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68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51
本公开涉及缓存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消息;根据配置消息确定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该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时间间隔;根据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确定从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或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起,持续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的上行传输机会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避免用户设备因为无法确定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而无法向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

Cache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and device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cache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including: receiving a configuration message sent by a base station; determining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uplink transmiss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by the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figuration message; determining the estimated time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terval; and determining the buffer status from the cache. The reported trigger time or the time from th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continuously estimates whether there is an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available in the uplink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over a long time range; if there is an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 available in the uplink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it is shared by the available upstream. The channel resource transfers the cache status report to the base station. According to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t is possible to avoid the user equipment being unable to transmit cache status reports to the base station because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available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存状态报告传输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缓存状态报告传输方法、缓存状态报告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无论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中,还是在NR(NewRadio,新空口)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Rgrant(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后,触发BSR(缓存状态报告),并判断是否可以向基站传输BSR。一般需要通过上行共享信道(UpLinkSharedChannel,简称ULSCH)资源来携带BSR,若没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时,需要向基站发送SR(SchedulingRequest,调度请求)来请求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目前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主要有以下其中方式:其一,判断是否有立即的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基于这种方式,用户设备对于“立即的”判断可以存在不同的理解,从而无法准确地确定在BSR触发时刻之后多长时间内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算作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其二,判断在下一个TTI(TranmissionTime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是否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基于这种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存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该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确定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以及在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之前最近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确定从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或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起,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的上行传输机会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所述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缓存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该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时间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确定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以及在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之前最近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确定从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或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起,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的上行传输机会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所述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所述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包括:从所述配置消息中获取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与所述时间间隔的关联关系表;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中小于所述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的共享信道传输时长对应的时间间隔中,最大的时间间隔为所述预估时长;或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中所述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所述预估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包括:根据所述配置消息中的逻辑信道的优先次序限制参数确定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若所述逻辑信道的优先次序限制参数中不存在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从所述关联关系表中获取最大的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作为所述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包括:在所述配置消息中的逻辑信道的优先次序限制参数中确定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与所述时间间隔的关联关系表中的最大的时间间隔作为所述预估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包括:从所述配置消息中获取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与所述时间间隔的关联关系表;确定所述关联关系表中最小的时间间隔为所述预估时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包括:从所述配置消息中获取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与所述时间间隔的关联关系表;根据预设算法对所述关联关系表中的每个时间间隔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所述预估时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之前,若所述配置信息包含传输缓存状态报告所需用的逻辑信道对应的配置时长,其中,所述配置时长等于共享信道传输时长与所述时间间隔的关联关系表中的指定时间间隔;将所述配置时长作为预估时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确定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之前,确定传输缓存状态报告的载波对应的预设间隔,其中,所述预设间隔为从用户设备接收到包含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结束时刻起,到最近的可能的可以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起始时刻,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处理时间;所述确定从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或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起,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的上行传输机会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还包括:确定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到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的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隔,若大于,确定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所述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包括: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确定所述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是否可以携带缓存状态报告,若可以携带缓存状态报告,通过所述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不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确定触发调度请求,确定是否发送调度请求,其中,确定触发调度请求的时刻为调度请求触发时刻;若发送调度请求,通过发送的调度请求来请求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请求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若不发送调度请求,通过向所述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请求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请求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发送调度请求包括:判断从所述调度请求的触发时刻起,以及以所述调度请求的触发时刻之后每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为起点,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对于没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上行传输机会,确定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是否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发送调度请求,否则,确定不发送调度请求。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发送调度请求包括:判断以所述调度请的求触发时刻之前最近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以及所述调度请求的触发时刻之后每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为起点,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对于没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上行传输机会,确定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是否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发送调度请求,否则,确定不发送调度请求。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发送调度请求包括:确定发送调度请求的载波对应的预设间隔,其中,所述预设间隔为从用户设备接收到包含所述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所在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结束时刻起,到最近的可能的可以进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的起始时刻,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处理时间;判断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到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的时长是否大于所述预设间隔,若大于,确定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对于没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上行传输机会,确定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是否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该上行传输机会所对应的预估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发送调度请求,否则,确定不发送调度请求。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是否发送调度请求包括:针对所述调度请求的触发时刻之后的每一个上行传输机会,逐个判断是否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对于没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的上行传输机会,确定在该上行传输机会与上一个上行传输机会之间所对应的时长内,介质访问控制实体是否被配置了可用的物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介质访问控制实体被配置了可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发送调度请求,否则,确定不发送调度请求。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存在多个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选择距离当前时刻最近的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发送调度请求。16.一种缓存状态报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配置消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配置消息;时间间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与该上行资源分配指示信息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时间间隔;预估时长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预估时长;时刻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以及在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之前最近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资源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从所述缓存状态报告的触发时刻或从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时刻起,持续所述预估时长的时间范围内的上行传输机会中,是否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报告传输模块,被配置为若存在上行传输机会中有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通过所述可用的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传输缓存状态报告。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长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消息确定上行共享信道最大传输时长;其中,所述预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小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