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8735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6:40
本申请涉及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属于陆基水产养殖领域。本申请包括养殖箱,还包括增氧装置、气体缓冲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箱中的增氧管路;所述增氧装置的供气口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进气口形成管路连接;所述增氧管路两端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增氧管路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增氧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通过本申请,可使从增氧管路出气孔出来的增氧气体较为平缓地进入水体中,不会对水体产生瞬间过激的冲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类产生应急反应的几率,也就降低了养殖箱中的高密度鱼群出现胁迫拥挤行为的几率,进而降低对鱼类的生理状况、进食状态等的不利影响,保障养殖鱼类的生长率和存活率。

An aeration system for land based aquaculture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land based aquaculture aeration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and based aquaculture. The application includes an aquaculture tank, including an aeration device, a gas buffer tank and an aeration pipeline arranged in the aquaculture tank; the air supply port of the aera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of the gas buffer tank by a pipeline; both ends of the aeration pipeline have openings, and a plurality of openings are arranged sequentiall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aeration pipeline. The two ends of the oxygen increasing pipelin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of the gas buffer tank. Through this application, the oxygen-enriched gas from the outlet of the oxygen-enriched pipeline can enter the water more smoothly, and will not produce instantaneous excessive impact on the water body, at least to a certain extent,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emergency response of fish, and als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ercive crowding of high-density fish in the aquaculture tank. The growth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cultured fish can be guaranteed by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n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feeding status of 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
本申请属于陆基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水产养殖依赖于自然水域,受到地理限制,而且还要考虑到自然气候和水质环境的因素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遭遇强降雨时养殖水域被淹没导致养殖鱼类跑掉,如因上游水域污染导致下游养殖水域鱼类死亡,等等。为了克服传统水产养殖的不足,目前兴起了陆基水产养殖技术,通过在养殖箱中养殖水产鱼类,以解决自然气候和水质环境的影响。在养殖箱水体循环过程中,控制养殖箱中的水体水质、水流和水体溶氧等,以实现高密度水产鱼类养殖。其中,在水体溶氧控制方面,在一些天气情况下,如低压闷热天气,养殖箱中的水体溶氧变低,养殖箱中高密度鱼群极易缺氧而发生群体死亡的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进行水体增氧,作为一种增氧方式,可以向水体中注入较大压力的空气或者纯氧气体。在气体注入水中瞬间,会突然产生较大的气体压力冲击,导致对水体瞬间产生过激的冲击,水体受到过激冲击下,鱼类会产生应急反应,导致养殖箱中的高密度鱼群出现胁迫拥挤的行为,这会对鱼类的生理状况、进食状态等产生不利影响,使得养殖鱼类的生长率和存活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包括养殖箱,还包括增氧装置、气体缓冲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箱中的增氧管路;所述增氧装置的供气口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进气口形成管路连接;所述增氧管路两端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增氧管路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增氧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路呈平面螺旋结构,呈平面螺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的箱底大小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路呈Z型结构,呈Z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的箱底大小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路的每个所述出气孔上还设置有增氧棒。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装置为罗茨风机或者制氧机。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装置为充装有液氧的杜瓦罐。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装置与所述气体缓冲罐之间的管路上配置有一气体阀。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阀为手动阀。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阀为电磁阀,所述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还包括溶氧传感器、PLC控制器和触控显示屏;所述溶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养殖箱中;所述溶氧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触控显示屏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路为PVC管路。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在对养殖箱中的水体增氧时,虽然增氧装置瞬间产生较大压力的增氧气体,但经气体缓冲罐缓冲后,可以有效消除增氧装置在供气瞬间产生的压力波动,以使从增氧管路出气孔出来的增氧气体较为平缓地进入水体中,不会对水体产生瞬间过激的冲击,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类产生应急反应的几率,也就降低了养殖箱中的高密度鱼群出现胁迫拥挤行为的几率,进而降低对鱼类的生理状况、进食状态等的不利影响,保障养殖鱼类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增氧管路上设置增氧棒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增氧装置采用杜瓦罐时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气体阀采用电磁阀时的一种实施例工作原理图。图中,1-养殖箱;2-增氧装置;201-杜瓦罐;3-气体缓冲罐;4-增氧管路;401-出气孔;5-增氧棒;6-气体阀;601-电磁阀;602-溶氧传感器;603-PLC控制器;604-触控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包括养殖箱1,还包括增氧装置2、气体缓冲罐3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箱1中的增氧管路4;所述增氧装置2的供气口与所述气体缓冲罐3的进气口形成管路连接;所述增氧管路4两端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增氧管路4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401;所述增氧管路4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3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对于上述方案,下述以在一些天气情况下,如低压闷热天气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在上述天气情况下,所述养殖箱1中的水体溶氧变低,所述养殖箱1中若是高密度养殖鱼类,高密度鱼群极易缺氧而发生群体死亡的问题,为了防止鱼群缺氧死亡问题的发生,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在对所述养殖箱1中的水体增氧时,虽然所述增氧装置2瞬间产生较大压力的增氧气体,但经所述气体缓冲罐3缓冲后,可以有效消除所述增氧装置2在供气瞬间产生的压力波动,以使从所述增氧管路4出气孔401出来的增氧气体较为平缓,不会对水体瞬间产生过激的冲击,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类产生应急反应的几率,也就降低了养殖箱1中的高密度鱼群出现胁迫拥挤行为的几率,进而降低对鱼类的生理状况、进食状态等的不利影响,保障养殖鱼类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另外,上述方案中,所述增氧管路4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3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图1和图2中所述养殖箱1部分示意的是从所述养殖箱1的顶部方向的俯视示意图),形成所述增氧管路4的两端都作为进气口,从所述气体缓冲罐3出气口出来的增氧气体分别从所述增氧管路4两端进入,可以缩短增氧气体在所述增氧管路4中的行程,能够有效均衡所述增氧管路4各个出气口出来的气体压力。在对水体增氧时,所述增氧管路4上的各个出气孔401作为增氧口,增氧气体从所述增氧管路4上的各个出气孔401出来进入水体中,为了实现在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均匀配置增氧口,以实现对养殖箱1整个水体的均匀增氧,本申请中给出所述增氧管路4的以下多种具体实施例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氧管路4呈平面螺旋结构,呈平面螺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4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大小匹配。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氧管路4呈Z型结构,呈Z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4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大小匹配。上述所述增氧管路4的两种具体实施方案,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增氧口在所述养殖箱1的箱底形成均匀配置,进而实现对养殖箱1整个水体的均匀增氧,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避免所述养殖箱1中的鱼出现争抢拥挤的情况。当然,对于所述增氧管路4的形状结构,并不限于本申请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包括养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装置、气体缓冲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箱中的增氧管路;所述增氧装置的供气口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进气口形成管路连接;所述增氧管路两端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增氧管路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增氧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包括养殖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氧装置、气体缓冲罐以及设置于所述养殖箱中的增氧管路;所述增氧装置的供气口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进气口形成管路连接;所述增氧管路两端具有开口,且沿所述增氧管路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增氧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形成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路呈平面螺旋结构,呈平面螺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的箱底大小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路呈Z型结构,呈Z型结构的所述增氧管路水平设置在所述养殖箱的箱底,且与所述养殖箱的箱底大小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基水产养殖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管路的每个所述出气孔上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旭董岩张赓寇景莲王振富王可为闫丽刘国楠闫洪亮关阔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承德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