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燃料混合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72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混合组件,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氨燃料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其中,该燃料混合组件的中间段开设有辅助燃料入口,进一步将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吸入,以加速氨燃料的燃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燃烧器。

Fuel mixing assembly and burner with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uel mixing assembly, including a venturi tube, which has an upstream end, an intermediate end and a downstream end, a middle end having a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e upstream end and a diameter smaller than the downstream end, and an ammonia fuel inlet arranged in the middle end, and the upstream end of the venturi tube entering air through the venturi. The effects of ammonia fuel are absorbed into the air stream to fully mix ammonia with air.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fuel mixing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fuel inlet, which further inhales the fuel whos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mmonia to accelerate the combustion of ammonia fuel.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混合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用于将燃料混合的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氨燃料具有高热值、高辛烷值性质,燃烧产物只有氮气和水无污染可循环利用,是一种清洁燃料。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氨产量和用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氨生产布局,有望逐步实现从现有的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的氨能源。但是由于氨气燃烧速度缓慢,火焰传播速度小,难以及时地在空气中燃烧完全,导致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燃料浪费并且产生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混合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氨燃烧不完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燃料混合组件,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氨燃料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空气在通过中间段的过程中,动态压力达到最大值,静态压力达到最小值。空气流速由于通流横截面面积减小而上升。整个气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在中间段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为氨燃料提供吸力,有利于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该下游端的直径大于该中间段的直径,有利于空气与氨燃料的扩散混合。中间段可以开设有多个氨燃料入口以增加供应量。在中间段外增设套管,该套管包裹该氨燃料入口,该套管中通入氨燃料。该中间段还开设有辅助燃料入口,该辅助燃料入口通入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经辅助燃料入口吸入中间段,与氨燃料混合可以加速氨的燃烧,从而解决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的燃料浪费问题,并且显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该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可以是含有氢气、天然气、水煤气、石油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乙醚或二甲醚的燃料。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燃料混合组件的燃烧器。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燃料混合组件通过文丘里效应将氨燃料吸入空气流中,实现氨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其中,该燃料混合组件的中间段开设有辅助燃料入口,进一步将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吸入,以加速氨燃料的燃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种燃料混合组件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燃料混合组件的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燃烧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燃料混合组件,包括文丘里管1,该文丘里管1具有上游端11、中间段12和下游端13,中间段12的直径小于上游端11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13的直径,中间段12开设有氨燃料入口121,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11通入空气。空气在通过中间段12的过程中,动态压力达到最大值,静态压力达到最小值。空气流速由于通流横截面面积减小而上升。整个气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在中间段12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为氨燃料提供吸力,有利于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该下游端13的直径大于该中间段12的直径,有利于空气与氨燃料的扩散混合。如图2所示,该中间段12还开设有辅助燃料入口122,该辅助燃料入口122通入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比如含有氢气、天然气、水煤气、石油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乙醚或二甲醚的燃料。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经辅助燃料入口122吸入中间段12,与氨燃料混合可以加速氨的燃烧,从而解决氨燃料没有完全燃烧造成的燃料浪费问题,并且显著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实施例二:图3所示为具有燃料混合组件的燃烧器。燃料混合组件包括文丘里管1,该文丘里管1具有上游端11、中间段12和下游端13,中间段12的直径小于上游端11的直径且小于下游端13的直径,中间段12开设有多个氨燃料入口121,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11通入空气。空气在通过中间段12的过程中,动态压力达到最大值,静态压力达到最小值。空气流速由于通流横截面面积减小而上升。整个气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在中间段12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为氨燃料提供吸力,有利于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上游端11和下游端13均为为锥形管形状,中间段12为短直管形状。中间段12外包裹有套管2,该套管2中通入氨燃料。在中间段12沿管壁四周开设有多个氨燃料入口121,用于吸入氨燃料。空气在经过中间段12即管道的最窄处,空气的动态压力达到最大,静态压力达到最小。空气的速度因为通流横截面面积减小而上升,整个涌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在中间段12产生压力差。而中间段12处开设的氨燃料入口121小孔可以吸进套管2中的氨燃料。火焰传播速度高于氨气的燃料(如含有氢气、天然气、水煤气、石油气、煤油、汽油、柴油、甲醇、乙醇、乙醚或二甲醚的燃料),可由文丘里管1的上游端11随空气一并通入,再与氨燃料混合,起到辅助氨燃料燃烧的作用。混合后的燃料在下游端13的出口处燃烧形成燃烧器。为增加空气的供给,以使燃烧更充分,可在下游端13出口再次通入空气。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料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氨燃料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料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该文丘里管具有上游端、中间段和下游端,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游端的直径且不大于下游端的直径,中间段开设有氨燃料入口,该文丘里管的上游端通入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下游端的直径大于该中间段的直径。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淞生唐佑宁尤佳彬陶安阳骈麒麟王兆林张彬彬陈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