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30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需要将断路器分闸时,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一起朝右旋转,从而拨动断路器的操作手柄转向分闸位置,同时,左拐臂组扭紧储能扭簧且锁扣机构锁住右拐臂组;从而完成断路器的分闸操作并使储能扭簧保持储能状态。需要快速合闸时,锁扣机构松开右拐臂组,储能扭簧带动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一起朝左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转向合闸位置,从而完成快速合闸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拐臂形式的储能机构,在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的转动过程中,传动稳定,传动零件受力均匀,运动可靠,不易磨损。

Double crutch arm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for electric operation mechanism of mou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arm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 operation mechanism of a plastic case circuit breaker. When the circuit breaker is switched off, the left-arm group and the right-arm group rotate to the right together, thereby shifting the operation handle of the circuit breaker to the braking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left-arm group tightens the energy storage torsion spring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locks the right-turn. The arm group thus completes the circuit breaker's operation and keeps the energy storage torsional spring in a state of energy storage. When quick closing is needed, the locking mechanism loosens the right arm group, and the energy storage torsion spring drives the left arm group and the right arm group to rotate to the left together with the right arm group and drives the operation handle to turn to the closing position, thus completing the fast closing operation. Becaus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in the form of double-arm, in the rotation process of the left-arm group and the right-arm group, the transmission is stable, the transmission parts are uniformly stressed, the movement is reliable, and the wear is not ea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属于低压电器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电机带动来直接操作塑壳断路器的非储能式电动操作机构的合闸或分闸的时间大概在1秒左右、时间较长,无法满足一些当接到合闸指令后要求塑壳断路器快速合闸的场合,因此需要使用储能电动操作装置来辅助合闸或分闸,使其时间缩短到100毫秒以内。控制机构即电动操作机构是一种是用于远距离自动分闸和合闸断路器的一种附件,控制机构与断路器相连接,可以实现断路器的远程电动分闸和合闸;控制机构有电动机控制机构和电磁铁控制机构两种;且电动操作机构是断路器的核心部件,操作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断路器的可靠性;断路器的预储能操作机构是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储能操作机构主要是为断路器合闸时提供足够的能量。目前大多预储能操作机构体积大、结构复杂,容易出现磨损和受力不均的情况,动作不稳定,反应速度慢且不便于装配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能够实现断路器的分闸储能及快速合闸操作,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受力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左拐臂组的下端和右拐臂组的下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连接;左拐臂组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上,右拐臂组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上;所述断路器具有与触头装置传动连接的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上端卡在左拐臂组的下端和右拐臂组的下端之间;所述左连接轴上套接有储能扭簧,右拐臂组的右侧设有锁扣机构;当右拐臂组与左拐臂组一起朝右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转向分闸位置,储能扭簧扭紧且锁扣机构锁住右拐臂组;当锁扣机构松开右拐臂组时,储能扭簧带动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一起朝左旋转而快速带动操作手柄转向合闸位置。优选地,所述左拐臂组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前拐臂和第一后拐臂,第一前拐臂的上端和第一后拐臂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上;第一前拐臂的下端和第一后拐臂的下端通过前后延伸的第一摆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拐臂组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二前拐臂和第二后拐臂,第二前拐臂的上端和第二后拐臂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上;第二前拐臂的下端和第二后拐臂的下端通过前后延伸的第二摆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操作手柄的上端卡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之间。更为优选地,所述左拐臂组的上方设有顶板,储能扭簧的一个引出端向右延伸并被顶板压住;所述第一前拐臂和第一后拐臂之间设有前后延伸的挡销,储能扭簧的另一个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卡在挡销的右侧。优选地,所述左连接轴上套接有两个储能扭簧,一个储能扭簧套在左连接轴的前半部分,另一个储能扭簧套在左连接轴的后半部分。优选地,所述右拐臂组的右侧连接有卡销;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位于右拐臂组右侧的卡块及第一转轴,卡块的下端具有供卡销卡入的卡口,卡块的上端具有卡爪,第一转轴上设有卡槽,第一转轴上套接有第一复位扭簧;当拐臂机构朝右旋转时,所述卡销卡入所述卡口并推动卡块的下端朝右旋转,所述卡爪同时朝左旋转而进入卡槽并推动第一转轴旋转;当所述卡爪旋转至第一转轴的左侧时,第一复位扭簧扭转第一转轴复位而将卡爪挡住;第一转轴上还连接有脱扣拐臂,所述脱扣拐臂可由电磁铁驱动而旋转从而使卡爪通过卡槽并向右旋转。更为优选地,所述卡块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上套接有第二复位扭簧,卡块的上端还设有一限位爪,第二复位扭簧扭紧第二转轴而使限位爪抵在第一转轴的左侧。更为优选地,所述卡块的下端具有左卡接部和右卡接部,左卡接部的长度小于右卡接部的长度,左卡接部和右卡接部之间形成所述卡口;当右拐臂组朝右旋转时,所述卡销抵在所述右卡接部上而推动卡块的下端朝右旋转从而使卡销卡入所述卡口。优选地,所述右拐臂组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需要将断路器分闸时,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一起朝右旋转,从而拨动断路器的操作手柄转向分闸位置,同时,左拐臂组扭紧储能扭簧且锁扣机构锁住右拐臂组;从而完成断路器的分闸操作并使储能扭簧保持储能状态。需要快速合闸时,锁扣机构松开右拐臂组,储能扭簧带动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一起朝左旋转而快速带动操作手柄转向合闸位置,从而完成快速合闸操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拐臂形式的储能机构,在左拐臂组和右拐臂组的转动过程中,传动稳定,传动零件受力均匀,运动可靠,不易磨损。由此可见,本技术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能够实现断路器的分闸储能及快速合闸操作,结构简单,动作稳定,受力均匀。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的剖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顶板16限位爪2储能扭簧17左拐臂组3脱扣机构18右拐臂组4卡块19卡销5左卡接部20连杆6右卡接部21左连接轴7卡口22右连接轴8卡爪23第一前拐臂9第一转轴24第一后拐臂10卡槽25第一摆动杆11第一复位扭簧26第二前拐臂12脱扣拐臂27第二后拐臂13电磁铁28第二摆动杆14第二转轴29操作手柄15第二复位扭簧30挡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20连接;左拐臂组17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21上,右拐臂组18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22上;所述断路器具有与触头装置传动连接的操作手柄29,所述操作手柄29的上端卡在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之间;所述左连接轴21上套接有储能扭簧2,右拐臂组18的右侧设有锁扣机构3;当右拐臂组18与左拐臂组17一起朝右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分闸位置,储能扭簧2扭紧且锁扣机构3锁住右拐臂组18;当锁扣机构3松开右拐臂组18时,储能扭簧2带动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一起朝左旋转而快速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合闸位置。请参考图2,需要将断路器分闸时,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一起朝右旋转,从而拨动断路器的操作手柄29转向分闸位置,同时,左拐臂组17扭紧储能扭簧2且锁扣机构3锁住右拐臂组18;从而完成断路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20)连接;左拐臂组(17)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21)上,右拐臂组(18)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22)上;所述断路器具有与触头装置传动连接的操作手柄(29),所述操作手柄(29)的上端卡在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之间;所述左连接轴(21)上套接有储能扭簧(2),右拐臂组(18)的右侧设有锁扣机构(3);当右拐臂组(18)与左拐臂组(17)一起朝右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分闸位置,储能扭簧(2)扭紧且锁扣机构(3)锁住右拐臂组(18);当锁扣机构(3)松开右拐臂组(18)时,储能扭簧(2)带动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一起朝左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合闸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平行设置且长度相等的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通过左右延伸的连杆(20)连接;左拐臂组(17)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21)上,右拐臂组(18)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22)上;所述断路器具有与触头装置传动连接的操作手柄(29),所述操作手柄(29)的上端卡在左拐臂组(17)的下端和右拐臂组(18)的下端之间;所述左连接轴(21)上套接有储能扭簧(2),右拐臂组(18)的右侧设有锁扣机构(3);当右拐臂组(18)与左拐臂组(17)一起朝右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分闸位置,储能扭簧(2)扭紧且锁扣机构(3)锁住右拐臂组(18);当锁扣机构(3)松开右拐臂组(18)时,储能扭簧(2)带动左拐臂组(17)和右拐臂组(18)一起朝左旋转而带动操作手柄(29)转向合闸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拐臂组(17)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一前拐臂(23)和第一后拐臂(24),第一前拐臂(23)的上端和第一后拐臂(24)的上端铰接在左连接轴(21)上;第一前拐臂(23)的下端和第一后拐臂(24)的下端通过前后延伸的第一摆动杆(25)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拐臂组(18)包括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第二前拐臂(26)和第二后拐臂(27),第二前拐臂(26)的上端和第二后拐臂(27)的上端铰接在右连接轴(22)上;第二前拐臂(26)的下端和第二后拐臂(27)的下端通过前后延伸的第二摆动杆(28)连接在一起;所述操作手柄(29)的上端卡在第一摆动杆(25)和第二摆动杆(2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双拐臂式储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拐臂组(17)的上方设有顶板(1),储能扭簧(2)的一个引出端向右延伸并被顶板(1)压住;所述第一前拐臂(23)和第一后拐臂(24)之间设有前后延伸的挡销(30),储能扭簧(2)的另一个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卡在挡销(30)的右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峰汤林奇丁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