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达明专利>正文

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43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连接件和篷布;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成支架,若干所述支架组成锥形结构;所述篷布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围城密闭的锥形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壁、加强筋和间隔板;所述外壁的内侧围成圆柱空间;所述间隔板为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中部,将内侧空间分为两段相等的,用于插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圆柱空间;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加强筋为尖劈结构,靠近所述间隔板的一端厚,远离所述间隔板的一端薄。对连接件进行结构的改造,增加了加强筋的设计,以及将外壁设计为中部厚,两端薄的形状,使帐篷的整体结构更加结实耐用。

A reinforced children's t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inforced children's tent, comprising a first straight rod, a second straight rod, a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tarpaulin; the first straight rod and a second straight rod are connected into a bracket through the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number of the brackets constitute a conical structure; the tarpaulin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conical space enclosed by the city is enclosed; and the connecting me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e connector comprises an outer wall, a reinforcing rib and a spacer plate;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wall is surrounded by a cylindrical space; the spacer plate is a circular plate arranged in the inner middle of the outer wall, dividing the inner space into two equal segments for inserting the cylindrical space of the first straight rod and the second straight rod; the reinforcing rib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wall. The reinforcing rib is a wedge structure, which is thick near one end of the spacer plate and thin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spacer plat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he connectors has increased the design of reinforcing bars, and the outer wall is designed to be thick in the middle and thin at both ends, mak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ent more robust and dur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
本技术涉及帐篷
,具体涉及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
技术介绍
为满足小孩子的玩耍需求,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为小孩子设计的帐篷,尤其是印第安式帐篷深受儿童喜爱。印第安式帐篷由若干支架和篷布组成,支架搭成锥形结构,每根支架上套进篷布的筒形的穿引部里,篷布顶端系紧。现有的帐篷的支架为了保证儿童的安全,选用木质材料作为帐篷的支架。这种帐篷的每一根支架都是用由连接件连接的两根木棍组成。由于连接件多为塑料件,承受应力的能力不强,所以很容易发生断裂,影响帐篷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安装时连接件连接的不牢固,连接的两根木棍会分离掉落到篷布的穿引部里,很难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支架连接更牢固稳定的加固的儿童帐篷。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连接件和篷布;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成支架,若干所述支架组成锥形结构;所述篷布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围城密闭的锥形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壁、加强筋和间隔板;所述外壁的内侧围成圆柱空间;所述间隔板为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中部,将内侧空间分为两段相等的,用于插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圆柱空间;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加强筋为尖劈结构,靠近所述间隔板的一端厚,远离所述间隔板的一端薄。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的中部横截面直径到两端横截面直径从大到小逐渐过渡。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儿童帐篷使用四根或五根所述支架作为整体的框架。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加强筋的尖劈坡面角度在2°-5°之间。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中部的横截面直径至少比两端横截面直径大1.5mm。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支架的底端完全包裹在篷布里。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均为实木材料。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的高度与底面直径比不低于。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篷布的一面设置有门,另一面设有窗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对连接件进行结构的改造,增加了加强筋的设计,使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使连接件的承受应力的能力增强。为进一步提高连接件的稳定性,将外壁设计为中部厚,两端薄的形状,使支架更加结实耐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纵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连接件3、外壁31、加强筋32、间隔板33、篷布4和支架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5所示,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包括第一直杆1、第二直杆2、连接件3和篷布4;所述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通过所述连接件3连接成支架01,若干所述支架01组成锥形结构;所述篷布4固定于所述支架01上,围城密闭的锥形空间;所述连接件3包括外壁31、加强筋32和间隔板33;所述外壁31的内侧围成圆柱空间;所述间隔板33为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外壁31的内侧中部,将内侧空间分为两段相等的,用于插入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圆柱空间;所述加强筋32设置在所述外壁31的内侧,所述加强筋32为尖劈结构,靠近所述间隔板32的一端厚,远离所述间隔板32的一端薄。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分别插进连接件3中,由于间隔板33已将将外壁31所围成的内部空间均分成了两段,所以能够提供给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有相等的连接空间,保证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插进所述连接件3的深度一致。由于尖劈结构的加强筋32,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插进连接件3越深,连接的就会越牢固,这样就不会产生在移动帐篷时,由于连接不牢而出现第一直杆1或第二直杆2落入篷布4中难以取出的情况。同时由于加强筋32的存在,在结构上对连接件3起到了分担承受应力的作用,使连接件3的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而不会轻易损坏。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31的中部横截面直径到两端横截面直径从大到小逐渐过渡。当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安装到位,即全部插进连接件3内的空腔后,连接件3的中间部位是承受应力的主要部位,因此为了保证连接件3结构上的稳定,所以外壁31中部横截面直径到两端横截面直径从大到小逐渐过渡,中部外壁31的厚度就会更大,承受应力的能力更强,而且这种的形状相比整体增加外壁31的厚度的方式更加节省制作原料,减少生产成本。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儿童帐篷使用四根或五根所述支架01作为整体的框架。如图1所示,四根支架01搭建的帐篷小巧精致,便于安装固定。如图5所示,五根支架01搭建的帐篷拥有更大的内部空间,方便儿童玩耍。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加强筋32的尖劈坡面角度在2°-5°之间。加强筋32的尖劈坡面角度如果过小,难以起到固定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作用,如果加强筋32的尖劈坡面角度如果过大,在安装是如果用力过猛,会对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造成破坏。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理论证明,加强筋32的尖劈坡面角度在2°-5°之间更加符合实际安装需求。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31中部的横截面直径至少比两端横截面直径大1.5mm。考虑到加工成本和实际的效果,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当外壁31中部的横截面直径至少比两端横截面直径大1.5mm时,已经有相当的承受应力的能力,不会被儿童轻易折断。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支架01的底端完全包裹在篷布里。支架01的底端会对家中的地板造成划痕等影响,因此将支架01的底端完全包裹在篷布里,保护地板。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均为实木材料。实木材料的质地不像金属材料坚硬,又不会像合成材料一样对儿童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选用实木材料作为帐篷的支架01材料。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外壁31的高度与底面直径比不低于6。如果连接件3的空腔长度过短,第一直杆1和第二直杆2的连接部位就会承受更大的应力作用,会出现第一直杆1或第二直杆2断在连接件3里,影响帐篷的正常使用。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篷布4的一面设置有门,另一面设有窗户。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连接件和篷布;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成支架,若干所述支架组成锥形结构;所述篷布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围城密闭的锥形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壁、加强筋和间隔板;所述外壁的内侧围成圆柱空间;所述间隔板为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中部,将内侧空间分为两段相等的,用于插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圆柱空间;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加强筋为尖劈结构,靠近所述间隔板的一端厚,远离所述间隔板的一端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连接件和篷布;所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成支架,若干所述支架组成锥形结构;所述篷布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围城密闭的锥形空间;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壁、加强筋和间隔板;所述外壁的内侧围成圆柱空间;所述间隔板为圆形板,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中部,将内侧空间分为两段相等的,用于插入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的圆柱空间;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内侧,所述加强筋为尖劈结构,靠近所述间隔板的一端厚,远离所述间隔板的一端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中部横截面直径到两端横截面直径从大到小逐渐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的儿童帐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刘达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