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510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包括:涤纶切片70‑85份,溶剂20‑28份,引发单体3‑7份,引发剂0.3‑0.6份,珍珠粉12‑16份,抗氧化剂0.4‑0.9份,相容剂10‑1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该涤纶纤维强度高,回弹性好,非常容易染色,上色速度快,不容易掉色,上色牢靠。

A dyeable polyester fib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asy-dyeing polyester fiber. The polyester fiber consists of 70 to 85 polyester slices, 20 to 28 solvents, 3 to 7 initiating monomers, 0.3 to 0.6 initiators, 12 to 16 Pearl powder, 0.4 to 0.9 antioxidants and 10 to 17 compatibilizers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asy-dyeing polyester fiber. The polyester fiber has high strength, good resilience, very easy dyeing, fast dyeing speed, no easy fading and reliable col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
技术介绍
涤纶纤维因其具有强度高,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坚牢耐用、抗皱免烫。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由于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因此涤纶是合成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且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与烟头、火花等接触。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但是,由于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现有的涤纶纤维在染色时,染色非常困难,易染性很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造成涤纶纤维材料的色彩世界非常的暗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包括:涤纶切片70-85份,溶剂20-28份,引发单体3-7份,引发剂0.3-0.6份,珍珠粉12-16份,抗氧化剂0.4-0.9份,相容剂10-17份。优选地,所述质量组份为:涤纶切片74-82份,溶剂22-27份,引发单体4-6份,引发剂0.4-0.6份,珍珠粉13-15份,抗氧化剂0.5-0.8份,相容剂12-16份。优选地,所述质量组份为:涤纶切片77份,溶剂24份,引发单体5份,引发剂0.5份,珍珠粉14份,抗氧化剂0.7份,相容剂15份。优选地,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以及汽油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引发单体为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以及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该涤纶纤维强度高,回弹性好,非常容易染色,上色速度快,不容易掉色,上色牢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实施例1易染色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为:制备方法为:准确称取组份量的涤纶切片、去离子水、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过氧化二异丙苯、珍珠粉、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以及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将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加入至涤纶切片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6min,然后静置10min;然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作用下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进行接枝聚合,聚合时间为35min,得到接枝涤纶切片,备用;将珍珠粉加入至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a;将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以及混料a加入至接枝涤纶切片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5min,得到混料b;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30℃,机头温度为255℃,熔融挤出,进行切粒,得到涤纶颗粒;将涤纶颗粒加入至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机腔内温度为265℃,卷绕速度为800m/min,热定型温度为190℃,得到涤纶纤维。实施例2易染色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为:制备方法为:准确称取组份量的涤纶切片、乙醇、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过氧化二异丙苯、珍珠粉、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将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加入至涤纶切片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5min,然后静置12min;然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作用下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进行接枝聚合,聚合时间为23min,得到接枝涤纶切片,备用;将珍珠粉加入至乙醇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a;将四(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混料a加入至接枝涤纶切片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22min,得到混料b;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56℃,机头温度为247℃,熔融挤出,进行切粒,得到涤纶颗粒;将涤纶颗粒加入至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机腔内温度为262℃,卷绕速度为1200m/min,热定型温度为185℃,得到涤纶纤维。实施例3易染色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为:制备方法为:准确称取组份量的涤纶切片、汽油、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过氧化二异丙苯、珍珠粉、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及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将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加入至涤纶切片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3min,然后静置15min;然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作用下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进行接枝聚合,聚合时间为20min,得到接枝涤纶切片,备用;将珍珠粉加入至汽油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a;将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间-异丙烯基-2,2-二甲基苯酰异氰酸酯以及混料a加入至接枝涤纶切片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25min,得到混料b;将混料b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腔内温度为260℃,机头温度为245℃,熔融挤出,进行切粒,得到涤纶颗粒;将涤纶颗粒加入至纺丝机中,进行纺丝,纺丝机腔内温度为245℃,卷绕速度为2400m/min,热定型温度为160℃,得到涤纶纤维。实施例4易染色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为:制备方法为:准确称取组份量的涤纶切片、去离子水、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过氧化二异丙苯、珍珠粉、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将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加入至涤纶切片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5min,然后静置13min;然后在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作用下2-羟基-4-丙烯酯基二苯甲酮进行接枝聚合,聚合时间为26min,得到接枝涤纶切片,备用;将珍珠粉加入至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a;将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混料a加入至接枝涤纶切片中,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9min,得到混料b;将混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包括:涤纶切片70‐85份,溶剂20‐28份,引发单体3‐7份,引发剂0.3‐0.6份,珍珠粉12‐16份,抗氧化剂0.4‐0.9份,相容剂10‐1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染色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按质量组份包括:涤纶切片70‐85份,溶剂20‐28份,引发单体3‐7份,引发剂0.3‐0.6份,珍珠粉12‐16份,抗氧化剂0.4‐0.9份,相容剂10‐1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组份为:涤纶切片74‐82份,溶剂22‐27份,引发单体4‐6份,引发剂0.4‐0.6份,珍珠粉13‐15份,抗氧化剂0.5‐0.8份,相容剂12‐16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组份为:涤纶切片77份,溶剂24份,引发单体5份,引发剂0.5份,珍珠粉14份,抗氧化剂0.7份,相容剂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以及汽油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涤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瑰栗服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