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741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升温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沉淀池连接有曝气池,曝气池包括厌氧反应池、好氧池和空气压缩装置,曝气池后连接吸附装置。厌氧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轴安装于厌氧反应池的顶部,其上安装有驱动叶轮;空气压缩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其出气口连接空气储罐;好氧池内设置有不少于1层的填料层,填料层附着生物膜,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曝气器;所述升温装置设于好氧池内,包括凸透镜、支架、保温层、进光筒和升温板,进光筒为圆柱形,进光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吸附装置连接好氧池,内有不少于1层的吸附层,吸附层上下设有网状隔板,内有吸附剂,过滤后水通过管道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处理了污水中的多种污染物,反应速度快,污水处理效率高。

Biological reaction and adsorption water purifying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reaction and adsorption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sewage treatment,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tank, an aeration tank, a heating device and an adsorption device.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n aer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n anaerobic reaction tank, an aerobic tank and an air compression device, and an adsorp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after the aeration tank. An agitator is arranged in the anaerobic reactor pool, and the agitator shaft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anaerobic reactor pool, and a driving impeller is installed thereon; the air compression device comprises an air compressor with an air outlet connected to an air storage tank; the aerobic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packing layer not less than 1 layer, the packing layer adheres to the biofilm,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cking layer is arranged. There is an aerator; the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an aerobic tank, including a convex lens, a support, an insulating layer, a light intake cylinder and a heating plate; the light intake cylinder is cylindrical,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light intake cylinder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adsorp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n aerobic tank with an adsorption layer of not less than 1 layer, and the adsorptio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mesh separator above and below, and an adsorbent inside. After filtration, water is discharged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invention effectively handles various pollutants in the sewa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reaction speed and high efficiency of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本申请是以下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日为2015年9月24日,申请号为201510612850.1,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的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及日常生活中污水的处理是关键的步骤,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造纸、印染、化工等工业领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若不经处理排放,对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目前主要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的方法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分离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并降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物(主要为氮、磷化合物),从而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目前,污水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泥水过滤系统三大系统,对处理后污水仍残余的有毒有害物质且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与装置。同时在大部分的生化处理池中,都配置了推流器用来保持池中污水保持流动状态,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但推流器在污水中极易被腐蚀,使处理效率降低,增加污水处理成本,而且通常生物处理污水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反应速度慢,污水处理效率低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沉淀池、曝气池和升温装置和吸附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距地面约1/2处设有连接所述曝气池顶部入水口的管道;所述曝气池包括: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的内部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空气压缩装置。所述曝气池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设有内设有不少于1层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内装填有吸附剂。所述曝气池内部的厌氧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设置于搅拌轴下部的搅拌叶轮,搅拌轴通过轴承旋转安装于厌氧反应池的顶部,搅拌轴的上端伸出厌氧反应池,搅拌轴伸出厌氧反应池的部分上安装有驱动叶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放置于好氧池顶部,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储罐,空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厌氧反应池顶部和曝气器,空气储罐连接厌氧反应池顶部的管路的出风口正对驱动叶轮;所述好氧池内设置有不少于1层的填料层,填料层附着生物膜,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曝气器。所述升温装置上端略超过水位标线,下端位于好氧池垂直方向距池底约1/4处,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安装支撑位置,有不少于1个的所述升温装置阵列设于所述好氧池中。升温装置包括凸透镜、支架、保温层、进光筒和升温板,所述进光筒为圆柱形,进光筒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架位于进光筒的上方,凸透镜位于支架上,凸透镜的直径大于进光筒的直径,凸透镜中心位于进光筒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进光筒内壁设有一层反光镜,反光镜为圆筒形,保温层包裹在进光筒的外表面,升温板位于进光筒的底部;所述吸附装置连接好氧池,所述的升温装置上端略超过水位标线,下端位于好氧池垂直方向距池底约1/4处,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安装支撑位置,有不少于1个的所述升温装置阵列设于所述好氧池中。经过沉淀池、厌氧池、曝气池和好氧池处理后的污水仍含有一定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处理。所述好氧池距其底部2/3处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顶部入水口;连接吸附装置入水口的管道中间设置有可调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流入吸附装置污水的流量和启停。吸附装置内部设置有层状吸附过滤结构,污水流入吸附装置后流过吸附装置内部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中有不少于1层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为上下设有小孔的隔板,所述隔板为网状,两层隔板内设置吸附剂,各层次吸附剂可根据需要填充和搭配使用,吸附剂可以吸附残余的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所述吸附装置底部设有处理后水的排水口,排水口后连接管道过滤后水通过管道排出;所述连接管道中间设置有可调阀门,通过与吸附装置入水口阀门配合,可控制吸附反应的反应程度和时间。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进一步的,所述进光筒采用防爆玻璃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升温板为半圆球形。进一步的,所述吸附剂的制备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所选用吸附可用,但不局限于下述吸附剂,本装置可依据所需处理污水的具体情况,选用和换装其他各型吸附剂或净水物质。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在盐水中混合,在50-70℃下搅拌1-3h;将生物高分子溶液与上述混合溶液混合,将上述溶液加热到40-60℃,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活性污泥和1-3%的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碳纳米管搅拌处理1-3小时,搅拌速度为5-10转/min。然后向上述混合液加入环糊精复合溶液,在20-30℃搅拌20-40分钟,在10℃放置30分钟后,调整温度为-5-7℃保持40-60分钟进行缓慢搅拌固化交联,将上述混合物用纱布包裹后压挤去水。用10-20%单宁酸溶液冲洗2-3遍;上述混合物放置50-7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即可。优选的混合物在烘箱处理阶段:混合物放置50-7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升温到85℃保持2-5分钟降温到50-70℃保持1小时。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的比例为10:4-8。所述盐水为KCL和聚乙烯醇混合溶液,KCL质量浓度为2-5%,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3-8%.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在体积比为10-25%的甲醇水溶液中添加甲醇水溶液重量20-30%的碳纳米管,浸泡处理30-50分钟,随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即可。所述生物高分子溶液的添加量为凹凸棒土质量的2-8倍。其中生物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培养获得的聚谷氨酸发酵液与灵芝菌发酵培养液体按照1:6-8混合,随后加热浓缩到混合体积的10-40%。所述聚谷氨酸发酵液与灵芝菌发酵培养液按照常规方法培养即可。活性污泥的浓度为3000-5000mg/L;环糊精复合溶液中含有重量比为8-15%的环糊精和35-45%的硼酸。凹凸棒土的预处理。粒径300目~1000目的凹凸棒土,将凹凸棒土加入体积浓度为15-35%的甲醇溶液,控制温度在45-50℃电脉冲处理;随后沉淀1-2小时后取上层清液,上层清液中加少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后继续500rpm离心1min,然后取其上层清液,如此反复洗涤上层清液3~5次后,最后用2000-3000进行离心分离,取其沉淀,9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按粒径200目~400目筛子过筛,收集凹凸棒土待用。电脉冲处理条件如下:高压脉冲处理5-10分钟;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参数较佳地为: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600μS,脉冲频率200-300Hz。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曝气池后所设吸附装置,层状吸附过滤结构中有不少于1层的网状隔板,每相邻两层隔板间装均填有吸附剂,通过使用该装置有效处理了水中的污染物,极大提高了曝气池处理后的水质;同时吸附装置管路设置有阀门,可灵活控制吸附过程的速度及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和成本。空气压缩装置将空气压缩充入空气储罐,空气储罐内流出的压缩空气推动搅拌器旋转、对好氧池进行曝气,结构简单合理,有效实现厌氧反应池的搅拌和好氧池的曝气;通过凸透镜将光线聚集到进光筒内的反光镜上,反光镜经过反射将光反射到升温板上,升温板吸收光变热,加热周围的污水,同时由于凸透镜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包括:沉淀池、曝气池、连接管道与阀门及升温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距地面1/2处设有连接所述曝气池顶部入水口的管道;所述曝气池包括: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的内部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空气压缩装置;所述升温装置设于好氧池内,包括:凸透镜、支架、保温层、进光筒和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设有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内装填有吸附剂;所述吸附装置内设置有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中有不少于1层的吸附层,每层吸附层由上下隔板组成,所述隔板为网状,两层隔板内设置吸附剂;所述曝气池距底部2/3处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顶部入水口,所述吸附装置底部设有处理后的排水口,排水口后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中间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吸附剂的制备如下,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在盐水中混合,在50℃下搅拌1‑3h;将生物高分子溶液与上述混合溶液混合,将上述溶液加热到40℃,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活性污泥和1‑3%的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碳纳米管搅拌处理1‑3小时,搅拌速度为5‑10转/min;然后向上述混合液加入环糊精复合溶液,在20℃搅拌20‑40分钟,在10℃放置30分钟后,调整温度为‑5℃保持40‑60分钟进行缓慢搅拌固化交联,将上述混合物用纱布包裹后压挤去水;用10‑20%单宁酸溶液冲洗2‑3遍;上述混合物放置50‑7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即可;混合物在烘箱处理阶段:混合物放置5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升温到85℃保持2‑5分钟降温到50℃保持1小时;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的比例为10:4‑8;所述盐水为KCL和聚乙烯醇混合溶液,KCL质量浓度为2‑5%,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3‑8%;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在体积比为10‑25%的甲醇水溶液中添加甲醇水溶液重量20‑30%的碳纳米管,浸泡处理30‑50分钟,随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即可;所述生物高分子溶液的添加量为凹凸棒土质量的2‑8倍;其中生物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培养获得的聚谷氨酸发酵液与灵芝菌发酵培养液体按照1:6‑8混合,随后加热浓缩到混合体积的10‑40%;所述聚谷氨酸发酵液与灵芝菌发酵培养液按照常规方法培养即可;活性污泥的浓度为3000‑5000mg/L;环糊精复合溶液中含有重量比为8‑15%的环糊精和35‑45%的硼酸;凹凸棒土的预处理:粒径300目~1000目的凹凸棒土,将凹凸棒土加入体积浓度为15‑35%的甲醇溶液,控制温度在45℃电脉冲处理;随后沉淀1‑2小时后取上层清液,上层清液中加少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后继续500rpm离心1min,然后取其上层清液,如此反复洗涤上层清液3~5次后,最后用2000‑3000进行离心分离,取其沉淀,90℃下真空干燥24h,研磨后按粒径200目~400目筛子过筛,收集凹凸棒土待用;电脉冲处理条件如下:高压脉冲处理5‑10分钟;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参数较佳地为:电场强度20‑40KV/cm,脉冲时间400‑600μS,脉冲频率200‑300Hz;所述的升温装置上端略超过水位标线,下端位于好氧池垂直方向距池底1/4处,所述好氧池内设有安装支撑位置,有不少于1个的所述升温装置阵列设于所述好氧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与吸附净水装置,包括:沉淀池、曝气池、连接管道与阀门及升温装置;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距地面1/2处设有连接所述曝气池顶部入水口的管道;所述曝气池包括:通过连接管道依次连接的内部的厌氧反应池、好氧反应池,以及空气压缩装置;所述升温装置设于好氧池内,包括:凸透镜、支架、保温层、进光筒和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内设有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内装填有吸附剂;所述吸附装置内设置有层状吸附过滤结构,层状吸附过滤结构中有不少于1层的吸附层,每层吸附层由上下隔板组成,所述隔板为网状,两层隔板内设置吸附剂;所述曝气池距底部2/3处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装置顶部入水口,所述吸附装置底部设有处理后的排水口,排水口后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中间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吸附剂的制备如下,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在盐水中混合,在50℃下搅拌1-3h;将生物高分子溶液与上述混合溶液混合,将上述溶液加热到40℃,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活性污泥和1-3%的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加入凹凸棒土质量2-5%的碳纳米管搅拌处理1-3小时,搅拌速度为5-10转/min;然后向上述混合液加入环糊精复合溶液,在20℃搅拌20-40分钟,在10℃放置30分钟后,调整温度为-5℃保持40-60分钟进行缓慢搅拌固化交联,将上述混合物用纱布包裹后压挤去水;用10-20%单宁酸溶液冲洗2-3遍;上述混合物放置50-7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即可;混合物在烘箱处理阶段:混合物放置50℃烘箱处理8-10小时后升温到85℃保持2-5分钟降温到50℃保持1小时;预处理的凹凸棒土与MBAA的比例为10:4-8;所述盐水为KCL和聚乙烯醇混合溶液,KCL质量浓度为2-5%,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3-8%;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在体积比为10-25%的甲醇水溶液中添加甲醇水溶液重量20-30%的碳纳米管,浸泡处理30-50分钟,随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即可;所述生物高分子溶液的添加量为凹凸棒土质量的2-8倍;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天精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