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22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绝缘棒材领域,提出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包括棒芯和设置在棒芯外侧的抗扭层,抗扭层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圈、若干连接肋和外圈,相邻接肋之间填充有石蜡,外圈还设置有石蜡层,石蜡层外侧设置有硬化膜,棒芯内部开有若干的通孔,通孔为呈蜂窝状排列的六棱柱型,通孔内部填充有石蜡,连接肋为波浪形,且等距设置在外圈上。外圈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凸沿,凸沿交错构成菱形的盲孔,凸沿均呈等距排列且高度等于石蜡层高度,盲孔内填充有石蜡,棒芯、内圈、连接肋和外圈材料均为环氧玻璃纤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A dust free epoxy glass fiber rod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sulating rods. A dust-free epoxy glass fiber rod is proposed, which comprises a rod core and a torsion-resistant layer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d core. The torsion-resistant layer comprises an inner ring connected in turn, a number of connecting ribs and an outer ring. The adjacent ribs are filled with paraffin wax, and the outer r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araffin layer,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paraffin layer is provided with hardening. The membrane and the rod core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arranged in honeycomb-like hexagonal prism. The through holes are filled with paraffin wax, and the connecting ribs are wavy and equidistant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r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uter r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convex edges. The convex edges are interlaced to form a diamond-shaped blind hole. The convex edges are arranged equidistantly and the height is equal to the height of the paraffin layer. The blind hole is filled with paraffin. The rod core, the inner ring, the connecting rib and the outer ring materials are epoxy glass fi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
本技术属于绝缘棒材领域,涉及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
技术介绍
环氧玻纤棒俗称引拔棒,一般用于避雷器或者绝缘子芯棒主要技术指标,环氧玻纤棒在使用过程中放置在绝缘子内部,起到绝缘子的固定支撑作用,在加工环氧玻纤棒时,会产生大量粉尘,造成安全隐患,且粉尘会影响工人呼吸道健康;现有技术中环氧玻纤棒均为实心棒,力学性能良好但密度大,导致在应用过程徒增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纤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包括棒芯和设置在棒芯外侧的抗扭层,所述抗扭层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圈、若干连接肋和外圈,相邻接肋之间填充有石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还设置有石蜡层。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石蜡层外侧设置有硬化膜。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棒芯内部开有若干的通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呈蜂窝状排列的六棱柱型。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内部填充有石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肋为波浪形,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外圈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凸沿,所述凸沿交错构成菱形的盲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沿均呈等距排列且高度等于所述石蜡层高度,所述盲孔内填充有石蜡。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棒芯、所述内圈、所述连接肋和所述外圈材料均为环氧玻璃纤维。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在外圈通过连接肋和内圈固定,并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填充有石蜡,增强了玻纤棒的抗扭和抗弯性能,抗扭层减轻了环氧玻纤棒的密度同时保留了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且在抗扭层中填充有石蜡,在对环氧玻纤棒进行加工时,加工部位会受热,石蜡融化成石蜡油浸湿加工处,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并将环氧玻纤棒被加工而产生的粉尘吸收滴下,后期对冷却后的石蜡油进行收集,方便合理,本技术在加工时能避免粉尘出现,改善了工人的加工环境,设置科学合理。2、本技术在外圈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层石蜡层,在加工环氧玻纤棒外表面时就能使石蜡润湿加工处,防止加工时未切除外圈导致石蜡油无法润湿加工处,设置科学合理。3、本技术设置在石蜡层外侧的硬化膜能增强环氧玻纤棒的表面硬度,由于石蜡硬度较低,环氧玻纤棒最外层为石蜡时会因为外界因素将石蜡剔除使石蜡层变得不完整或缺失。4、本技术在棒芯处还开有若干个呈密集排列的通孔,在减轻环氧玻纤棒密度的同时保留了较高的力学性能,其中通孔的形状为正六边形,通孔排列方式蜂窝状排列,蜂窝状排列的密集度高,且该结构比其他结构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在最大程度减轻环氧玻纤棒密度的同时保留了最高的力学性能,设置科学合理。5、本技术在棒芯通孔内同样填充有石蜡,增强了玻纤棒的抗扭和抗弯性能,改善了环氧玻纤棒的力学性能,同时在加工到内部时,能防止因加工表面增大而造成内圈外圈间的石蜡不能完全润湿加工表面,设置科学合理。6、本技术中的连接肋为波浪形,增强环氧玻纤棒的抗拉性能和抗弯性能,同时能减轻环氧玻纤棒的内部应力,进而延长环氧玻纤棒的寿命,设置科学合理。7、本技术的外圈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凸沿,防止石蜡层与外圈发生滑移,其中凸沿沿螺旋线设置在外圈上,且一部分凸沿为左旋凸沿,另一部分凸沿为右旋凸沿,左旋凸沿与右旋凸沿交错形成菱形的盲孔,该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环氧玻纤棒的力学性能,左旋凸沿和右旋凸沿的高度与石蜡层的高度一致,石蜡正好填充在菱形盲孔内部与左旋凸沿和右旋凸沿一起构成石蜡层,凸沿能够起防护作用,防止石蜡因刮划而脱落,在表面形成菱形花纹,美观大方,设置科学合理。8、本技术棒芯、内圈、连接肋和外圈的材料选用环氧玻璃纤维,使本技术具有:质量轻、机械性能稳定、绝缘性能优异,能覆盖10kV——1000kV电压范围。产品抗拉性能尤为突出,其抗拉强度达到1360Mpa或以上,大大超过45号精铸钢抗拉强度570Mpa指标。为复合绝缘子的综合介电性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凸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截面示意图;图中:1-棒芯,2-抗扭层,3-内圈,4-连接肋,5-外圈,6-石蜡层,7-硬化膜,8-通孔,9-凸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包括棒芯1和设置在棒芯1外侧的抗扭层2,所述抗扭层2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圈3、若干连接肋4和外圈5,相邻接肋之间填充有石蜡。本技术中,在外圈5通过连接肋4和内圈3固定,并在内圈3和外圈5之间填充有石蜡,增强了玻纤棒的抗扭和抗弯性能,抗扭层2减轻了环氧玻纤棒的密度同时保留了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且在抗扭层2中填充有石蜡,在对环氧玻纤棒进行加工时,加工部位会受热,石蜡融化成石蜡油浸湿加工处,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并将环氧玻纤棒被加工而产生的粉尘吸收滴下,后期对冷却后的石蜡油进行收集,方便合理,本技术在加工时能避免粉尘出现,改善了工人的加工环境,设置科学合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5还设置有石蜡层6。本技术在外圈5的外侧还设置有一层石蜡层6,在加工环氧玻纤棒外表面时就能使石蜡润湿加工处,防止加工时未切除外圈5导致石蜡油无法润湿加工处,设置科学合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石蜡层6外侧设置有硬化膜7。本技术设置在石蜡层6外侧的硬化膜7能增强环氧玻纤棒的表面硬度,由于石蜡硬度较低,环氧玻纤棒最外层为石蜡时会因为外界因素将石蜡剔除使石蜡层6变得不完整或缺失。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棒芯1内部开有若干的通孔8。本技术在棒芯1处还开有若干个呈密集排列的通孔8,在减轻环氧玻纤棒密度的同时保留了较高的力学性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8为呈蜂窝状排列的六棱柱型。其中通孔8的形状为正六边形,通孔8排列方式蜂窝状排列,蜂窝状排列的密集度高,且该结构比其他结构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在最大程度减轻环氧玻纤棒密度的同时保留了最高的力学性能,设置科学合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8内部填充有石蜡。本技术在棒芯1通孔8内同样填充有石蜡,增强了玻纤棒的抗扭和抗弯性能,改善了环氧玻纤棒的力学性能,同时在加工到内部时,能防止因加工表面增大而造成内圈3外圈5间的石蜡不能完全润湿加工表面,设置科学合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肋4为波浪形,且等距设置在所述外圈5上。本技术中的连接肋4为波浪形,增强环氧玻纤棒的抗拉性能和抗弯性能,同时能减轻环氧玻纤棒的内部应力,进而延长环氧玻纤棒的寿命,设置科学合理。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5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凸沿9,所述凸沿9交错构成菱形的盲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沿9均呈等距排列且高度等于所述石蜡层6高度,所述盲孔内填充有石蜡。本技术的外圈5外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凸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芯(1)和设置在棒芯(1)外侧的抗扭层(2),所述抗扭层(2)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圈(3)、若干连接肋(4)和外圈(5),相邻连接肋(4)之间填充有石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芯(1)和设置在棒芯(1)外侧的抗扭层(2),所述抗扭层(2)包括依次连接的内圈(3)、若干连接肋(4)和外圈(5),相邻连接肋(4)之间填充有石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5)还设置有石蜡层(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层(6)外侧设置有硬化膜(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芯(1)内部开有若干的通孔(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粉尘环氧玻纤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为呈蜂窝状排列的六棱柱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跃锡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迪泰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