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71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包括:    一基层(10),所述基层(10)上等距设有多个置放区(11);    多个钩体(20),每一钩体(20)是由二反向的钩结件(21)组合而成,每一钩体(20)设有底部(22),且等距配置于每一置放区(11)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特别涉及一种在一定单位面积下,通过增加钩体的钩结件数量及钩体底部面积,以增加使用黏扣带挂钩效果的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日常生活的用品多要求能够重复使用,以充分利用资源,传统利用缝纫以达到封口或固定的方式,已逐渐被黏扣带及由任带所取代,其中,黏扣带可区分为挂钩部分及环圈部分,利用挂钩的突出钩状结构钩合于环圈,以达固定的目的,当使用者需要将两者分离时,施力于环圈,环圈即可因挂钩具有弹性而与挂钩脱离,则可重复使用。传统的挂钩结构如美国专利号5518795所揭露的一种挂钩固定器,其挂钩部分如图1所示,该挂钩具有一底部及一钩状突出部,通过钩状突出部钩合于环圈,然而,此种结构的缺陷在于同一位置仅有一钩状突出物,因此,在一定单位面积下的挂钩与环圈接触后,钩结数量相对较少,容易因为外力稍加拉扯,即可使环圈与挂钩脱离,固定不牢靠。单一钩状突出物的底面积较小,容易因为外力拉扯而导致断裂或弯折,丧失其黏合功能。为此,相关厂商研发出另一种挂钩,如图2所示,此一挂钩具有二个反向钩状突出物,该二个反向钩状突出物共享一个底部,因此,在同一位置具有两个钩状突出物,相同面积下钩状突出物数量较多,会有较佳的黏合能力,但是,此种挂钩还存在仅具有单层的厚度,底面积较小的缺陷,没有改进,而且其高度较高,因此,弹性较差,容易因为上方环圈的挤压,而造成断裂或弯折,无法使用。除此之外,传统挂钩结构多采用编织方式制成,该编织方法所形成的挂钩,钩状突出部分较为尖锐,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容易刮伤或产生刺痛感,造成使用上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避免缺陷的存在,本技术利用两反向的钩结件结合成一钩体,可增加一定单位面积下钩体的钩结件数量,而且底面积加大,增加钩体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及制造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的装置,该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包括有一基层及多个钩体,该基层上等距设有多个置放区,每一钩体是由二反向的钩结件组合而成,该钩体设有底部且等距配置于每一置放区上,通过二反向钩结件的钩体,增加本身在一定单位面积上的钩结机率,并通过钩体底部面积增加,减少钩体断裂或弯折的机会。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挂钩的示意图。图2是另一已有挂钩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黏扣带挂钩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黏扣带挂钩的制造装置局部模轮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黏扣带挂钩的制造装置局部模轮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制造装置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参照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4,是本技术部分结构及黏扣带挂钩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该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包括有一基层10及多个钩体20,该基层10上等距设有多个置放区11,每一钩体20是由二反向的钩结件21组合而成,每一钩体20设有底部22且等距配置于每一置放区11上,置放区11上设有连接部111以连结各钩体20的底部22,各置放区11配置的钩体20是相同排列,因此,钩体20于基带10上成一规则矩阵排列,除此之外,各置放区11配置的钩体20亦可为间隔排列(请参阅图5),此配置的优点在于,将钩体20交错间隔排列,可使钩体20达到最佳的钩合能力。请参阅图6,是图4所示的黏扣带挂钩的制造装置局部模轮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是为一种制造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的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模轮30的圆周表面31设有多个钩状凹槽32,相邻二模轮30是采用反向配置形成模轮组3,各模轮组3间设有分隔轮40,各模轮组3是相同位置排列,该分隔轮40于圆周表面41相对前述凹槽32设有多个槽口42,模轮组3最外层设有边界轮50,该边界轮50的圆周表面51设有多个缺口52,其中,模轮组3的反向钩状凹槽32可形成钩体20,而分隔轮40的槽口42则形成连接部111(请参阅图4),各模轮组3亦可采用间隔排列(如图7所示),则可形成交错排列的钩体20(如图5所示)。请参阅图8,是本技术制造装置部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是透过喷嘴60、模轮组3、驱动装置70及多个压掣轮80形成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综上所述,可归纳本技术的优点如下同一位置上的钩体具有两个相互反向的钩结件,因此,一定单位面积下钩体与环圈接触后,钩结数量大幅增加,提高钩合效率,且增加底部面积后,减少了钩体断裂或弯折的产生。虽然,钩结件数量增加,但是每一钩体是由两钩结件反向结合而成,因此,每一钩结件本身的大小及弹性并不受影响,不会因为使用上须将挂钩与环圈分离而断裂。本技术的钩体是采用射出成型方式制成,且两钩结件连体反向,与皮肤接触时,不易刮伤皮肤或造成刺痛感。尽管本技术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以上实施例仅是例示性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本技术的各种更改、变化和等同物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涵盖。权利要求1 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包括一基层(10),所述基层(10)上等距设有多个置放区(11);多个钩体(20),每一钩体(20)是由二反向的钩结件(21)组合而成,每一钩体(20)设有底部(22),且等距配置于每一置放区(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其特征在于,各置放区(11)配置的钩体(20)为相同位置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其特征在于,各置放区(11)配置的钩体(20)为间隔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其特征在于,置放区(11)上设有连接部(111)以连结各钩体(20)的底部(22)。专利摘要一种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该连体反向黏扣带挂钩包括有一基层及多个钩体,该基层上等距设有多个置放区,每一钩体是由二反向的钩结件组合而成,该钩体设有底部且等距配置于每一置放区上,通过二反向钩结件的钩体,增加本身在一定单位面积上的钩结机率,并通过钩体底部面积的增加,减少钩体断裂或弯折的机会。文档编号A44B13/00GK2636673SQ03242310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蒲聪贤 申请人:亿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聪贤
申请(专利权)人:亿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