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贵宗专利>正文

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346 阅读:9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由一可任意调整偏心量的可藉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之偏心组件,一可传递动能之连杆组件及一可辗拉吃入布匹供缝针穿缝之单向转动辗拉组件等构件所构成,其可简单、迅速,完全不需借助于任何手工具、专业技师而达到调整缝针车缝针距的作业,且调整后又不会发生针距跑位,针距不准确现象发生。(*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是一种有关于调整缝针车缝针距的技术,属纺织领域的缝纫类。传统的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如附附图说明图1、2所示,其主要系将针车主动轴4设计为呈偏心轴状之曲轴结构,再藉一摆动杆6将动力传输给翘摆杆7,最后再藉翘摆杆7将动力传输给吃布结构(图中未示出),进而将布匹拉入供缝针车缝制;当欲调整车缝之针距时,乃需停机后藉扳手先将翘摆杆7枢轴螺栓71上之锁固螺帽72松卸下来,再取一小榔头技巧性地轻轻敲移枢轴螺栓71之定位点,最后再将枢轴螺栓71藉锁固帽72锁定,即可确认翘摆杆7正确之翘摆支点,且恰可令翘摆杆7末端之翘摆弧度改变,从而促使与翘摆杆7末端连动吃布结构改变其每次之吃布量,以达成改变车缝针距之动作要求;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1,因翘摆杆7翘摆支点之枢轴螺栓71,系藉锁固螺帽72锁定在机壳上,及藉由改变翘摆杆7翘摆支点枢轴螺栓71定位点之特征,致使锁固螺帽72之锁、卸均需借助于扳手,及借助于小榔头技术性之敲移枢轴螺栓71定位点....等之作业,均非车缝女工所能胜任,均必须仰赖专业技术员,因而增加了制造成本。2,因翘摆杆7翘摆支点之枢轴螺栓71,系藉锁固螺帽72锁固锁定在机壳上,致使锁固帽72会因机体运转时之高频率振动,而会有松卸情况发生,导致翘摆杆7作为翘摆杆支点之枢轴螺栓71非预期性移位,促使吃布结构每次之吃布量均不相同,造成针缝车距宽窄不一,严重影响车缝产品之美观性及产品的品质。3,因藉由改变翘摆杆7作为翘摆支点枢轴螺栓71定位点,进而改变车缝针距之特征,致使每次欲改变车缝针距时,均需借助于扳手,先将锁固螺帽卸下来,再借助于小榔头,技术性地敲移枢轴螺栓71之定位点,最后再次借于扳手将锁固螺帽72锁紧,再进行试车,有时甚致必须经过多次重复上述调整动作,才能精确地调整出正确的车缝针距,如此将会进一步增加产品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任意调整偏心量,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并可控制布匹每次被辗拉吃入供缝针穿缝之间距,进而形成一调整缝针车缝针距的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本技术的方案是由一可任意调整偏心量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之偏心调控组件,一可传递动能之连杆组件以及一可辗拉吃入布匹之单向转动辗拉组件构成,其中偏心调控组件,由一夹座,一摇杆座,一偏心导引座,一迫合单元以及一定住单元等构件构成;连杆组件,是由一摇杆,一摆杆,一推杆所构成;单向转动辗拉组件,是由一推旋板,一单向转动单元,一固定板以及一辗拉单元所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藉由偏心调控组件直接套设于针车主动轴上,使摆杆座调整后之偏心量,不会受机体之高频振动所影响,不会有针距跑位不一之状况发生,能确保车缝产品之美观及产品品质;因为调整偏心量作业简单迅速,完全不需专业技术人员,即可由车缝女工自行调整,进而节省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并对附图作简要说明。附图1是传统习知的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之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传统习知的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之动作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单向转动单元之动作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的偏心调控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的偏心导引座之框限导引动作示意图。附图中的部件标号说明如下偏心调整组件1夹座11导引夹座111让槽 112锁定螺孔113摇杆座 12滑块121枢管 122主动转轴让孔123从动移位销 124偏心导引座 13卡制槽 131偏心导引槽132止挡销 133迫合单元14压缩弹簧141迫紧盘 142锁定螺孔 1421定住单元15外套筒 151锁孔 1511定住销 152复位弹簧 153C形扣 154连杆组件2摇杆21枢套环 211枢接孔 212摆杆22枢接孔 221枢接管 222推杆23万向转座231单向转动辗拉组件3推旋极 31枢接孔 311转轴穿孔 312单向转动单元32上 321下 322内体323转轴孔 3231 键槽 3232开槽3233 定位孔 3234单向制动件 324螺旋弹簧3241 顶销 3242卡制滚柱3243固定板 33 转轴孔 331辗位单元34转轴341键块 3411托座342辗位盘 343针车主动转轴4 调控盘 5摆动杆 6翘摆杆 7枢轴螺栓71 锁固螺帽 7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作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3、4、5,本技术由一可任意调整偏心量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之偏心调控组件1,一可传递动能之连杆组件2以及一可辗拉吃入布匹之单向转动辗拉组件3构成,其中偏心调控组件1,由一夹座11,一摇杆座12,一偏心导引座13,一迫合单元14以及一定住单元15等构件构成,藉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之调整、控制;其中夹座11,是一主体呈二阶阶级状,且恰可与针车主动轴4余隙套合之管座体结构,该夹座11之大阶端,设有一呈与轴线相垂直,恰可供摇杆座12夹套在其内,又可依循呈径向滑位移动之导引夹槽111;夹座11大阶端之适当部位,设有一呈开口状之让体112,及若干恰与轴心透孔相连通之锁定螺孔113,且恰可藉由螺锁入螺钉,而令夹座11与针车主动转轴4连结成一体连动;另该夹座11之小阶端上,恰可供偏心导引座13及迫合单元14之余隙枢套。摇杆12,是一呈板片状之滑块121,一呈管状之枢管122,且二者呈偏心状连接成一体所构成之管状座体结构;摇杆座12之轴心,设计为呈长条孔状,且大于针车主动轴4之主动轴让孔123,且该摇杆座12之滑块121恰可夹入夹座11之导引夹槽111内,且能依循呈径向滑位移动;该摇杆座12之滑块121上,设有一恰与轴线平行,且恰凸穿出夹座11让槽112外,而刺插在偏心导引座13上之从动移位销124;该摇杆座12之枢管122恰可供摇杆21之余隙枢套,且恰可藉以将针车主动轴之圆周运动形态,转化成线性运动形态输出。偏心导引座13,是一轴心设有轴孔,且其余隙枢套于夹座11小阶端上之圆盘体结构,偏心导引座13之盘缘上,凹设有一凹窝状之卡制槽131恰可供定柱单元15定住销之插剌卡制,而使偏心导引座13被定住,且不会依随针车主动转轴4转动;该偏心导引座13朝向夹座11侧之盘面上,设有一与轴心呈偏心形态,且呈环槽状之偏心导引槽132,该偏心导引槽132可供摇杆座12之从动移位销124在其内游走,进而藉以调整摇杆座12轴心与针车主动转轴4之偏心量;在该偏心导引槽132内之适当部位设有二根呈短柱状且可藉以控制从动移位销124移动行程之止挡销133。迫合单元14,是由一可余隙套设在偏心导引座13外侧面之夹座11小阶端上,且可弹性伸缩之压缩弹簧141以及一恰可锁固在压缩弹簧141外侧面之夹座11小阶端上,且呈圆盘状之迫紧盘142所构成,可藉以将偏心导引座13、夹座11二者强力地迫贴在一起连动;在迫紧盘142之盘缘上,设有若干个与轴心连通之锁定螺孔1421,可藉螺入螺钉而令迫紧盘142与夹座11连结成一体连动。定住单元15,是由一可设在机壳适当部位上,其底部设有穿透状销孔1511之外套筒151,按压后可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帮针车针距调整结构,由一可任意调整偏心量以控制拉帮针车间歇性吃布量之偏心调控组件,一可传递动能之连杆组件以及一可辗拉吃入布匹之单向转动辗拉组件构成,其中:偏心调控组件,由一夹座,一摇杆座,一偏心导引座,一迫合单元以及一定住单元等构件构成;连杆组件,是由一摇杆,一摆杆,一推杆所构成;单向转动辗拉组件,是由一推旋板,一单向转动单元,一固定板以及一辗拉单元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调控组件中:夹座,是一主体呈二阶阶级状,且恰可与针车主动轴余隙套合之管座体结构,该夹座之 大阶端,设有一呈与轴线相垂直,恰可供摇杆座夹套在其内,又可依循呈径向滑位移动之导引夹槽;夹座大阶端之适当部位,设有一呈开口状之让体,及若干恰与轴心透孔相连通之锁定螺孔,该夹座之小阶端上,恰可供偏心导引座及迫合单元之余隙枢套;摇杆,是一呈 板片状之滑块,一呈管状之枢管,且二者呈偏心状连接成一体所构成之管状座体结构;摇杆座之轴心,设计为呈长条孔状,且大于针车主动轴之主动轴让孔,且该摇杆座之滑块恰可夹入夹座之导引夹槽内,且能依循呈径向滑位移动;该摇杆座之滑块上,设有一恰与轴线平行,且恰凸穿出夹座让槽外,而刺插在偏心导引座上之从动移位销;该摇杆座之枢管恰可供摇杆之余隙枢套;偏心导引座,是一轴心设有轴孔,且其余隙枢套于夹座小阶端上之圆盘体结构,偏心导引座之盘缘上,凹设有一凹窝状之卡制槽恰可供定柱单元定住销之插刺卡制 ,该偏心导引座朝向夹座侧之盘面上,设有一与轴心呈偏心形态,且呈环槽状之偏心导引槽,该偏心导引槽可供摇杆座之从动移位销在其内游走,在该偏心导引槽内之适当部位设有二根呈短柱状且可藉以控制从动移位销124移动行程之止挡销;迫合单元,是由一可余 隙套设在偏心导引座外侧面之夹座小阶端上,且可弹性伸缩之压缩弹簧以及一恰可锁固在压缩弹簧外侧面之夹座小阶端上,且呈圆盘状之迫紧盘所构成,可藉以将偏心导引座、夹座二者强力地迫贴在一起连动;在迫紧盘之盘缘上,设有若干个与轴心连通之锁定螺孔;定 住单元,是由一可设在机壳适当部位上,其底部设有穿透状销孔之外套筒,按压后可由上往下穿剌出外套筒销孔外,又可插入卡制槽内之定住销以及一套设在外套筒与定柱销间之复位弹簧构成;该定住销底段之适当部位,设有一C形扣;所述的连杆组件中:摇杆, 是一可与摇杆座枢套连动之杆体结构;其中摇杆系将其端头设为呈环管状,且可枢套在摇杆座枢管上之枢套环,在该摇杆之底端设有一可与摆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宗
申请(专利权)人:陈贵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