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37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还包括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池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管理模块以及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感元件、第二电感元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电池,可以在电池两面通过两个电感元件同时进行无线功率发射,无需单独配对电池带有无限功率发射器那一面,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易用性。

A wireless transmitting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reless transmitting battery, which comprises a battery body and an inductance element; the inductance element comprises a first inductance element and a second inductance element; the first inductance element and the second inductance elem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ttery body; and the first inductance element and the second electricity are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ttery body; The sensing elemen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battery body through a control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MCU, a management module and a wireless module; the wireless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wireless module and a second wireless module, and the first wireless module and the second wireless modul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nductance element and the second inductance element respectively. The wireless battery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transmit wireless power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wo inductance elem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battery,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pair the battery with an infinite power transmitter on the other side,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usability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发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无线充/放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发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产品的功率传输一般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实现电池的放电(向外传输功率),还有一些是通过单个的无线功率发射器向外无线传输功率,但是这种产品应用范围非常窄,需要单独找到电池带有无限功率发射器的那一面并配对才可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发射电池。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还包括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池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管理模块以及无线模块;所述MCU用于检测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并通过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本体充电或放电,以及通过控制信号输出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至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感元件负载状态,并通过电感元件负载状态控制电感元件通电或断电;所述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感元件、第二电感元件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电感元件之间电连接有第一DC/DC转换器;所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电感元件之间电连接有第二DC/DC转换器。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用于电池本体过充电、过放电以及过电流的保护;所述保护模块与管理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电连接有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用于为所述管理模块提供稳定的3.3V电压。进一步地,所述MCU电连接有用于显示当前电池状态的显示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的型号为MP2636;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的型号均为BQ500210。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模块的型号为S8261AAJ。进一步地,所述稳压模块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均为线圈。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无线电池,可以在电池两面通过两个电感元件同时进行无线功率发射,无需单独配对电池带有无限功率发射器那一面,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易用性;同时在电感元件没有负载时,本技术的无线电池可以控制相应的电感元件停止向外输出(停止供电电感线圈),即两个电感元件中任何一个没有检测到负载时,没有负载的那个电感元件停止向外输出,检测到负载的那一个正常向外输出,两个电感元件均没有检测到负载时,两个电感元件均停止向外输出,可以起到有效节约电源的作用。可以将本技术应用在充电宝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块连接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MCU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管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无线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DC/DC转换器与电感元件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为MCU,2为管理模块,3为电池本体,4为保护模块,51为第一无线模块,52为第二无线模块,61为第一DC/DC转换器,62为第二DC/DC转换器,71为第一电感元件,72为第二电感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下面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池本体3,所述电池本体3上设有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第一电感元件71与第二电感元件72;所述第一电感元件71与第二电感元件72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池本体3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感元件71与第二电感元件72均采用线圈,可以对电池本体3的功率起到良好的无线传输效果;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元件71与第二电感元件72分别设置在电池本体3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可以使电池本体3的两面均可实现无线功率传输,在日常应用中得到最大的使用便利性。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1、管理模块2以及无线模块;在本实施例中,管理模块2采用MP2636芯片,无线模块采用BQ500210芯片;其中,所述MCU1用于检测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并通过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管理模块2;所述管理模块2用于控制电池本体充电或放电,以及通过控制信号输出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至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感元件负载状态,并通过电感元件负载状态控制电感元件通电或断电。请结合附图2-5,其中,MCU1的包括控制端PD4、充/放电接收端PD2、充/放电完成接收端PC7以及充/放电控制端PB5,MCU1的控制端PD4、接收端PD2、接收端PC7、充/放电控制端PB5分别与MP2636芯片的模式转换端MODE、检测端CHG、检测端ACOK、检测端EN连接,上述MCU1与MP2636芯片各个引脚的连接分别实现所述MCU1控制MP2636芯片输出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接收电池本体充/放电状态信号、接收电池本体充电是否完成信号以及控制MP2636芯片充、放电状态。MP2636芯片的输出端SYS与BQ500210芯片的输入端VIN连接,用于MP2636芯片向BQ500210芯片的功率输出。所述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无线模块51与第二无线模块52,所述第一无线模块51、第二无线模块52分别与第一电感元件71、第二电感元件7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51与第一电感元件71之间电连接有第一DC/DC转换器61;所第二无线模块52与第一电感元件71之间电连接有第二DC/DC转换器62,DC/DC转换器用于调节无线模块的输出电压,可以保证电感元件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感元件71的电路中,DC/DC转换器的型号为TPS28225D,BQ500210芯片受控端DPWM-1A连接TPS28225D芯片输入端PWM,用于实现BQ500210芯片向TPS28225D芯片PWM信号的传输。MP2636芯片的输出端SYS还通过三极管Q1与TPS28225D芯片电连接,MP2636芯片的输出端SYS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TPS28225D芯片的电压输入端VDD与输入端EN连接,用于实现MP2636芯片对TPS28225D芯片的供电。TPS28225D芯片的输出端PHASE连接电感元件,TPS28225D芯片向电感元件输出功率,电感元件接收后即可向外发射功率。第一电感元件71的电路与第二电感元件的电路相同。在第二电感元件72的电路中,DC/DC转换器的型号也为TPS28225D,BQ500210芯片受控端DPWM-1A连接TPS28225D芯片输入端PWM,用于实现BQ500210芯片向TPS28225D芯片PWM信号的传输。MP2636芯片的输出端SYS还通过三极管Q2与TPS28225D芯片电连接,MP2636芯片的输出端SYS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TPS28225D芯片的电压输入端VDD与输入端EN连接,用于实现MP2636芯片对TPS28225D芯片的供电。TPS28225D芯片的输出端PHASE连接电感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池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管理模块以及无线模块;所述MCU用于检测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并通过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本体充电或放电,以及通过控制信号输出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至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感元件负载状态,并通过电感元件负载状态控制电感元件通电或断电;所述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感元件、第二电感元件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感元件;所述电感元件包括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分别设于所述电池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感元件与第二电感元件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池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CU、管理模块以及无线模块;所述MCU用于检测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并通过电池本体充电状态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至管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本体充电或放电,以及通过控制信号输出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至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感元件负载状态,并通过电感元件负载状态控制电感元件通电或断电;所述无线模块包括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感元件、第二电感元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发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电感元件之间电连接有第一DC/DC转换器;所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电感元件之间电连接有第二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葵孙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