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55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包括第三芳纶纤维层,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的底端压合有橡胶垫,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的顶端压合有纬度尼龙织网,所述纬度尼龙织网的顶端压合有经度尼龙织网,所述经度尼龙织网的顶端压合有第二芳纶纤维层,所述第二芳纶纤维层的顶端压合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顶端压合有第一芳纶纤维层。该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通过使用玄武岩纤维层和蕉麻纤维层后通过其本身材质特性增强输送带表面强度和硬度,增强耐用效果,通过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其渗透进第一芳纶纤维层后,极大的增强了表面的润滑效果。

A tensile resistant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etch-resistant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third aramid fiber layer, a rubber pad is press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aramid fiber layer, a latitude nylon web is pressed at the top of the third aramid fiber layer, and a latitude nylon web is pressed at the top of the latitude nylon web, and the longitude nylon web is woven. The top of the net is pressed with a second aramid fiber layer, the top of the second aramid fiber layer is pressed with a composite layer, and the top of the composite layer is pressed with a first aramid fiber layer. The tensile conveyor belt structure, through the use of basalt fiber layer and banana fiber layer through its own material properties to enhance the surface strength and hardness of the conveyor belt, enhance durability, through spraying PTFE coating to penetrate into the first aramid fiber layer, greatly enhancing the surface lubr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输送带
,具体为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
技术介绍
输送带常用于建筑、冶金等行业,用于输送高温物料,因此对环形输送带的耐磨和耐拉性能要求较高,现在的环形输送带是在棉帆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温或耐热橡胶,单层的耐热橡胶并不能满足传输带对耐磨性和耐拉性能的使用要求,皮带内里材质摩擦力差,在皮带长时间使用后微量松弛时,极易造成输送带出现打滑效果,直接影响工作效果,且输送带的耐拉效果差,表面强度低,易磨损,极易导致输送带的表面出现断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包括第三芳纶纤维层,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的底端压合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第三芳纶纤维层的压合处设有粘合胶层,所述橡胶垫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凸齿,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的顶端压合有纬度尼龙织网,所述纬度尼龙织网的顶端压合有经度尼龙织网,所述经度尼龙织网的顶端压合有第二芳纶纤维层,所述第二芳纶纤维层的顶端压合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包括树脂胶层,所述树脂胶层的上下表面分别压合有玄武岩纤维层和蕉麻纤维层,所述复合层的顶端压合有第一芳纶纤维层,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层的顶端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外壁加工有斜纹条,所述斜纹条的内侧设有凸点。优选的,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的内壁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凸齿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锥齿。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纤维层与第一芳纶纤维层相压合。优选的,所述蕉麻纤维层与第二芳纶纤维层相压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该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通过设置橡胶垫作为输送带的底面,增加与滚杠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受物料下压时形变而降低与滚杠的接触面造成打滑现象,减少打滑效果,橡胶垫背面的凸齿能够插入粘合胶层内,加强橡胶垫的牢固效果,避免影响工作。二、该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通过使用玄武岩纤维层和蕉麻纤维层后通过其本身材质特性增强输送带表面强度和硬度,增强耐用效果,通过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使其渗透进第一芳纶纤维层后,极大的增强了表面的润滑效果。三、该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通过纬度尼龙织网和经度尼龙织网交织成经纬度的尼龙网结构设置在输送带内,极大的加强了输送带的耐拉性和耐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凸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四氟乙烯涂层,2、第一芳纶纤维层,3、复合层,301、玄武岩纤维层,302、树脂胶层,303、蕉麻纤维层,4、第二芳纶纤维层,5、经度尼龙织网,6、纬度尼龙织网,7、第三芳纶纤维层,8、粘合胶层,9、橡胶垫,10、斜纹条,11、凸点,12、通孔,13、凸齿,14、锥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包括第三芳纶纤维层7,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内壁开设有通孔12,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底端压合有橡胶垫9,橡胶垫9的外壁加工有斜纹条10,斜纹条10的内侧设有凸点11,橡胶垫9为薄软橡胶,作为输送带的底面,增加与滚杠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受物料下压时形变而降低与滚杠的接触面造成打滑现象,减少打滑效果,橡胶垫9与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压合处设有粘合胶层8,橡胶垫9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凸齿13,凸齿13的外壁一体成型有锥齿14,通过加设凸齿13使橡胶垫9通过粘合胶层8压合在第三芳纶纤维层7后,橡胶垫9背面的凸齿13能够插入粘合胶层8内,加强橡胶垫9的牢固效果,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顶端压合有纬度尼龙织网6,纬度尼龙织网6的顶端压合有经度尼龙织网5,纬度尼龙织网6和经度尼龙织网5交织成经纬度的尼龙网结构设置在输送带内,极大的加强了输送带的耐拉性和耐拉强度,经度尼龙织网5的顶端压合有第二芳纶纤维层4,第二芳纶纤维层4的顶端压合有复合层3,复合层3包括树脂胶层302,树脂胶层302的上下表面分别压合有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将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压合在树脂胶层302上,使用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后通过其本身材质特性增强输送带表面强度和硬度,增强耐用效果,复合层3的顶端压合有第一芳纶纤维层2,第一芳纶纤维层2的顶端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1,通过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1使其渗透进第一芳纶纤维层2后,极大的增强了表面的润滑效果,玄武岩纤维层301与第一芳纶纤维层2相压合,蕉麻纤维层303与第二芳纶纤维层4相压合。橡胶垫9作为输送带的底面,增加与滚杠接触时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受物料下压时形变而降低与滚杠的接触面造成打滑现象,减少打滑效果,橡胶垫9背面的凸齿13能够插入粘合胶层8内,加强橡胶垫9的牢固效果,使用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后通过其本身材质特性增强输送带表面强度和硬度,增强耐用效果,通过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1使其渗透进第一芳纶纤维层2后,极大的增强了表面的润滑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芳纶纤维层(7),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底端压合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与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压合处设有粘合胶层(8),所述橡胶垫(9)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凸齿(13),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顶端压合有纬度尼龙织网(6),所述纬度尼龙织网(6)的顶端压合有经度尼龙织网(5),所述经度尼龙织网(5)的顶端压合有第二芳纶纤维层(4),所述第二芳纶纤维层(4)的顶端压合有复合层(3),所述复合层(3)包括树脂胶层(302),所述树脂胶层(302)的上下表面分别压合有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所述复合层(3)的顶端压合有第一芳纶纤维层(2),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层(2)的顶端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拉伸式输送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芳纶纤维层(7),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底端压合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与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压合处设有粘合胶层(8),所述橡胶垫(9)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凸齿(13),所述第三芳纶纤维层(7)的顶端压合有纬度尼龙织网(6),所述纬度尼龙织网(6)的顶端压合有经度尼龙织网(5),所述经度尼龙织网(5)的顶端压合有第二芳纶纤维层(4),所述第二芳纶纤维层(4)的顶端压合有复合层(3),所述复合层(3)包括树脂胶层(302),所述树脂胶层(302)的上下表面分别压合有玄武岩纤维层(301)和蕉麻纤维层(303),所述复合层(3)的顶端压合有第一芳纶纤维层(2),所述第一芳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绥中芳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