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95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机,包括工作台、锯片、下压料装置和第一侧压机构,锯片设置在工作台内且与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刀槽,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可供型材侧靠的箱体,下压料装置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下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第一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第二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后的输出一侧,在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的作用下将型材压紧在工作台上;第一侧压机构设置在第一压料板与第二压料板之间,在第一侧压机构的作用下将型材压紧在侧靠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割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且加工型材的质量和精度更好。

A cu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ut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saw blade, a down-pressing device and a first side-pressing mechanism. The saw blade is arranged in the worktable an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profiles. A knif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worktable, a box body on one side of the worktable is provided for the profiles to lean against, and the down-pr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worktable. On the table, the down-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down-press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down-pressing component, the first down-press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the input side before the profile cutting, the second down-press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the output side after the profile cutting, and the profile is pressed on the worktabl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down-press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down-pressing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side-press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The profiles are plac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heets, and pressed on the side plate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irst side pressing mechanism. The cutting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good, and the quality and precision of the processed profiles are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材料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切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切割机的压料装置为型材提供垂直于工作台台面的压力,通常只设有一个下压机构,并且缺少对型材侧向压紧,压料稳定性不好,容易使型材出现偏移,导致型材切割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切割稳定性和可靠性好、加工的型材的质量和精度高的切割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割机,包括工作台、锯片、下压料装置和第一侧压机构,所述锯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内且与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锯片伸出的刀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可供型材侧靠的箱体,所述下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下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后的输出一侧,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料气缸、第一压料气缸座、第一压料板和面板压板,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面板压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相对;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座和第二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侧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压料板之间,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侧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侧压气缸和侧压导向条,所述侧压导向条横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侧压导向条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箱体可供型材侧靠的侧壁相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二侧压机构,所述第二侧压机构包括第二侧压气缸和气缸夹紧座,所述气缸夹紧座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二侧压气缸的缸体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夹紧座上,所述第二侧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箱体可供型材侧靠的侧壁相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压料板为直角板,所述直角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的下端与所述面板压板的顶部相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面板压板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面板压板的斜面向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向下倾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与所述第一压料板之间设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柱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与所述压料板之间设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柱的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导柱至少设有一根导柱。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导柱至少设有一根导柱。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切割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锯片两侧分别设置下压组件,能够更可靠地对型材下压定位,保证了型材切割处前后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在两组下压组件之间设置第一侧压机构,使侧压气缸连接板在侧压导向条上移动,可快速调节侧压宽度以满足不同型材规格的需要。由此,本技术通过结合下压与侧压对型材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型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使加工型材的质量和精度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切割机的正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切割机的背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切割机,包括工作台1、锯片2、下压料装置和第一侧压机构,所述锯片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内且与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锯片2伸出的刀槽,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有可供型材侧靠的箱体3,所述下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下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后的输出一侧,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料气缸41、第一压料气缸座42、第一压料板43和面板压板44,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4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4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42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4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料板43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板43上下移动,所述面板压板44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43相对;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压料气缸51、第二压料气缸座52和第二压料板53,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5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5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52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5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料板53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压料板5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侧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料板43与所述第二压料板53之间,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侧压气缸连接板61、第一侧压气缸63和侧压导向条63,所述侧压导向条63横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52上,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61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侧压导向条63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63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61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63的活塞杆与所述箱体3可供型材侧靠的侧壁相对,可在所述第一侧压气缸63的作用下将型材压紧在所述箱体3上。由此,本技术通过在锯片2两侧分别设置下压组件,能够更可靠地对型材下压定位,保证了型材切割处前后部位的稳定性,同时在两组下压组件之间设置第一侧压机构,使侧压气缸连接板61在侧压导向条63上移动,可快速调节侧压宽度以满足不同型材规格的需要。由此,本技术通过结合下压与侧压对型材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型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使加工型材的质量和精度更佳。更佳地,所述切割机还包括第二侧压机构,所述第二侧压机构包括第二侧压气缸71和气缸夹紧座72,所述气缸夹紧座72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第二侧压气缸71的缸体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气缸夹紧座72上,所述第二侧压气缸71的活塞杆与所述箱体3可供型材侧靠的侧壁相对。所述气缸夹紧座72能够根据型材的不同规格调整所述气缸夹紧座72的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二侧压气缸71的作用下将型材压紧在所述箱体3上;第二侧压机构的设置能够更好地调整型材的位置,避免型材发生位置偏移,导致切割出现误差。更佳地,所述第一压料板43为直角板,所述直角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第一压料气缸41的活塞杆与所述水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的下端与所述面板压板44的顶部相对。这个可使得竖直板的宽度小于水平板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锯片、下压料装置和第一侧压机构,所述锯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内且与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锯片伸出的刀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可供型材侧靠的箱体,所述下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下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后的输出一侧,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料气缸、第一压料气缸座、第一压料板和面板压板,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面板压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相对;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座和第二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侧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压料板之间,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侧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侧压气缸和侧压导向条,所述侧压导向条横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侧压导向条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箱体可供型材侧靠的侧壁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锯片、下压料装置和第一侧压机构,所述锯片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内且与型材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锯片伸出的刀槽,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有可供型材侧靠的箱体,所述下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下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前的输入一侧,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位于型材切割后的输出一侧,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料气缸、第一压料气缸座、第一压料板和面板压板,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一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面板压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压料板相对;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包括第二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座和第二压料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压料板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压料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侧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料板与所述第二压料板之间,所述第一侧压机构包括侧压气缸连接板、第一侧压气缸和侧压导向条,所述侧压导向条横向固设在所述第二压料气缸座上,所述侧压气缸连接板可位置调整地设置在所述侧压导向条上,所述第一侧压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侧压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信元铝门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