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霞霞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63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蓟13‑18份、吴茱萸13‑18份、蓼草13‑18份、十大功劳10‑15份、丹皮13‑18份、紫珠13‑18份、棉花籽13‑18份、艾叶13‑18份、毛蒌10‑15份、地榆10‑15份、灵寿茨13‑18份、荜茇13‑18份、山蒟10‑15份、朝天罐13‑18份、夏枯草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方的制备方法简便,容易获得。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方可以控制鳖类细菌病,没有药物残留,对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疗效确切。

A prescription for treating white shell disease of soft shelled turt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cription for treating turtle white base plate disease, which is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weight parts: thistle 13 18, Evodia rutaecarpa 13 18, Polygonum Polygonum 13 18, Mahonia 10 15, Paeonia Moutan 13 18, Zizhu 13 18, cotton seeds 13 18, Artemisia argyi leaf 13 18, Trichosanthes 10 15, Ulmus pumilitaris 10 15, Ling. There were 13 18 copies of Shoutz, 13 18 copies of Capsicum, 10 15 copies of Arctium lappa, 13 18 copies of Asahi jar and 10 15 copies of Prunella vulgari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obtain. A prescription for treating Whitehead whiteboard disease with short treatment time, high cure rate and no toxic side effects.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control the bacterial diseases of soft-shelled turtle, and has no drug residue, and ha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soft-shelled turtle white base plate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鳖的药方,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
技术介绍
白底板病是自1996年来出现的疑难鳖病,是目前对鳖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治疗难度最大的鳖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全部死亡。目前,该病病原争议较大,已见报道的病原有:①细菌: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变形杆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②病毒:球形病毒直径80nm,③交叉感染: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笔者认为,根据治疗时添加维生素,效果特别明显的结果分析,可能是由于鳖的饲料营养中缺乏维生素,使得鳖的免疫力下降如缺Vc、Ve可致机体贫血、细胞色素减退,使得鳖的免疫力下降,为病毒感染打开大门,继发细菌感染,致病微生物共同作用破坏鳖的内脏器官,造成内出血,引起严重贫血而窒息死亡。白底板病的典型症状为体表完好无损、底板呈纸白色、肌肉、肠、胃失血苍白,肠内有凝血团块,肝脏肿大呈土黄色。甲鱼白底板病(甲鱼失血症)一直是个争议性非常大的疾病,算是个疑难病,是目前仅次于腮腺炎病对甲鱼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一般100克以上规格的甲鱼才爆发此病。发病初期甲鱼每天的死亡数量在千分之二左右,后平稳上升,每天的死亡数量缓慢逐步加剧,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会导致全军覆没。白底板病早期基本无症状,水温27~28℃以上就会出现此病,最初发现无症状地死甲鱼,头颈肉被同类吃光,仅剩骨骼;或发现甲鱼还活着,颈部已经被咬烂,有人称此病为“烂头颈”,不久白底板病就爆发起来。无症状地死亡烂头颈即是白底板病的早期症状。细菌是红底板病的主要病原,病毒是白底斑病的主要病原,而病毒的感染不致死鳖,细菌的继发感染是鳖最终死亡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其技术特征是由以下原料组合而成: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3份、吴茱萸13份、蓼草13份、十大功劳10份、丹皮13份、紫珠13份、棉花籽13份、艾叶13份、毛蒌10份、地榆10份、灵寿茨13份、荜茇13份、山蒟10份、朝天罐13份、夏枯草10份。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5份、吴茱萸15份、蓼草15份、十大功劳12份、丹皮15份、紫珠15份、棉花籽15份、艾叶15份、毛蒌12份、地榆12份、灵寿茨15份、荜茇15份、山蒟12份、朝天罐15份、夏枯草12份。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8份、吴茱萸18份、蓼草18份、十大功劳15份、丹皮18份、紫珠18份、棉花籽18份、艾叶18份、毛蒌15份、地榆15份、灵寿茨18份、荜茇18份、山蒟15份、朝天罐18份、夏枯草15份。上述药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所述配比称取各原料药;(2)向原料药中加水浸泡后进行煎煮,将煎煮液过滤,滤液备用;(3)向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过滤,取滤液;(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即得药方。步骤(2)中,向原料药中加入10倍质量的水浸泡后进行煎煮;所述的浸泡时间为30-50分钟,优选为40分钟;所述的煎煮时间为2-2.5小时。步骤(3)中向药渣中加入8倍质量的水进行煎煮;所述的煎煮时间为1.5-2小时。本专利技术药方的用法用量如下:将本专利技术药方与饲料混合,搅拌均匀,按1.5g/kg的剂量给患憋取食,每日2次,连用15天;根据病情和体重大小可在配方要求范围内酌情加减各组分剂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药方的制备方法简便,容易获得。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方可以控制鳖类细菌病,没有药物残留,对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疗效确切。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3份、吴茱萸13份、蓼草13份、十大功劳10份、丹皮13份、紫珠13份、棉花籽13份、艾叶13份、毛蒌10份、地榆10份、灵寿茨13份、荜茇13份、山蒟10份、朝天罐13份、夏枯草10份。上述药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所述配比称取各原料药;(2)向原料药中加水浸泡后进行煎煮,将煎煮液过滤,滤液备用;(3)向药渣中加水进行煎煮,过滤,取滤液;(4)合并步骤(2)和步骤(3)的滤液即得药方。步骤(2)中,向原料药中加入10倍质量的水浸泡后进行煎煮;所述的浸泡时间为30-50分钟,优选为40分钟;所述的煎煮时间为2-2.5小时。步骤(3)中向药渣中加入8倍质量的水进行煎煮;所述的煎煮时间为1.5-2小时。本专利技术药方的用法用量如下:将本专利技术药方与饲料混合,搅拌均匀,按1.5g/kg的剂量给患憋取食,每日2次,连用15天;根据病情和体重大小可在配方要求范围内酌情加减各组分剂量。实施例二: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5份、吴茱萸15份、蓼草15份、十大功劳12份、丹皮15份、紫珠15份、棉花籽15份、艾叶15份、毛蒌12份、地榆12份、灵寿茨15份、荜茇15份、山蒟12份、朝天罐15份、夏枯草12份。上述药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蓟18份、吴茱萸18份、蓼草18份、十大功劳15份、丹皮18份、紫珠18份、棉花籽18份、艾叶18份、毛蒌15份、地榆15份、灵寿茨18份、荜茇18份、山蒟15份、朝天罐18份、夏枯草15份。上述药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及用法用量同实施例一。每年8月初开始到9月中旬是白底板病的爆发期,这个时候如果憋患了白底板病的话,采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治疗方法是:每天喂两次,用量分别为1.5g/kg饲料,连续喂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停用10天,再接着第二个疗程。在做好消毒池水的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药方与饲料混合喂养的方法,对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疗效显著。典型案例:1.2016年4月7日甲鱼养殖户武大勇的养殖池2号池和4号池突发病症如下:发病早期,甲鱼的颈部、背甲、腹甲、裙边、四肢基部生长有芝麻状或黄豆大小的白色疖疮,随后增大,用手挤压,有豆腐渣似的东西出来,然后溃烂,炎症扩展,背甲溃烂成洞穴,甚至露出四肢骨胳。口腔呈苍白色,雄性生殖器突出等,大多数表现为白底。被确诊为鳖白底板病。确诊后迅速采用药物开始治疗,下表1是采用药物2个疗程后的观察数据。在此说明,表1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死亡9只,是使用药物第一天的死亡数量。以上表中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的数据来自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谢桥镇甲鱼养殖户武大勇的养殖池,时间为2016年4月的数据。2.2016年5月5日甲鱼养殖户郝亮的养殖池A池和B号池突发病症如下:体表完好无损、底板呈纸白色、肌肉、肠、胃失血苍白,肠内有凝血团块,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被确诊为鳖白底板病。确诊后迅速采用药物开始治疗,下表2是采用药物2个疗程后的观察数据。在此说明,表2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死亡11只,是使用药物第一天和第二天的的死亡数量。以上表2中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的数据来自于安徽省阜阳市郊区甲鱼养殖户刘民程的养殖池,时间为2016年5月的数据。以上观察结果表明,表1和表2中本专利技术的药方治疗鳖白底板病的疗效显著。易于大范围地用于养鳖大户。能够有效地防治鳖的白底板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其技术特征是由以下原料组合而成:大蓟13‑18份、吴茱萸13‑18份、蓼草13‑18份、十大功劳10‑15份、丹皮13‑18份、紫珠13‑18份、棉花籽13‑18份、艾叶13‑18份、毛蒌10‑15份、地榆10‑15份、灵寿茨13‑18份、荜茇13‑18份、山蒟10‑15份、朝天罐13‑18份、夏枯草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其技术特征是由以下原料组合而成:大蓟13-18份、吴茱萸13-18份、蓼草13-18份、十大功劳10-15份、丹皮13-18份、紫珠13-18份、棉花籽13-18份、艾叶13-18份、毛蒌10-15份、地榆10-15份、灵寿茨13-18份、荜茇13-18份、山蒟10-15份、朝天罐13-18份、夏枯草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鳖白底板病的药方,其技术特征是由以下原料组合而成:大蓟13份、吴茱萸13份、蓼草13份、十大功劳10份、丹皮13份、紫珠13份、棉花籽13份、艾叶13份、毛蒌10份、地榆10份、灵寿茨13份、荜茇13份、山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霞霞
申请(专利权)人:陶霞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