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惠敏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25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包括靠背、磁疗片、扶手、铰接装置、支撑杆、升降杆、刹车装置、转向轮、弹性坐垫、连接杆、底板、弹性坐垫、转动轴、一号插孔、二号插孔、扣接件和减震装置,通过将靠背底端设置的连接杆插入底板侧面设置的二号插孔内部,并将靠背背面设置的支撑杆放开,以此来增加组合床的长度。在底板的表面、两侧的边缘设置两根转轴,扶手通过转动轴连接在底板的表面上,通过转动轴将扶手放平,并将设置扶手侧面的支撑杆放开,以增加组合床的宽度,在底板底端四角设置的升降杆可以对沙发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升降杆的底端设置的转向轮实现沙发的可移动功能。

A convenient mobile sof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combination sofa, which comprises a backrest, a magnetic treatment sheet, an armrest, an articulation device, a supporting rod, a lifting rod, a brake device, a steering wheel, an elastic seat cushion, a connecting rod, a bottom plate, an elastic seat cushion, a rotating shaft, a No. 1 jack, a No. 2 jack, a fastener and a shock absorber, by which the backrest is provided. The connecting rod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No. 2 jack arranged at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rod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backrest is released to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he combined bed. Two rotating shafts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and the edges of the two sides. The handrail is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handrail is flattened by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supporting rod on the side of the handrail is released to increase the width of the combined bed. The height of the sofa can be adjusted by the lifting rod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plate at four corners. The steering wheel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lifting rod realizes the movable function of the sof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家居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具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具的舒适度与外观,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多功能组合与保健的作用。尤其在小户型居室中,年轻人追求的时尚与实用尤为明显,但小户型无法容纳太多人,当家里来客人时,床铺不够是较为尴尬的情况。住宾馆费用较高,此时组合式沙发就发挥了作用,但如今的组合式沙发通常无法移动,所以在进行组合过程中较为困难,由于沙发垫过软,躺上一夜会使得自己疲惫不堪,尤其在接缝处,更容易导致自己背部悬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包括靠背、磁疗片、扶手、铰接装置、支撑杆、升降杆、刹车装置、转向轮、弹性坐垫、连接杆、底板、转动轴、一号插孔、二号插孔、扣接件和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表面设置弹性垫层,在弹性垫层内部设置两个磁疗片,在靠背的背面设置两个铰接装置,每个铰接装置上均连接一根支撑杆,所述靠背的底部连接两根连接杆,在底板的表面距离其边缘8-10CM处开设一号插孔,在底板的侧面开设两个二号插孔,当底板与靠背进行组合时,将连接杆插入二号插孔中,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弹性坐垫,在弹性坐垫内部设置若干个减震装置,在底板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下部连接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连接在底板上,扶手的外壁上通过铰接装置安装有支撑杆,进行组合时,将连接在转动轴上的扶手放平,并放开连接在铰接装置上的支撑杆,使得支撑杆垂直于地面,在底板的底端四角各设置一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筒体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端,升降杆的杆体底端连接转向轮,所述转向轮的上部设置刹车装置,在与一号插孔相对的底板的一边边缘上设置两个扣接件,在组合时两个扣接件相互扣紧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撑杆的长度等于底板的厚度、升降杆的长度与转向轮的直径长度之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材质为实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在弹性坐垫及靠背上设置的弹性垫层的表面均设有绒布面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弹性坐垫及靠背上设置的弹性垫层的材质均为记忆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将两个椅式沙发组合成床的形式,能够在家里来客人,床铺不够的情况下临时组合成较为舒适的床铺。通过将靠背底端设置的连接杆插入底板侧面设置的二号插孔内部,并将靠背背面设置的支撑杆放开,以此来增加组合床的长度。在底板的表面、两侧的边缘设置两根转动轴,扶手通过转动轴连接在底板的表面上,进行组合床时,通过转动轴将扶手放平,并将设置扶手侧面的支撑杆放开,以增加组合床的宽度,在底板底端四角设置的升降杆可以对沙发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升降杆的底端设置的转向轮实现沙发的可移动功能,在与一号插孔相对的底板的一边边缘上设置扣接件,用于在两个椅式沙发进行组合床时,将两个椅式沙发的底板紧密扣接在一起,防止人在入睡过程中,将两个椅式沙发蹬开分离,使得连接处产生缝隙,使得人体背部悬空,增加疲劳。附图说明图1为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中弹性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中靠背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靠背1、磁疗片2、扶手3、铰接装置4、支撑杆5、升降杆6、刹车装置7、转向轮8、连接杆9、底板10、弹性坐垫11、转动轴12、一号插孔13、二号插孔14、扣接件15、减震装置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包括靠背1、磁疗片2、扶手3、铰接装置4、支撑杆5、升降杆6、刹车装置7、转向轮8、弹性坐垫11、连接杆9、底板10、转动轴12、一号插孔13、二号插孔14、扣接件15和减震装置16,所述靠背1的表面设置弹性垫层,弹性垫层的材质为记忆棉,既保证了用户在沙发上倚靠时背部的舒适度,也能使得在人体背部离开时,弹性垫层能够自己恢复原状,保持美观。在弹性垫层内部设置两个磁疗片2,对于缓解人体疲劳,刺激身体机能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靠背1的背面设置两个铰接装置4,每个铰接装置4上均连接一根支撑杆5,用来将靠背1放平时支撑地面,支撑杆5的长度等于底板10的厚度、升降杆6的长度与转向轮8的直径长度之和,以保证支撑杆5支撑地面,使得靠背1与底板1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靠背1的底部连接两根连接杆9,用于插入底板10上开设的一号插孔13,使得靠背1能够固定在底板10上,所述底板10的材质为实木,在底板10的表面,距离边缘8-10CM处开设一号插孔13,用于连接杆9的插入,在底板10的侧面开设两个二号插孔14,用于在靠背1放平后,将连接杆9插入底板10内固定,同时放开连接在铰接装置4上的支撑杆,即可与另一个沙发组合成床。所述底板10的上方设置弹性坐垫11,弹性坐垫的材质为记忆棉,用来提高人体臀部的舒适度,在弹性坐垫11内部设置若干个减震装置16,用来防止人落座时重力过大而压坏底板10,在弹性坐垫11及靠背1上设置的弹性垫层的表面均设有绒布面套,既提高了沙发的外表美观,也能对内部的记忆棉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在底板10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扶手3,所述扶手3下部连接转动轴12,通过转动轴12连接在底板10上,扶手3的外壁上通过铰接装置4安装有支撑杆5,当需要进行沙发组合时,通过转动轴12将扶手3放平,并放开连接在铰接装置4上的支撑杆5,以保证将两个椅式沙发组合而成的组合床具有足够的宽度。在底板10的底端四角各设置一根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筒体固定连接在底板10的底端,用来调节沙发的高度,升降杆6的杆体底端连接转向轮8,以保证沙发具有可移动功能,方便转移运输。所述转向轮8的上部设置刹车装置7,以防止转向轮8产生不必要的滚动。在与一号插孔13相对的底板10的一边边缘上设置两个扣接件15,用于在两个椅式沙发进行组合床时,将两个椅式沙发的底板10紧密扣接在一起,防止人在入睡过程中,将两个椅式沙发蹬开分离,使得连接处产生缝隙,影响睡眠质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将两个椅式沙发组合成床的形式,能够在家里来客人,床铺不够的情况下临时组合成较为舒适的床铺。通过将靠背1底端设置的连接杆9插入底板10侧面设置的二号插孔14内部,并将靠背1背面设置的支撑杆5放开,以此来增加组合床的长度。在底板10的表面、两侧的边缘设置两根转动轴,扶手3通过转动轴12连接在底板10的表面上,进行组合床时,通过转动轴12将扶手3放平,并将设置扶手3侧面的支撑杆5放开,以增加组合床的宽度,在底板10底端四角设置的升降杆6可以对沙发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升降杆6的底端设置的转向轮8实现沙发的可移动功能,在与一号插孔13相对的底板10的一边边缘上设置扣接件15,用于在两个椅式沙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包括靠背(1)、磁疗片(2)、扶手(3)、铰接装置(4)、支撑杆(5)、升降杆(6)、刹车装置(7)、转向轮(8)、连接杆(9)、底板(10)、弹性坐垫(11)、转动轴(12)、一号插孔(13)、二号插孔(14)、扣接件(15)和减震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表面设置弹性垫层,在弹性垫层内部设置两个磁疗片(2),在靠背(1)的背面设置两个铰接装置(4),每个铰接装置(4)上均连接一根支撑杆(5),所述靠背(1)的底部连接两根连接杆(9),在底板(10)的表面距离其边缘8‑10CM处开设一号插孔(13),在底板(10)的侧面开设两个二号插孔(14),当底板(10)与靠背(1)进行组合时,将连接杆(9)插入二号插孔(14)中,所述底板(10)的上方设置弹性坐垫(11),在弹性坐垫(11)内部设置若干个减震装置(16),在底板(10)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扶手(3),所述扶手(3)下部连接转动轴(12),通过转动轴(12)连接在底板(10)上,扶手(3)的外壁上通过铰接装置(4)安装有支撑杆(5),进行组合时,将连接在转动轴(12)上的扶手(3)放平,并放开连接在铰接装置(4)上的支撑杆(5),使得支撑杆(5)垂直于地面,在底板(10)的底端四角各设置一根升降杆(6),所述升降杆(6)的筒体固定连接在底板(10)的底端,升降杆(6)的杆体底端连接转向轮(8),所述转向轮(8)的上部设置刹车装置(7),在与一号插孔(13)相对的底板(10)的一边边缘上设置两个扣接件(15),在组合时两个扣接件(15)相互扣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组合沙发,包括靠背(1)、磁疗片(2)、扶手(3)、铰接装置(4)、支撑杆(5)、升降杆(6)、刹车装置(7)、转向轮(8)、连接杆(9)、底板(10)、弹性坐垫(11)、转动轴(12)、一号插孔(13)、二号插孔(14)、扣接件(15)和减震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表面设置弹性垫层,在弹性垫层内部设置两个磁疗片(2),在靠背(1)的背面设置两个铰接装置(4),每个铰接装置(4)上均连接一根支撑杆(5),所述靠背(1)的底部连接两根连接杆(9),在底板(10)的表面距离其边缘8-10CM处开设一号插孔(13),在底板(10)的侧面开设两个二号插孔(14),当底板(10)与靠背(1)进行组合时,将连接杆(9)插入二号插孔(14)中,所述底板(10)的上方设置弹性坐垫(11),在弹性坐垫(11)内部设置若干个减震装置(16),在底板(10)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扶手(3),所述扶手(3)下部连接转动轴(12),通过转动轴(12)连接在底板(10)上,扶手(3)的外壁上通过铰接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蔡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