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4047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0‑15、地骨皮10‑15、葛根15‑20、玄参10‑15、五味子6‑8、桑叶10‑15、玉米须15‑20、荔枝核10‑15。经清理、煎煮、冷却、灌装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糖尿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大多病程长、范围广泛,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迄今为止,尚无彻底治愈之法,是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一种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的技术方法是当今药物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对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复发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是:青蒿,地骨皮,葛根,玄参,五味子,桑叶,玉米须,荔枝核。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0-15、地骨皮10-15、葛根15-20、玄参10-15、五味子6-8、桑叶10-15、玉米须15-20、荔枝核1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数为青蒿10、地骨皮10、葛根15、玄参10、五味子6、桑叶10、玉米须15、荔枝核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数为青蒿15、地骨皮15、葛根20、玄参15、五味子8、桑叶15、玉米须20、荔枝核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3、地骨皮13、葛根17、玄参13、五味子7、桑叶13、玉米须17、荔枝核13。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清理:分别将配方中的各味中药清理干净;(2)煎煮:将清理干净的中药按重量份数青蒿10-15;地骨皮10-15;葛根15-20;玄参10-15;五味子6-8;桑叶10-15;玉米须15-20;荔枝核10-15投入到煎煮器皿中进行煎煮,时间为1-2小时,水的重量是中药的8-10倍;(3)冷却:将煎煮后的药液冷却到15-20℃时,储存备用;(4)灌装:将药液灌入包装瓶内制成口服液,每100-150毫升为一个包装瓶。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日服药剂三次,每8小时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0-150毫升药剂。本专利技术药理分析:青蒿:1,解暑:可治外感暑热,发热烦渴。2,截虐:主治疟疾引起的寒热往来。3,凉血,退虚热:善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及温热病后期,热入阴分,夜热早凉者。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临床使用地骨皮对高血糖有明显平抑作用,而又不致发生低血糖,是降血糖的良药。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僵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葛根素,其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玄参:降血压,降血糖,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有降血糖的功效。玉米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有利尿、降低血糖、利胆、止血、降低血液粘稠度和降压等。荔枝核:有降血糖的功效,行气散结,祛寒止痛。性温,擅长散滞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取水液得温则行,气行津散,水津四布而渴自愈。且荔枝核通络兼能化痰软坚,对于体型肥胖者效果较好。总结:玄参、桑叶、荔枝核、葛根和地骨皮都对降血糖有显著作用,葛根、五味子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玉米须利尿降血糖,桑叶清上焦肺热,荔枝核温散水液,青蒿、地骨皮退虚热。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各味中草药综合发挥降低血糖、生津止渴和清透虚热的作用,使各味药产生协同功效,在降低血糖的同时,缓解糖尿病人口渴的症状以减少糖尿病对人体的伤害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临床病例:一般资料;收治患者204例,其中男108例,女96例,年龄为30-70岁。主要症状:倦怠乏力,口渴喜饮,易饥多食,尿多,无并发症。治疗方法:日服药剂三次,每8小时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0-150毫升药剂。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血糖和尿糖控制在正常值。有效:血糖和尿糖值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再升高。疗效:治愈:143例,有效:41例,治愈率达到70%以上,有效率达到9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是多味药物合剂,配方简单易得,功效好,副作用小,达到了对症下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适应收入低的困难家庭。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制取。(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是青蒿,地骨皮,葛根,玄参,五味子,桑叶,玉米须,荔枝核,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0、地骨皮10、葛根15、玄参10、五味子6、桑叶10、玉米须15、荔枝核10。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清理:分别将配方中的各味中药清理干净;(2)煎煮:将清理干净的中药按重量份数青蒿10、地骨皮10、葛根15、玄参10、五味子6、桑叶10、玉米须15、荔枝核10分别投入到煎煮器皿中进行煎煮,时间为1小时,水的重量是中药的8倍;(3)冷却:将煎煮后的各药液冷却到15℃时,储存备用;(4)灌装:将药液灌入包装瓶内制成口服液,每100毫升为一个包装瓶。本实施例的临床应用;典型病例1、王XX,男,42岁,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症状:倦怠乏力,头痛,多梦,有两年多高血糖病史,无并发症。诊断:II型糖尿病治疗:自2014年4月开始服用本药物治疗,日服药剂三次,每8小时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0毫升药剂。效果:连续服用25天后,血糖由治疗时的11.8mmol/l降至5.4mmol/l,至今血糖稳定。实施例2: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是青蒿、地骨皮、葛根、玄参、五味子、桑叶、玉米须、荔枝核,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5、地骨皮15、葛根20、玄参15、五味子8、桑叶15、玉米须20、荔枝核15。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清理:分别将配方中的各味中药清理干净;(2)煎煮:将清理干净的中药按重量份数青蒿15;地骨皮15;葛根20;玄参15;五味子8;桑叶15;玉米须20;荔枝核15分别投入到煎煮器皿中进行蒸煮,时间为2小时,水的重量是中药的10倍;(3)冷却储存备用:将煎煮后的各药液冷却到20℃时,储存备用;(4)灌装:将药液灌入包装瓶内制成口服液,每150毫升为一个包装瓶。本实施例的临床应用;典型病例2、钱X,男,59岁,住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症状: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口干口渴,夜尿频繁,无并发症。诊断:II型糖尿病治疗:自2015年1月开始服用本药物治疗,日服药剂三次,8小时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50毫升药剂。效果:连续服用33天后,上述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至今血糖稳定。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是:青蒿、地骨皮、葛根、玄参、五味子、桑叶、玉米须、荔枝核;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0‑15、地骨皮10‑15、葛根15‑20、玄参10‑15、五味子6‑8、桑叶10‑15、玉米须15‑20、荔枝核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是:青蒿、地骨皮、葛根、玄参、五味子、桑叶、玉米须、荔枝核;配方的重量份数为青蒿10-15、地骨皮10-15、葛根15-20、玄参10-15、五味子6-8、桑叶10-15、玉米须15-20、荔枝核1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数为青蒿10、地骨皮10、葛根15、玄参10、五味子6、桑叶10、玉米须15、荔枝核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份数为青蒿15、地骨皮15、葛根20、玄参15、五味子8、桑叶15、玉米须20、荔枝核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楠曾建伟纪立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