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26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升机构,属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顶升杆和升降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固设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升杆包括传力杆和导向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杆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升降台的顶升与流水线工作不会造成干扰,该顶升装置噪音小、损耗低、运行均衡平稳。

A jack up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lass produc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 driving device, a transmission device, a lifting rod and a lifting platform.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base;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lifting rod comprises a force transfer rod and a guide rod, one end of which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en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guide rod, the guide rod is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upp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that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pipeline work do not cause dryness. The jack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noise, low loss and st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顶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各行各业都都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在玻璃生产中,对于大尺寸玻璃,往往需要在流水线上旋转90°以便进行后续工作,现有自动化生产中一般使用旋转台来对玻璃进行转向。为避免旋转台对流水线工作造成干扰,就需要在特定时间对旋转台进行顶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对玻璃输送流水线上使用的旋转台进行顶升。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顶升机构,包括基座、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顶升杆和升降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固设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升杆包括传力杆和导向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杆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牵引杆,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铰接;所述顶升杆为四套,四套顶升杆呈矩形布置,其中两套顶升杆的传力杆背离导向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另外两套顶升杆的传力杆背离导向杆的端部与第二转轴铰接,四套顶升杆的导向杆上端均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基座还包括横梁,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横梁上方,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贯穿横梁并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牵引杆为两根,两根牵引杆对称地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两端,两根牵引杆均与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铰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转轴铰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气缸为两个,两个气缸位于第一转轴的同一侧,并对称设置,两个气缸的活塞杆均与第一转轴铰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位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所述气缸固设在安装台朝向第一转轴的端面上。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还包括铰接座组,所述铰接座组包括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有四个,其中两个第一铰接座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另外两个第一铰接座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铰接座的上部与传力杆铰接,第一铰接座的下部与牵引杆铰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所述铰接座组还包括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铰接座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由气缸提供动力带动第一转轴旋转,进而使顶升杆动作实现升降台的上升、下降,具有低噪音、磨损小的特点;通过设置四套顶升杆,并成矩形布置,使得升降台在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均衡平稳不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顶升机构,包括基座1、驱动装置2、传动装置3、顶升杆4和升降台5。所述基座1包括底座11;所述驱动装置2固设在底座11上;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设置在底座11上,并与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顶升杆4包括传力杆41和导向杆42,所述传力杆41的一端与第一转轴31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杆42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杆42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升降台5下端面固连。所述传动装置3还包括第二转轴32和牵引杆33,所述第二转轴32平行于第一转轴31,所述牵引杆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铰接;所述顶升杆4为四套,四套顶升杆4呈矩形布置,其中两套顶升杆4的传力杆41背离导向杆42的端部与第一转轴31铰接,另外两套顶升杆4的传力杆41背离导向杆42的端部与第二转轴32铰接,四套顶升杆4的导向杆42上端均与升降台5下端面固连。如图1所示,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升降台5为矩形,这样四根导向杆42的上端与升降台5下端面的四角固连。当第一转轴31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顺时针转动,于此同时,牵引杆33带动第二转轴32顺时针旋转,带动四套顶升杆4动作至传力杆41与导向杆42位于同一直线时,升降台5上升至最高位置处;当第一转轴31反向转动时,传力杆41与导向杆42间形成夹角,使升降台5下降。当然,驱动装置2也可以使第一转轴31做逆时针转动时,来实现升降台5的上升,此时只要对顶升杆4的布置方位做相应改变即可。所述基座1还包括横梁12,所述升降台5设置在横梁12上方,所述导向杆42的上端贯穿横梁12并与升降台5下端面固连。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所述驱动装置2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转轴31铰接,随活塞杆的伸长,第一转轴31即可实现顺时针转动,升降台5上升;活塞杆回缩时,第一转轴31反向转动,升降台5下降。采用气缸作为动力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也便于维护保养。为确保顶升时,升降台5能够均衡稳定地上升,所述牵引杆33为两根,所述气缸为两个。两根牵引杆33对称地设置在第一转轴31的两端,两根牵引杆33均与第一转轴31及第二转轴32铰接。两个气缸位于第一转轴31的同一侧,并对称设置,两个气缸的活塞杆均与第一转轴31铰接。本实施例中基座1上设有安装台13,所述安装台13位于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32之间,所述气缸固设在安装台13朝向第一转轴31的端面上。气缸活塞杆、牵引杆33及传力杆41与第一转轴31通过铰接座组6铰接,具体地,所述铰接座组6包括第一铰接座61和第二铰接座62。所述第一铰接座61有四个,其中两个第一铰接座61设置在第一转轴31上,另外两个第一铰接座61设置在第二转轴32上,第一铰接座61的上部与传力杆41铰接,第一铰接座61的下部与牵引杆33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62为两个,两个第二铰接座62均设置在第一转轴31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铰接座62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顶升杆和升降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固设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升杆包括传力杆和导向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杆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装置、传动装置、顶升杆和升降台,所述基座包括底座;所述驱动装置固设在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升杆包括传力杆和导向杆,所述传力杆的一端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端与导向杆下端铰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其上端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牵引杆,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于第一转轴,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铰接;所述顶升杆为四套,四套顶升杆呈矩形布置,其中两套顶升杆的传力杆背离导向杆的端部与第一转轴铰接,另外两套顶升杆的传力杆背离导向杆的端部与第二转轴铰接,四套顶升杆的导向杆上端均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横梁,所述升降台设置在横梁上方,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贯穿横梁并与升降台下端面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梅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