)的上端固定有(12),所述观察窗(13)安装在混合室(9)的一侧表面,且观察窗(13)的两侧均固定有放置架(14),所述放置架(14)内部安装有液体染料盒(15),且液体染料盒(15)内部设置有出料管(16),所述出料管(16)上端固定有吸水泵(17),且吸水泵(17)上端安装有放料管(18),所述放料管(18)的末端设置在混合室(9)的内部上端壁面,且混合室(9)的下端中心表面固定有出水管(19),所述出水管(19)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第二密闭塞(20),所述混合腔体(21)安装在混合室(9)的内部,所述电机(10)的下端设置有轴杆(22),且轴杆(22)固定在混合腔体(21)的中心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祥和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嵘鑫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