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819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旋转头、第一打孔针、第二固定座、第二旋转头、第二打孔针、电机、第三固定座、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打孔针与所述第一打孔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通过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打孔针同时对圆柱体长条形工件进行打孔,如果有一个打孔针打孔偏离,则两个打孔针会钻出两个不连通的孔洞,只有两个打孔针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才会打出贯通连接的孔洞,在高精度打孔时实现自验证功能,在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A two pin self validating drilling device for cylindrical long strip workpie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needle self-verifying punching device for cylindrical long strip workpie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fixing seat, a first rotating head, a first punching needle, a second fixing seat, a second rotating head, a second punching needle, a motor, a third fixing seat, a first holding seat and a second holding seat, and the second holding seat. The punch pin is located o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with the first punch pin.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 the double-needle self-verifying drilling device for cylindrical long strip workpiece of the utility model simultaneously punches the cylindrical long strip workpiece by adopting two relatively set drilling needles. If one drilling needle is deviated from the drilling needle, the two drilling needles will drill two disconnected holes, and only two drilling needles will drill two disconnected holes. Only when the needle is strictly located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can the hole be punched through the connection, and the self-verification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in high-precision drill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double-needle self-verification drilling device for cylindrical long strip workpiece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打孔是机械加工最常见的工序之一,现有的打孔大多采用直接打孔模式,一方面打孔位置偏差大,另一方面,孔洞是否有偏差也无法准确判断,这就导致了打孔的精度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合格率低,不利于快速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通过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打孔针同时对圆柱体长条形工件进行打孔,如果有一个打孔针打孔偏离,则两个打孔针会钻出两个不连通的孔洞,只有两个打孔针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才会打出贯通连接的孔洞,在高精度打孔时实现自验证功能,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夹持牢固稳定、打孔精度高、自验证降低打孔偏差率、方便实用,在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旋转头、第一打孔针、第二固定座、第二旋转头、第二打孔针、电机、第三固定座、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且朝向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头且朝向所述第一打孔针,所述第二打孔针与所述第一打孔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电机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三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设置有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有与所述夹持凹槽相配合的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与所述夹持凹槽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包括平滑端和螺纹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凹槽为顶部开口的优弧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凹槽的直径与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横截面直径相等。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凹槽夹持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平滑端。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凹槽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纹端与所述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通过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打孔针同时对圆柱体长条形工件进行打孔,如果有一个打孔针打孔偏离,则两个打孔针会钻出两个不连通的孔洞,只有两个打孔针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才会打出贯通连接的孔洞,在高精度打孔时实现自验证功能,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夹持牢固稳定、打孔精度高、自验证降低打孔偏差率、方便实用,在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固定座、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座2、第一旋转头3、第一打孔针4、第二固定座5、第二旋转头6、第二打孔针7、电机、第三固定座8、第一夹持座9和第二夹持座10。所述第一固定座2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旋转头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一打孔针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头3,所述第二固定座5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2,所述第二旋转头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5且朝向所述第一旋转头3,所述第二打孔针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头6且朝向所述第一打孔针4,所述第二打孔针7与所述第一打孔针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有一个打孔针打孔偏离,则两个打孔针会钻出两个不连通的孔洞,只有两个打孔针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才会打出贯通连接的孔洞,在高精度打孔时实现自验证功能,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夹持牢固稳定、打孔精度高、自验证降低打孔偏差率、方便实用,所述电机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头3、所述第二旋转头6,所述第三固定座8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与所述第二固定座5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座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座8的顶端,所述第二夹持座10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座9,所述第一夹持座9设置有夹持凹槽901,所述第二夹持座10设置有与所述夹持凹槽901相配合的螺纹凹槽101,所述螺纹凹槽101与所述夹持凹槽901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采用带有夹持凹槽901的第一夹持座9与带有螺纹凹槽101的第二夹持座10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用于夹持圆柱体长条形工件11,实现了圆柱体长条形工件11在准确位置的夹持固定,有助于提高打孔的精度、提高打孔合格的成功率,结构新颖、设计优化。优选地,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11包括平滑端1101和螺纹端1102。优选地,所述夹持凹槽901为顶部开口的优弧形。优选地,所述夹持凹槽901的直径与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11的横截面直径相等。优选地,所述夹持凹槽901夹持所述圆柱体长条形工件11的平滑端1101。优选地,所述螺纹端1102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凹槽101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纹端1102与所述螺纹凹槽101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打孔针同时对圆柱体长条形工件进行打孔,如果有一个打孔针打孔偏离,则两个打孔针会钻出两个不连通的孔洞,只有两个打孔针严格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才会打出贯通连接的孔洞,在高精度打孔时实现自验证功能,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夹持牢固稳定、打孔精度高、自验证降低打孔偏差率、方便实用;二、通过采用带有夹持凹槽的第一夹持座与带有螺纹凹槽的第二夹持座相对设置且配合使用,用于夹持圆柱体长条形工件,实现了圆柱体长条形工件在准确位置的夹持固定,有助于提高打孔的精度、提高打孔合格的成功率,结构新颖、设计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旋转头、第一打孔针、第二固定座、第二旋转头、第二打孔针、电机、第三固定座、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且朝向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头且朝向所述第一打孔针,所述第二打孔针与所述第一打孔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电机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三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设置有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有与所述夹持凹槽相配合的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与所述夹持凹槽相对设置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柱体长条形工件的双针自验证型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座、第一旋转头、第一打孔针、第二固定座、第二旋转头、第二打孔针、电机、第三固定座、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且朝向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打孔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头且朝向所述第一打孔针,所述第二打孔针与所述第一打孔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电机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旋转头、所述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三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二夹持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宋延学张西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旺达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