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21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消音棉,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套入管,套入管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嵌入有呈盘形形状的第一多孔吸音棉,套入管的外表面外套有一对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多孔吸音棉,所述第一多孔吸音棉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的内部,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内的套入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柔性消音棉、第一多孔吸音棉和第二多孔吸音棉的作用,有效吸收了噪音,并且能够对内管起到缓冲的作用,降噪效果明显;设置波纹管,防止加注的润滑油进入内管中,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Automobile silencing exhaus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silencing exhaust pip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tube and an inner tube.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annular receptive groove, and the inner tube of the receptiv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tube. The gap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tub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tube is filled with flexible silencing cotton. The inner middle part of the intake pipe is fixed and embedded with a disc-shaped first porous sound-absorbing cott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vered with a pair of second porous sound-absorbing cotton with a ring shape. The first porous sound-absorbing cotton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a pair of second porous sound-absorbing cotton and is evenly arranged on the intake pipe of the second porous sound-absorbing cotton. Some through-holes; through the flexible muffler cotton, the first porous absorber cotton and the second porous absorber cotton, effectively absorb the noise, and can play a buffer role on the inner pip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is obvious; set up corrugated pipe, prevent the lubricating oil into the inner pipe, thereby improving safet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是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
技术介绍
排气管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一部分,其用于排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汽车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噪音传递至汽车外,将对汽车周围产生噪声污染。汽车排气噪音主要由周期性排气噪音、湍流噪音和空气柱共振噪音组成。对于一些单杠发动机,气缸和排气管所组成的共振噪音是最主要的生源。由于发动机排气门周期性的开启和关闭而产生的周期性压力所激发的噪声声称周期性排气噪声,也是排气噪声中最主要的成分。中国专利公告号CN2668860Y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消声器,由外管和气体分流管构成,外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端盖和出气端盖,进气端盖中设置有进气端盖孔,出气端盖中设置有出气端盖孔,外管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周边与外管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上设置有气体分流管,气体分流管与隔板固定,气体分流管的进气端出口于进气端盖孔,气体分流管的出气端出口于出气端盖孔,在出气端盖和隔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液孔。该汽车消声器为抗性消声器,只有一个进气端,气体分流管和各腔室的截面积变化少。为减小排气噪音,机动车普遍采用消音排气管,汽车消音排气管是一个及其成熟产品,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几十年几乎没有改变,现急需一种结构新颖且较一般消音产品的消音效果更好的消音排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消音棉,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套入管,套入管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嵌入有呈盘形形状的第一多孔吸音棉,套入管的外表面外套有一对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多孔吸音棉,所述第一多孔吸音棉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的内部,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内的套入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管的中间处的圆周端面上开设有注油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油孔内活动嵌入有柱塞。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管的内表面连接;所述波纹管封闭所述内管端部与所述容纳槽端部之间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柔性消音棉、第一多孔吸音棉和第二多孔吸音棉的作用,有效吸收了噪音,并且能够对内管起到缓冲的作用,降噪效果明显;设置波纹管,防止加注的润滑油进入内管中,从而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外管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内管2,所述内管2的外表面和外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消音棉3,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置有套入管6,套入管6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嵌入有呈盘形形状的第一多孔吸音棉7,套入管6的外表面外套有一对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多孔吸音棉8,所述第一多孔吸音棉7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8的内部,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8内的套入管6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10;通过柔性消音棉3、第一多孔吸音棉7和第二多孔吸音棉8的作用,有效吸收了噪音,并且能够对内管2起到缓冲的作用,降噪效果明显。所述外管1的中间处的圆周端面上开设有注油孔4。所述注油孔4内活动嵌入有柱塞5。还包括波纹管9,所述波纹管9的一端与所述外管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波纹管9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管2的内表面连接;所述波纹管9封闭所述内管2端部与所述容纳槽端部之间的间隙;设置波纹管9,防止加注的润滑油进入内管2中,从而提高安全性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消音棉,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套入管,套入管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嵌入有呈盘形形状的第一多孔吸音棉,套入管的外表面外套有一对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多孔吸音棉,所述第一多孔吸音棉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的内部,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内的套入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消音排气管道,包括外管和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消音棉,所述内管的内部设置有套入管,套入管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嵌入有呈盘形形状的第一多孔吸音棉,套入管的外表面外套有一对呈环形形状的第二多孔吸音棉,所述第一多孔吸音棉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的内部,位于一对第二多孔吸音棉内的套入管上均匀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杰上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