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524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包括顶梁、底梁、立柱和隔断面板;立柱竖直立设固定于顶梁与底梁之间,立柱的顶端前后两侧面分别与顶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立柱的底端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底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底部固定槽;隔断面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安装翼板,隔断面板的顶边两侧嵌设于顶部固定槽中,隔断面板的底边支撑于底梁,且隔断面板的底边两侧嵌设于底部固定槽中,安装翼板贴合于立柱的柱身的前后两侧表面,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沿立柱轴向排列的可塑性变形的翻片钩紧结构,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通过翻片钩紧结构钩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限度简化安装,无需安装工具辅助。

Installation and partition of flip chip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lip-chip mounting partition, which comprises a top beam, a bottom beam, a column and a partition plate; a column is erected and fixed between the top beam and the bottom beam, and a top fixing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top column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 walls of the top beam respectively,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bottom column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 walls of the bottom beam respectively. A bottom fixing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nd an installation flange extending to both sides is arranged, and the top sid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re embedded in the top fix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edg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re supported in the bottom beam, and the bottom edges of the partition board are embedded in the bottom fixing groove, and the installation flange is attached to the front of the column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surface, a plurality of plastic deformed flip-chip hook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olumn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flange and the column, and the flip-chip hooks are tightly fixed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flange and the column. The invention simplifies the installa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without installing tool as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隔断是建筑领域的产品,作用是形成一片非土建的墙面,将一个空间分隔成多个房间或区域。隔断产品需要一定的坚固度,并且要求可以装拆,故一般采用大量的螺丝螺栓进行安装,并配以一定的紧固构件进行组合安装。故现有技术的隔断产品普遍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过程中需要工具操作,安装难以简化。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及其安装方法,最大限度简化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包括顶梁、底梁、立柱和隔断面板;顶梁及底梁的截面分别呈开口相对的槽状结构,立柱竖直立设固定于顶梁与底梁之间,其顶端与底端分别嵌设于顶梁及底梁中,其中,立柱的顶端前后面分别与顶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立柱的底端前后面分别与底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底部固定槽;隔断面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安装翼板,隔断面板的顶边两侧嵌设于顶部固定槽中,隔断面板的底边支撑于底梁,且隔断面板的底边两侧嵌设于底部固定槽中,安装翼板贴合于立柱的柱身的前后表面,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沿立柱轴向排列的、可塑性变形的翻片钩紧结构,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通过翻片钩紧结构钩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翻片钩紧结构包括设于立柱前后表面的可塑性变形的第一翻片卡舌,以及设于安装翼板上的第一固定缺口;第一翻片卡舌呈竖向延伸且左右成对设置,其顶端或底端与立柱连接,使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正对于第一翻片卡舌,且通过外力使第一翻片卡舌塑性变形向外钩设于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上。进一步的,每对第一翻片卡舌中,其中一片第一翻片卡舌的顶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片第一翻片卡舌的底端与立柱连接,两片第一翻片卡舌构成一片向上翻、一片向下翻的中心对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翻片钩紧结构包括设于立柱前后表面的第二固定缺口,以及设于安装翼板上的第二翻片卡舌;第二翻片卡舌竖向延伸,其顶端或底端与安装翼板连接,使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正对于第二翻片卡舌,且通过外力使第二翻片卡舌塑性变形向内钩设于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上。进一步的,所述顶梁和底梁的侧壁中部水平向外折弯延伸,形成一个水平折弯部,水平折弯部的外侧竖直向上折弯延伸,形成一个竖直外挡板;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梁及底梁的竖直外挡板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和底部固定槽,隔断面板的底边支撑于底梁的水平折弯部之上。进一步的,相邻两块拼接的隔断面板之间还包括一条遮挡夹条;隔断面板的安装翼板向内凹陷,使两块拼接的隔断面板之间形成一道竖向延伸的凹槽,遮挡夹条夹设于这道凹槽之中将安装翼板及翻片钩紧结构完全遮盖。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安装好顶梁和底梁,将立柱立设于顶梁与底梁之间,使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嵌设于顶梁与底梁的槽状结构内部;S02:将隔断面板逐块铺设,使隔断面板的安装翼板贴合在立柱的前后两侧表面,安装时先倾斜将隔断面板的顶边向上嵌入顶部固定槽中,再将隔断面板的底边对准底部固定槽放下;S03:用外力逐个掰动使翻片钩紧结构发生塑性变形,使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钩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3包括:S031:掰动立柱上的第一翻片卡舌,使第一翻片卡舌向外翻折钩紧安装翼板的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使第一翻片卡舌的外翻折线与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3包括:S031’:掰动安装翼板上的第二翻片卡舌,使第二翻片卡舌向内翻折钩紧立柱的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使第二翻片卡舌的内翻折线与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贴合。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04:安装遮挡夹条,使遮挡夹条压入两块拼接的隔断面板之间形成的凹槽中,遮挡夹条的两侧面分别与两块隔断面板的侧面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具有以下优点:连接结构最大限度简化,利用独特的翻片钩紧结构,采用材料塑性变形的方式将隔断面板钩紧固定;结构简单,不仅简化了现场安装,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简易方案,极具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隔断的安装方法,安装过程中免除螺栓等连接零件,简化了整体的安装操作,且能够避免这些小零件在运输过程或现场安装过程中丢失的麻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翻片钩紧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钩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中心对称结构的第一翻片卡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翻片钩紧结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钩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立柱与顶梁及底梁的组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梁2、底梁3、立柱4、隔断面板5、安装翼板6、翻片钩紧结构7、第一翻片卡舌8、第一固定缺口9、第二翻片卡舌10、第二固定缺口11、水平折弯部12、竖直外挡板13、顶部固定槽14、底部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及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包括顶梁1、底梁2、立柱3和隔断面板4;顶梁1及底梁2的截面分别呈开口相对的槽状结构,立柱3竖直立设固定于顶梁1与底梁2之间,其顶端与底端分别嵌设于顶梁1及底梁2中,其中,立柱3的顶端前后表面分别与顶梁1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13,立柱3的底端前后表面分别与底梁2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底部固定槽14;隔断面板4的两侧边设有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安装翼板5,隔断面板4的顶边两侧嵌设于顶部固定槽13中,隔断面板4的底边支撑于底梁2,且隔断面板4的底边两侧嵌设于底部固定槽14中,安装翼板5贴合于立柱3的柱身的前后表面,安装翼板5与立柱3之间设有多个沿立柱3轴向排列的、可塑性变形的翻片钩紧结构6,安装翼板5与立柱3之间通过翻片钩紧结构6钩紧固定。本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翻片钩紧结构6,其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使立柱3与隔断面板4之间通过掰动的金属翻片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行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实际上隔断面板4的整体载荷在竖直方向上的自重,由底梁2进行支撑,翻片钩紧结构6仅用于立柱3与隔断之间的固定作用,因此这个固定作用力并不需要很大。隔断面板4的材质在此是不做限定的,可以是钢板结构配以填充物,也可以采用复合材料板等结构,具体可按需配置。具体地,翻片钩紧结构6有几种优选结构方案可选:请参阅图2至图3,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翻片钩紧结构6包括设于立柱3前后表面的可塑性变形的第一翻片卡舌7,以及设于安装翼板5上的第一固定缺口8;第一翻片卡舌7呈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底梁、立柱和隔断面板;顶梁及底梁的截面分别呈开口相对的槽状结构,立柱竖直立设固定于顶梁与底梁之间,其顶端与底端分别嵌设于顶梁及底梁中,其中,立柱的顶端前后表面分别与顶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立柱的底端前后表面分别与底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底部固定槽;隔断面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安装翼板,隔断面板的顶边两侧嵌设于顶部固定槽中,隔断面板的底边支撑于底梁,且隔断面板的底边两侧嵌设于底部固定槽中,安装翼板贴合于立柱的柱身的前后表面,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沿立柱轴向排列的、可塑性变形的翻片钩紧结构,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通过翻片钩紧结构钩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底梁、立柱和隔断面板;顶梁及底梁的截面分别呈开口相对的槽状结构,立柱竖直立设固定于顶梁与底梁之间,其顶端与底端分别嵌设于顶梁及底梁中,其中,立柱的顶端前后表面分别与顶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顶部固定槽,立柱的底端前后表面分别与底梁的前后侧壁之间形成底部固定槽;隔断面板的两侧边设有向两侧凸出延伸的安装翼板,隔断面板的顶边两侧嵌设于顶部固定槽中,隔断面板的底边支撑于底梁,且隔断面板的底边两侧嵌设于底部固定槽中,安装翼板贴合于立柱的柱身的前后表面,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多个沿立柱轴向排列的、可塑性变形的翻片钩紧结构,安装翼板与立柱之间通过翻片钩紧结构钩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片钩紧结构包括设于立柱前后表面的、可塑性变形的第一翻片卡舌,以及设于安装翼板上的第一固定缺口;第一翻片卡舌呈竖向延伸且左右成对设置,其顶端或底端与立柱连接,使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正对于第一翻片卡舌,且通过外力使第一翻片卡舌塑性变形向外钩设于第一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每对第一翻片卡舌中,其中一片第一翻片卡舌的顶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片第一翻片卡舌的底端与立柱连接,两片第一翻片卡舌构成一片向上翻、一片向下翻的中心对称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片钩紧结构包括设于立柱前后表面的第二固定缺口,以及设于安装翼板上的、可塑性变形的第二翻片卡舌;第二翻片卡舌竖向延伸,其顶端或底端与安装翼板连接,使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正对于第二翻片卡舌,且通过外力使第二翻片卡舌塑性变形向内钩设于第二固定缺口的顶边或底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片式安装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和底梁的侧壁中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木华李贤友叶楠冯泽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康普顿至高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