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63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弯头,其提高使用可靠性,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主体、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腔室,上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输入管和上输出管;下连通管的管壁下设置有下腔室,下连通管右端和左端分别设置有下输入管和下输出管;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管、上卡箍、下卡箍、上螺钉和下螺钉,上螺钉底端穿过第一连接管顶壁并与上卡箍接触,下螺钉顶端穿过第一连接管底壁并与下卡箍接触;还包括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管、左卡箍、右卡箍、左螺钉和右螺钉,左螺钉右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左侧壁并与左卡箍接触,右螺钉左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右侧壁并与右卡箍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弯头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弯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弯头是一种用于将两个管在不同方向安装时进行连接的辅助装置,也是管道铺设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之一,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弯头包括主体、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右端与主体左端连通,下连通管顶端与主体底端连通;这种弯头使用时将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分别与两个管道连接即可;其使用中发现,其经常因冬季寒冷而影响到管道内的液体温度,使用可靠性较差;并且在不同外管径的管道与连通管进行连接时其无法进行适应,只能适应相通规格的管道,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降低使用局限性的新型弯头。本技术的新型弯头,包括主体、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右端与主体左端连通,下连通管顶端与主体底端连通;所述上连通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腔室,上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输入管和上输出管,并在上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上挡盖,上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上挡盖,上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上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上腔室相通;所述下连通管的管壁下设置有下腔室,下连通管右端和左端分别设置有下输入管和下输出管,并在下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下挡盖,下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下挡盖,下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下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管、上卡箍、下卡箍、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环安装在上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一连接管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的外壁上,上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上方之间,下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下方之间,上螺钉底端穿过第一连接管顶壁并与上卡箍接触,下螺钉顶端穿过第一连接管底壁并与下卡箍接触;还包括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管、左卡箍、右卡箍、左螺钉和右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环安装在下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二连接管安装在第二连接环的外壁上,左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左方之间,右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右方之间,左螺钉右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左侧壁并与左卡箍接触,右螺钉左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右侧壁并与右卡箍接触。本技术的新型弯头,还包括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所述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顶端均与第一连接管内顶壁连接,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底端分别与上卡箍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底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底壁连接,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顶端分别与下卡箍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本技术的新型弯头,还包括第一上弹簧、第一下弹簧、第二上弹簧和第二下弹簧,所述第一上弹簧和第一下弹簧左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左侧壁连接,第一上弹簧和第一下弹簧右端分别与左卡箍左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所述第二上弹簧和第二下弹簧右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右侧壁连接,第二上弹簧和第二下弹簧左端分别与右卡箍右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上腔室和下腔室放置热水或导热油,从而保障了管道内的液体温度,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管的设计配合管道进行连接,一组管道插入至上连通管左端并与第一连接环接触,另一组管道插入至下连通管底端并与第二连接环接触,同时通过螺钉带动卡箍对管道外壁进行卡紧,保障了密封效果的同时可适应不同外管径的管道,提高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弯头,包括主体1、上连通管2和下连通管3,上连通管右端与主体左端连通,下连通管顶端与主体底端连通;上连通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腔室,上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输入管4和上输出管5,并在上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上挡盖,上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上挡盖,上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上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上腔室相通;下连通管的管壁下设置有下腔室,下连通管右端和左端分别设置有下输入管6和下输出管7,并在下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下挡盖,下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下挡盖,下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下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连接环8、第一连接管9、上卡箍10、下卡箍、上螺钉11和下螺钉,第一连接环安装在上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一连接管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的外壁上,上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上方之间,下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下方之间,上螺钉底端穿过第一连接管顶壁并与上卡箍接触,下螺钉顶端穿过第一连接管底壁并与下卡箍接触;还包括第二连接环12、第二连接管13、左卡箍、右卡箍14、左螺钉和右螺钉15,第二连接环安装在下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二连接管安装在第二连接环的外壁上,左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左方之间,右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右方之间,左螺钉右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左侧壁并与左卡箍接触,右螺钉左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右侧壁并与右卡箍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上腔室和下腔室放置热水或导热油,从而保障了管道内的液体温度,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通过第一连接环和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管的设计配合管道进行连接,一组管道插入至上连通管左端并与第一连接环接触,另一组管道16插入至下连通管底端并与第二连接环接触,同时通过螺钉带动卡箍对管道外壁进行卡紧,保障了密封效果的同时可适应不同外管径的管道,提高适应能力。本技术的新型弯头,还包括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顶端均与第一连接管内顶壁连接,第一左弹簧和第一右弹簧底端分别与上卡箍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底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底壁连接,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顶端分别与下卡箍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本技术的新型弯头,还包括第一上弹簧、第一下弹簧、第二上弹簧17和第二下弹簧18,第一上弹簧和第一下弹簧左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左侧壁连接,第一上弹簧和第一下弹簧右端分别与左卡箍左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第二上弹簧和第二下弹簧右端均与第二连接管内右侧壁连接,第二上弹簧和第二下弹簧左端分别与右卡箍右端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从而可对卡箍进行更好的连接和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弯头,包括主体、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右端与主体左端连通,下连通管顶端与主体底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通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腔室,上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输入管和上输出管,并在上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上挡盖,上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上挡盖,上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上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上腔室相通;所述下连通管的管壁下设置有下腔室,下连通管右端和左端分别设置有下输入管和下输出管,并在下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下挡盖,下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下挡盖,下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下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管、上卡箍、下卡箍、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环安装在上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一连接管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的外壁上,上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上方之间,下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下方之间,上螺钉底端穿过第一连接管顶壁并与上卡箍接触,下螺钉顶端穿过第一连接管底壁并与下卡箍接触;还包括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管、左卡箍、右卡箍、左螺钉和右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环安装在下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二连接管安装在第二连接环的外壁上,左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左方之间,右卡箍位于第二连接管与下连通管右方之间,左螺钉右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左侧壁并与左卡箍接触,右螺钉左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右侧壁并与右卡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弯头,包括主体、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上连通管右端与主体左端连通,下连通管顶端与主体底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通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腔室,上连通管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上输入管和上输出管,并在上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上挡盖,上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上挡盖,上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上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上腔室相通;所述下连通管的管壁下设置有下腔室,下连通管右端和左端分别设置有下输入管和下输出管,并在下输入管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下挡盖,下输出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下挡盖,下输入管的输出端和下输出管的输入端均与下腔室相通;还包括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管、上卡箍、下卡箍、上螺钉和下螺钉,所述第一连接环安装在上连通管的外壁上,第一连接管安装在第一连接环的外壁上,上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上方之间,下卡箍位于第一连接管与上连通管下方之间,上螺钉底端穿过第一连接管顶壁并与上卡箍接触,下螺钉顶端穿过第一连接管底壁并与下卡箍接触;还包括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管、左卡箍、右卡箍、左螺钉和右螺钉,所述第二连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希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洲际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