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3811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涉及智能养殖领域。该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设置有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换水设备以及过滤设备,蓄水池与养殖池贯通,过滤设备设置于养殖池内,养殖池、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过滤设备与养殖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贯通;从而通过过滤设备将养殖池内的水过滤后,再利用换水设备将废水排到生态循环池内,在生态循环池对水进行COD检测、净化处理后,再将水引导回养殖池,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节能,高密度投放鱼苗,同时也节约养殖成本。

A high density ecological intelligent fishpond system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density ecological intelligent fish pond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intelligent breeding field. The high-density ecological intelligent fish pond system is equipped with water storage pond, aquaculture pond, ecological circulation pond, sedimentation pond, water exchange equipment and filtration equipment. The water storage p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quaculture pond, and the filtration equipment is arranged in the aquaculture pond. The aquaculture pond and ecological circulation pond are connected and formed a loop, and the filtration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quaculture pond and sedimentation pond in turn. The water in the aquaculture pond is filtered by the filtration equipment, and then the wastewater is discharged into the ecological circulation pond by the water exchange equipment. After COD dete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water in the ecological circulation pond, the water is guided back to the aquaculture pond, thus realizing the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nd high density fish fry throwing. It also saves the cost of fa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养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淡水鱼的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单养、混养和套养;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精养、半精养、粗养等四类方式。其中,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主要以肉眼测光照度,凭手感试水温,靠经验投食的养殖方式,存在着亩产量低、发病率高、对水质要求高,人工成本高等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虽然养殖方式逐渐过渡到机械投食、传感器测控水温的自动化养殖方式,但机械的操作依然离不开人工控制,属于半自动化的养殖方式,而在产量方面,虽然随着科研成果的有效推广,鱼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但水质依然制约着产量。另一方面,因鱼塘养殖对水质要求高,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水排放容易破坏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及服务器组,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养殖池贯通,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换水设备、过滤设备以及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换水设备及所述过滤设备均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流推进器以及导流板,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以及所述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依据所述水质参数生成水质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水质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水质调节指令而运行以改善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解码器以及溶氧量传感器,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管以及加氧设备,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曝气管以及所述加氧设备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内的溶氧量,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溶氧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当所述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生成增氧指令,并将所述增氧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增氧指令而控制所述曝气管以及所述加氧设备运行以增加所述鱼塘内的溶氧量。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包括PH值传感器以及监测解码器,所述PH值传感器与所述监测解码器电连接,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所述PH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内的PH值,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PH值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当所述PH值不在预设定的范围内时,生成PH值调节指令,并将所述PH值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PH值调节指令而控制所述换水设备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与所述监测解码器电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周围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存储所述图像信息或将所述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服务器组还用于当所述水质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报警指令,并将所述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报警指令而控制所述报警设备报警。进一步地,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投食设备,所述投食设备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投食设备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向所述养殖池内投放食物。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平台包括显示单元以及管理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管理单元电连接,所述管理单元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服务器组以及外接智能终端,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平台与所述外接智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外接智能终端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控制平台;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设置有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换水设备以及过滤设备,蓄水池与养殖池贯通,过滤设备设置于养殖池内,养殖池、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过滤设备与养殖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贯通;从而通过过滤设备将养殖池内的水过滤后,再利用换水设备将废水排到生态循环池内,在生态循环池对水进行COD检测、净化处理后,再将水引导回养殖池,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节能,高密度投放鱼苗,同时也节约养殖成本。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电路连接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进一步的电路连接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的电路连接框图。图标:100-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110-蓄水池;120-养殖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及服务器组,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养殖池贯通,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包括:蓄水池、养殖池、生态循环池、沉淀池、水处理装置、控制平台及服务器组,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养殖池贯通,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养殖池、所述生态循环池贯通并形成回路,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服务器组及所述控制平台依次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而生成换水指令,并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将所述换水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换水指令而运行以改变所述蓄水池、所述生态循环池与所述养殖池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换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换水设备、过滤设备以及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换水设备及所述过滤设备均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流推进器以及导流板,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流推进器以及所述导流板运行以调节水流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以及所述水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参数,并将所述水质参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依据所述水质参数生成水质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水质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响应所述水质调节指令而运行以改善所述养殖池内的水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生态智能鱼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解码器以及溶氧量传感器,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曝气管以及加氧设备,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曝气管以及所述加氧设备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监测解码器与所述服务器组通信连接;所述溶氧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鱼塘内的溶氧量,并通过所述监测解码器将所述溶氧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组;所述服务器组用于当所述溶氧量小于预设定的溶氧量时,生成增氧指令,并将所述增氧指令发送至所述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还用于响应所述增氧指令而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伟胥小辉黄文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