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8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水产动物养殖的饲料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菜籽油渣10‑20份、次粉20‑30份、麦麸10‑20份、豆粕5‑15份、南瓜籽1‑5份、玉米蛋白10‑20份、鱼粉10‑15份、磷酸二氢钙0.5‑2.5份、杜仲叶10‑20份、胆汁酸0.3‑0.5份、食盐1‑5份和诱食剂0.5‑3.5份。把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能促进鲫鱼生长,又能提高鲫鱼免疫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养殖的饲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
技术介绍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为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厘米,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鲫鱼的消化道较短,排空速度快,脂肪还来不及被充分消化吸收就被排出体外;饲料中蛋白、脂肪含量高,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脏功能,干扰生理生化代谢,引起脂肪肝的发生;为促进鲫鱼快速生长,人为滥施各种抗生素、激素等,造成鲫鱼消化功能负担加剧,肠道和肝脏发病率大幅上升,引发鲫鱼病害频繁发生,特别是肝脏病变严重;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劣,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鲫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鲫鱼饲料中往往添加较多的杂粕等原料,棉粕中的游离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都会引起肝胆类疾病。中草药是我国的国宝,源远流长,己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它源于食物,取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矿物等,保持了其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是动物最易接纳的纯天然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独特的优势,为纯天然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使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无耐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不引发药源性疾病。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已广泛的应用于水产动物养殖中,在加速生长、提高生产性能和增强免疫等方面,均达到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促进鲫鱼生长和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饲料,把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能促进鲫鱼生长,又能提高鲫鱼免疫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20份、麦麸16-30份、米糠15-30份、玉米蛋白粉10-15份、次粉15-25份、高筋面粉20-3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20份、磷酸二氢钙5-10份、食盐1-3份、维生素D0.5-1.5份、维生素E1-2份、维生素C0.5-1.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3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齿苋5-15份和杜仲叶20-40份。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份、麦麸16份、米糠15份、玉米蛋白粉10份、次粉15份、高筋面粉2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份、磷酸二氢钙5份、食盐1份、维生素D0.5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C0.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齿苋5份和杜仲叶20份。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20份、麦麸30份、米糠30份、玉米蛋白粉15份、次粉25份、高筋面粉30份、菜粕35份、甘薯叶粉20份、磷酸二氢钙10份、食盐3份、维生素D1.5份、维生素E2份、维生素C1.5份、胆汁酸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3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如下重量份包括马齿苋15份和杜仲叶40份。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15份、麦麸22份、米糠23份、玉米蛋白粉12份、次粉20份、高筋面粉25份、菜粕30份、甘薯叶粉15份、磷酸二氢钙8份、食盐2份、维生素D1份、维生素E1.5份、维生素C1份、胆汁酸0.65份和中草药添加剂2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马齿苋10份和杜仲叶30份。进一步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将籽粕、麦麸、米糠、玉米蛋白粉、次粉、高筋面粉、菜粕、甘薯叶粉、磷酸二氢钙、马齿苋和杜仲叶用粉碎机分别粉碎后过40-50目筛,得到粉碎后的混合原料;步骤S2,将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C、胆汁酸和步骤S1中得到的粉末一起投入搅拌混合器,搅拌速度为40转/min;步骤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充分混合后的原料送进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器的温度设定为120℃,干燥时间为20分钟,得到干燥的产品后送入造粒机得到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饲料。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颗粒饲料直径为1.5mm-5mm。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胆汁酸,促进鲫鱼脂肪消化吸收,提高鲫鱼对油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利用率,使油脂在肠道中更好地形成乳糜微粒,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鲫鱼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加速脂肪由肝脏向脂肪组织的运输,预防鲫鱼脂肪肝和肝胆综合症,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的作用,有效控制死亡率;提高鲫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清除鲫鱼体内自由基,提高鲫鱼抗应激能力,降低增强拉网和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杜仲叶,其是一种天然中草药,杜仲叶中存在绿原酸、杜仲多糖和杜仲黄酮;是因为它含有一定量的R-OH基,能形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氢自由基,以消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的活性;对多种细菌、病毒引起的出血病、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弧菌病有极大的防治效果;亦可提高肌肉蛋白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改善肉质,提高烹调风味。3..本专利技术添加有马齿苋,马齿苋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ω—3脂肪酸能抑制鲫鱼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预防鲫鱼脂肪肝和肝胆综合症。4.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了维生素,可改善了饲料的口感,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鲫鱼对于饲料的摄入量;维生素是鲫鱼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能够提高了鲫鱼的生长速度;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合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份、麦麸16份、米糠15份、玉米蛋白粉10份、次粉15份、高筋面粉2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份、磷酸二氢钙5份、食盐1份、维生素D0.5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C0.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马齿苋5份和杜仲叶20份。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将籽粕、麦麸、米糠、玉米蛋白粉、次粉、高筋面粉、菜粕、甘薯叶粉、磷酸二氢钙、马齿苋和杜仲叶用粉碎机分别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粉碎后的混合原料;步骤S2,将维生素D0.5份、维生素E、维生素C、胆汁酸和步骤S1中得到的粉末一起投入搅拌混合器,搅拌速度为40转/min。步骤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充分混合后的原料送进干燥器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器的温度设定为120℃,干燥时间为20分钟,得到干燥的产品后送入造粒机得到颗粒,包装后即为成品饲料,所述颗粒饲料直径为1.5mm。实施例2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20份、麦麸30份、米糠30份、玉米蛋白粉15份、次粉25份、高筋面粉30份、菜粕35份、甘薯叶粉20份、磷酸二氢钙10份、食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20份、麦麸16‑30份、米糠15‑30份、玉米蛋白粉10‑15份、次粉15‑25份、高筋面粉20‑3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20份、磷酸二氢钙5‑10份、食盐1‑3份、维生素D0.5‑1.5份、维生素E1‑2份、维生素C0.5‑1.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3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齿苋5‑15份和杜仲叶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20份、麦麸16-30份、米糠15-30份、玉米蛋白粉10-15份、次粉15-25份、高筋面粉20-3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20份、磷酸二氢钙5-10份、食盐1-3份、维生素D0.5-1.5份、维生素E1-2份、维生素C0.5-1.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3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齿苋5-15份和杜仲叶2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5份、麦麸16份、米糠15份、玉米蛋白粉10份、次粉15份、高筋面粉20份、菜粕25-35份、甘薯叶粉10份、磷酸二氢钙5份、食盐1份、维生素D0.5份、维生素E1份、维生素C0.5份、胆汁酸0.5-0.8份和中草药添加剂1份,其中,所述中草药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马齿苋5份和杜仲叶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鲫鱼抗病中草药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棉籽粕20份、麦麸30份、米糠30份、玉米蛋白粉15份、次粉25份、高筋面粉30份、菜粕35份、甘薯叶粉20份、磷酸二氢钙10份、食盐3份、维生素D1.5份、维生素E2份、维生素C1.5份、胆汁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耀
申请(专利权)人:平南县正达种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