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00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主要包括有托架、切刀驱动装置、夹线器释放装置及气压缸等组件所构成,该托架装设于缝纫机车头旁侧供各组件组结,气压缸引动切线驱动装置,使切刀连杆驱动活动切刀进行断切缝线动作的同时,切刀驱动装置亦同步利用连动杆来带动凸轮,使夹线器释放装置可适时配合活动切刀勾捕上缝线时而松放夹线器,使上缝线具有一拉伸裕度来供切刀驱动装置运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缝纫机切刀切线与夹线器松线的时机能够相匹配顺畅,同时整体结构简单,且调整驱动夹线器松线的动作时机更加简易、便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控制 切刀驱动装置与夹线器释放装置协调运作的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具有自动切线功能的缝纫机对于控制切刀动作的时机,需要 与夹线器松线的时机相互配合,才能在切刀于勾捕缝线之后,使缝线具有适 度的延展裕度供切刀勾拉引动而裁断。而现今具有自动切线功能的缝纫机,其针对切刀控制机构与夹线器释放 机构的动力源部分,区分有两种设计其一,为切刀控制机构与夹线器释放 机构各自具有独立的动力源,这种设计往往需要无数反复地调整校正,才能 使切刀切线与夹线器松线的时机达到匹配,调校步骤繁复、时间冗长;其二, 为切刀控制机构与夹线器释放机构采用单一的动力源驱动,这种结构设计的 缺点在于当切刀行程确定后,会导致夹线器释放机构的松线轴摆动量跟随固 定而无法调整,使夹线器的松线时间点有所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在单一车缝行程结束时,可顺利驱 动自动切线装置进行自动切线作业,且使夹线器配合切线作业而适时地予以 释放松线,使切线作业可流畅进行的自动切线控制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包括托架,装设于缝纫机车头 旁侧,在架体内侧横向穿设有一连动杆,外侧部锁结有一固定座,托架架体 的内侧底端部竖设有一支撑架,在架体外部的连动杆两侧杆端部分别固设有一凸轮及一动作杆,连动杆在固设有动作杆的杆端部另夹设有一套杆;切刀驱动装置,由一推杆、 一摇杆与一切刀连杆所组成,推杆一端锁接于套杆, 而另一端与摇杆相枢结,摇杆另一侧杆端与切刀连杆相枢结,而该切刀连杆的另一端则轴接于活动切刀;夹线器释放装置,由一摆杆、 一滚轮与一拉杆 所构成,摆杆的杆体活动轴接定位于支撑架顶端部,而摆杆的两侧杆端则分 别供滚轮及拉杆底端来枢接定位,使拉杆的顶端衔接掣动控制夹线器的松线 动作;气压缸,为一提供切刀驱动装置与夹线器释放装置的动力源,气压缸 结设于固定座上,使气压缸前端的轴杆连结有一横杆,横杆与动作杆插接结 合;其中所述气压缸的轴杆透过动作杆引动连动杆产生横向移位动作,使连 动杆能够同步引动切刀驱动装置与夹线器释放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动杆于托架架体内部穿套有一 复位弹簧与一背托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摇杆的杆体活动枢接固定于缝纫 机的车头。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缸于尾端轴杆的杆体上套设有一缓冲胶垫与一定位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 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使缝纫机切刀切线与夹线器松线的时机能 够相匹配顺畅,同时整体结构简单,且调整驱动夹线器松线的动作时机更加 简易、便捷。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 本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俯视状态下的平面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夹线器释放装置的局部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夹线器释放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第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缝纫机的自动切线控制机构主要包括 有托架1 、切刀驱动装置2 、夹线器释放装置3及气压缸4等组件所构成, 其中托架l,为一装设于缝纫机车头10旁侧略呈U型的架体,在架体内侧 横向穿设有一连动杆11,而外侧部锁结有一固定座12,托架1在架体内侧底 端部竖设有一支撑架13,该连动杆11在托架1架体内部穿套有一复位弹簧 14与一背托环15,在托架l架体外部的连动杆ll两侧杆端部,分别固设有 一凸轮16及一动作杆17,又连动杆11在固设有动作杆17的杆端部另夹设 有一套杆18;切刀驱动装置2,由一推杆21、 一摇杆22与一切刀连杆23所组成,推 杆21—端锁接于套杆18,而另一端与摇杆22相枢结,该摇杆22的杆体活 动枢接固定于车头10,使得其一侧杆端与切刀连杆23相枢结,而该切刀连 杆23的另一端则轴接于活动切刀5 ;夹线器释放装置3,由一摆杆31、 一滚轮32与一拉杆33所构成,摆杆 31的杆体活动轴接定位于支撑架13顶端部,而摆杆31的两侧杆端则分别供 滚轮32及拉杆33底端来枢接定位,使拉杆33的顶端衔接掣动控制夹线器的 松线动作;气压缸4,为一提供切刀驱动装置2与夹线器释放装置3的动力源,气 压缸4横向结设于固定座12上,使气压缸4前端的轴杆41杆端径向连结有 一横杆42,使横杆42与动作杆17插接结合,而气压缸4于尾端的轴杆41 杆体上套设有一缓冲胶垫43与一定位环44,通过该定位环44使得轴杆41 的工作行程可受调整固定,而该缓冲胶垫43可降低轴杆41在动作行程中与 气压缸4本体的冲击力;利用上述构件,气压缸4的轴杆41透过作动杆17引动连动杆11产生 横向移位作动时, 一方面使连动杆11利用套杆18引动切刀驱动装置2,使 活动切刀5进行断切缝线动作,另一方面透过凸轮16与滚轮32的适配顶推, 摆杆31驱动拉杆33而使夹线器可适时松放上缝线,配合活动切刀5勾捕上 缝线时所需的拉伸裕度。如图5及图6所示,为使切刀驱动装置2与夹线器释放装置3的整体运 作能够协调一致,本技术于气压缸4连动切刀驱动装置2的部分设置有一套杆18,套杆18可在连动杆11的杆体上适当地轴向调整移位,使切刀驱 动装置2的连动角度可顺畅;而结设于连动杆11另一端的凸轮16,其同样 地可在连动杆ll的杆体上适当地轴向调整移位,如此,即可精准地调整凸轮 16顶推滚轮32的时间,使活动切刀5勾捕缝线回转时,该夹线器可适时松 放上缝线。其次,因连动杆11于托架1架体内部的杆身穿套有复位弹簧14与背托 环15,故当连动杆11受气压缸4连动轴向移位时,该背托环15就会随之横 移,同时使背托环15顶压至复位弹簧14使之蓄能(如图7所示),这一蓄 能可提供连动杆11于回程时所需的动力,又因连动杆11于回程时同样需引 动切刀驱动装置2与夹线器释放装置3复位,故其所需的动力大小,亦可由 调整背托环15的位置而决定。虽然本技术已依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 这并不表示本技术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被本技术的权 利要求所覆盖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之内。本
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 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是在 本案要求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托架,装设于缝纫机车头旁侧,在架体内侧横向穿设有一连动杆,外侧部锁结有一固定座,托架架体的内侧底端部竖设有一支撑架,在架体外部的连动杆两侧杆端部分别固设有一凸轮及一动作杆,连动杆在固设有动作杆的杆端部另夹设有一套杆;切刀驱动装置,由一推杆、一摇杆与一切刀连杆所组成,推杆一端锁接于套杆,而另一端与摇杆相枢结,摇杆另一侧杆端与切刀连杆相枢结,而该切刀连杆的另一端则轴接于活动切刀;夹线器释放装置,由一摆杆、一滚轮与一拉杆所构成,摆杆的杆体活动轴接定位于支撑架顶端部,而摆杆的两侧杆端则分别供滚轮及拉杆底端来枢接定位,使拉杆的顶端衔接掣动控制夹线器的松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自动切线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托架,装设于缝纫机车头旁侧,在架体内侧横向穿设有一连动杆,外侧部锁结有一固定座,托架架体的内侧底端部竖设有一支撑架,在架体外部的连动杆两侧杆端部分别固设有一凸轮及一动作杆,连动杆在固设有动作杆的杆端部另夹设有一套杆;    切刀驱动装置,由一推杆、一摇杆与一切刀连杆所组成,推杆一端锁接于套杆,而另一端与摇杆相枢结,摇杆另一侧杆端与切刀连杆相枢结,而该切刀连杆的另一端则轴接于活动切刀;    夹线器释放装置,由一摆杆、一滚轮与一拉杆所构成,摆杆的杆体活动轴接定位于支撑架顶端部,而摆杆的两侧杆端则分别供滚轮及拉杆底端来枢接定位,使拉杆的顶端衔接掣动控制夹线器的松线动作;    气压缸,为一提供切刀驱动装置与夹线器释放装置的动力源,气压缸结设于固定座上,使气压缸前端的轴杆连结有一横杆,横杆与动作杆插接结合;    所述气压缸的轴杆透过动作杆引动连动杆产生横向移位动作,使连动杆能够同步引动切刀驱动装置与夹线器释放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昆忠
申请(专利权)人: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