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型输尿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48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囊型输尿管导管,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止回管,所述止回管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液管的底部环向设置有密封块,所述止回管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活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止回管、密封圆球、第二定位块、活动板、活动槽、第一定位块、复位弹簧和密封块的配合使用,可对输尿管导管起到止回的作用,这样输尿管导管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输尿管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输尿管导管缺乏止回装置,造成尿液从患者的膀胱,沿着输尿管导管进入患者的肾脏内,从而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的问题。

Cystic ureteral cathe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ystic ureter catheter, including a fluid intake pipe, wherein the bottom of the liquid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air bag,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ir bag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infusion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infusion pipe is sleeved with a check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cavity of the check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infusion pipe is annulus-shaped. A movable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heck tub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top the ureter catheter by setting a check pipe, a sealed ball, a second positioning block, a movable plate, a movable groove, a first positioning block, a reset spring and a sealing block, so that the use effect of the ureter catheter is better, and the cause of the use of the ureter catheter is solved. The absence of a catheter stopper causes urine to enter the kidney from the bladder and along the catheter, resulting in greater harm to the health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囊型输尿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囊型输尿管导管。
技术介绍
输尿管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呈扁圆柱状,管径平均为0.5~0.7厘米,成人输尿管全长25~35厘米,位于腹膜后,沿腰大肌内侧的前方重直下降进入骨盆,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这些狭窄是结石、血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女性输尿管则越过子宫颈外侧至膀胱,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有一种特殊结构,即瓦耳代尔鞘,它能有效地防止膀胱内尿液返流到输尿管。医学上在治疗尿道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时,都会使用到输尿管导管,它主要是将患有尿道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将患者肾脏内的尿液排入患者的膀胱内,而目前现有的输尿管导管在使用时,输尿管导管不能对尿液起到有效的止回作用,这样当膀胱内的尿液会沿输尿管导管进入患者的肾脏内,从而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的问题,不利于手术的后续开展,给患者的后续恢复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囊型输尿管导管,具备对输尿管导管起到止回作用的优点,解决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囊型输尿管导管,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止回管,所述止回管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液管的底部环向设置有密封块,所述止回管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活动槽,且两个活动槽相对应的一侧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块配合使用的密封圆球,所述止回管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底部贯穿止回管并延伸至止回管的底部,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内腔顶部的两侧和出液管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横向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远离进液管和出液管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密封板的一端均贯穿至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外部,所述插杆远离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囊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消毒弧板,所述消毒弧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消毒药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囊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体吸附弧板,所述气体吸附弧板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吸附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膜,所述第一输液管表面的底部与止回管内壁的顶部为紧密配合,所述止回管内腔的底部与第二输液管表面的顶部为紧密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止回管、密封圆球、第二定位块、活动板、活动槽、第一定位块、复位弹簧和密封块的配合使用,可对输尿管导管起到止回的作用,这样输尿管导管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输尿管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输尿管导管缺乏止回装置,造成尿液从患者的膀胱,沿着输尿管导管进入患者的肾脏内,从而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的问题,有效的保护了患者,适合推广使用。2、本实用通过密封板和插杆的配合,可对进液管的进口和出液管的出口进行有效密封,避免了输尿管导管在未使用的状态下,外界的有害细菌进入进液管和出液管内,从而导致输尿管导管出现被污染的问题,给患者的后续使用带来影响,通过操作手柄,方便医护人员快速的将密封板和插杆,从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内腔取出,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消毒弧板,可对尿液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有效灭杀,避免了尿液中的有害细菌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有效保护了患者,通过气体吸附弧板,可对尿液流经后的气体进行有效吸附,避免了气体从输尿管导管内挥发后,气体对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通过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配合,可对复位弹簧进行有效定位,避免了复位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止回管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囊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气囊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进液管、2第一气囊、3第一输液管、4止回管、5第二输液管、6防滑膜、7出液管、8操作手柄、9插杆、10第二气囊、11密封圆球、12第二定位块、13活动板、14活动槽、15第一定位块、16复位弹簧、17密封块、18消毒弧板、19气体吸附弧板、20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囊型输尿管导管,包括进液管1,进液管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囊2,第一气囊2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消毒弧板18,消毒弧板18的表面均匀分布有消毒药剂,通过消毒弧板18,可对尿液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有效灭杀,避免了尿液中的有害细菌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有效保护了患者,第一气囊2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液管3,第一输液管3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止回管4,止回管4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液管3的底部环向设置有密封块17,止回管4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活动槽14,且两个活动槽14相对应的一侧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3,活动板1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5,第一定位块15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2,通过第一定位块15和第二定位块12的配合,可对复位弹簧16进行有效定位,避免了复位弹簧16在压缩的过程中,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第二定位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块17配合使用的密封圆球11,通过设置止回管4、密封圆球11、第二定位块12、活动板13、活动槽14、第一定位块15、复位弹簧16和密封块17的配合使用,可对输尿管导管起到止回的作用,这样输尿管导管的使用效果更好,解决了输尿管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因输尿管导管缺乏止回装置,造成尿液从患者的膀胱,沿着输尿管导管进入患者的肾脏内,从而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伤害的问题,有效的保护了患者,适合推广使用,止回管4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5,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贯穿止回管4并延伸至止回管4的底部,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10,第二气囊10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体吸附弧板19,气体吸附弧板19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吸附孔,通过气体吸附弧板19,可对尿液流经后的气体进行有效吸附,避免了气体从输尿管导管内挥发后,气体对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10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膜6,第一输液管3表面的底部与止回管4内壁的顶部为紧密配合,止回管4内腔的底部与第二输液管5表面的顶部为紧密接触,第二气囊10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7,进液管1内腔顶部的两侧和出液管7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横向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0,密封板20远离进液管1和出液管7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9,通过密封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囊型输尿管导管,包括进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2)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液管(3),所述第一输液管(3)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止回管(4),所述止回管(4)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液管(3)的底部环向设置有密封块(17),所述止回管(4)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活动槽(14),且两个活动槽(14)相对应的一侧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5),所述第一定位块(15)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2),所述第二定位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块(17)配合使用的密封圆球(11),所述止回管(4)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5),所述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贯穿止回管(4)并延伸至止回管(4)的底部,所述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10),所述第二气囊(10)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囊型输尿管导管,包括进液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气囊(2),所述第一气囊(2)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输液管(3),所述第一输液管(3)表面的底部套设有止回管(4),所述止回管(4)内腔的顶部且位于第一输液管(3)的底部环向设置有密封块(17),所述止回管(4)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活动槽(14),且两个活动槽(14)相对应的一侧横向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15),所述第一定位块(15)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2),所述第二定位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密封块(17)配合使用的密封圆球(11),所述止回管(4)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5),所述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贯穿止回管(4)并延伸至止回管(4)的底部,所述第二输液管(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10),所述第二气囊(10)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广源倪山张国庆谢海凤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沙工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