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6487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示意图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固化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光固化材料一种高效、节能、经济、环保、适应性广的新材料,特别是由于国家对溶剂的使用进行了限制,光固化材料作为一类环保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是目前应用面最为广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光固化低聚物,其在涂料、油墨、胶粘剂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领域已经替代料传统的含溶剂材料。目前,市面上用途最广泛的二官能度的光固化环氧丙烯酸树脂主要是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类和各种改性的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酯。但这两者都存在粘度大,使用不便,且耐光老化和耐黄变性能差的等问题。另外,传统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树脂相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来说性能比较单调,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该树脂具有粘度低、固化速度快、耐光老化和耐黄变性能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结构式如下:R2为二元醇反应后链段,其分子量为500-5000;R1、R3为H或CH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元醇40~50份酸酐3~20份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6~20份催化剂10.02~0.5份催化剂20.02~0.5份阻聚剂0.02~0.5份。所述二元醇为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氢化聚丁二烯或生物基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优选的,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聚酯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或己二酸类聚酯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酸酐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苯酐、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氢苯酐或环戊烯二羧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为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催化剂1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或有机铋类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催化剂2为三苯基膦、四丁基溴化铵或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阻聚剂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2-叔丁基对苯二酚或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在25℃的粘度为20000-60000cps,粘度根据GB/T10247-2008标准测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数计,将40~50份二元醇、3~20份酸酐、0.02~0.5份催化剂1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70-130℃,搅拌反应3~6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6~20份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0.02~0.5份阻聚剂、0.02~0.5份催化剂2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80~140℃,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在涂料、油墨或胶粘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来替代传统的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使得制备出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粘度大大降低,生产工艺得到很大的简化,同时,解决了传统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耐光老化和耐黄变性能差的问题,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具有粘度低、固化速度快、耐光老化和耐黄变性能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在涂料、油墨或胶粘剂领域中;(2)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二元醇,使得目标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能,改变了传统双酚A型环氧丙烯酸树脂相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来说性能比较单调的局面,从而使得目标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按重量份数计,将45份聚乙二醇、15份顺丁烯二酸酐、0.1份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00℃,搅拌反应5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19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0.1份对苯二酚、0.1份三苯基磷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10℃,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A。该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固化速度、耐候性能见表1。实施例2:按重量份数计,将40份聚己内酯二醇、20份丁二酸酐、0.2份有机铋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90℃,搅拌反应6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20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0.2份对苯二酚、0.2份三苯基膦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20℃,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B。该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固化速度、耐候性能见表1。实施例3:按重量份数计,将5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10份戊二酸酐、0.1份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10℃,搅拌反应4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10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0.1份对苯二酚、0.1份四丁基溴化铵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00℃,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C。该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固化速度、耐候性能见表1。实施例4:按重量份数计,将48份聚四氢呋喃二醇、12份环戊烯二羧酸酐、0.1份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20℃,搅拌反应3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15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0.1份对苯二酚、0.1份四丁基溴化铵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95℃,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D。该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固化速度、耐候性能见表1。实施例5:按重量份数计,将43份聚碳酸酯二醇、16份丁二酸酐、0.1份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95℃,搅拌反应5小时,测酸值至加热前总酸值的1/2±3%时,降温到室温,投入13份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0.1份对苯二酚、0.1份四丁基溴化铵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15℃,直到测酸值小于5mgKOH/g时,降温出料的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树脂为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E。该制备得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固化速度、耐候性能见表1。对比例1:按重量份数计,将45份聚乙二醇、15份顺丁烯二酸酐、0.1份有机锡类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加热到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结构式如下:R2为二元醇反应后链段,其分子量为500-5000;R1、R3为H或CH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二元醇40~50份酸酐3~20份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6~20份催化剂10.02~0.5份催化剂20.02~0.5份阻聚剂0.02~0.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为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氢化聚丁二烯或生物基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聚酯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或己二酸类聚酯二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酐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苯酐、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或环戊烯二羧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官能度的环氧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为3,4-环氧环己基甲基甲基丙烯酸酯或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嵩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