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378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野菊烘干,粗粉碎,加入助磨剂,超微粉碎,即得野菊粉;向野菊粉中加水和8‑氯茶碱,超声波提取,抽滤,滤液浓缩,醇沉,离心,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即得野菊多糖;将野菊多糖辅以常用的药用赋形剂,制成水剂、粉剂等剂型,即得抗病诱导剂。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能耗低,能提高野菊多糖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率,提高野菊多糖的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制得的抗病诱导剂能够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物
,尤其是涉及用于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为菊科菊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有地下长或短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茎枝被稀疏的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或较多。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中部茎叶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羽状半裂、浅裂或分裂不明显而边缘有浅锯齿。野菊花广布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溃地、田边及路旁。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野菊的叶、花及全草入药。野菊药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疗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野菊花资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商品药材也均有产出。早在1942年人们就从野菊花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木犀黄酮苷。之后发现野菊花中含有铜、镉、铁、锌、钴、锰、锶、锂等多种微量元素。此外,野菊花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胆碱、维生素类、叶绿素、黄色素等多种成分。但对野菊多糖的研究较少。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来源于作物病害防治。长期以来,农作物病害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抗病品种和农艺栽培等措施。其中最为主要的手段是使用化学农药,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对“绿色农业”的推崇,限制或减少高毒害、高残留化学农药在农业上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因此,研究探索植物保护的新技术、新途径一直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之一。植物抗病诱导剂被认为是一个农药研究的新方向,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并且这个领域也越来显示出它的实用性。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外源性化学物质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反应,通过自身广泛的生理机制防御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染。而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具有以下几个优点:抗菌谱广,一经诱导产生能抵抗多种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的侵害;属于植物机体自身的生理代谢反应,对环境和人畜安全;抗病机制复杂,病原体不宜产生抗药性,抗病时间长等特点。由于以上这些特点,植物抗病诱导剂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对植物病害的治理带来深远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能耗低,能提高野菊多糖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率,提高野菊多糖的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制得的抗病诱导剂能够提高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野菊粉制备、野菊多糖提取、抗病诱导剂制备,其具体步骤为:野菊粉制备:将野菊烘干,粗粉碎至40-60目,然后按重量比1000:0.001-0.02向野菊粗粉中加入助磨剂,超微粉碎,即得野菊粉,备用,超微粉碎可使野菊加工成微微纳米级的微粉,提高野菊的比表面积,增大野菊粉和提取液的接触面积,增强野菊粉的分散性,同时超微粉碎能够破坏野菊的组织结构,使得部分野菊细胞破壁,进而使多糖被大量的释放出来,从而增大多糖溶出率;野菊多糖提取:按料液比为1:10-20(g/mL)向野菊粉中加水,再加入8-氯茶碱,在超声波温度为50-70℃、功率为450-500W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30-50min,然后减压抽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50-70%,然后加入无水乙醇,在2-5℃下过夜醇沉,最后在温度为2-5℃、转速为6000-8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25min,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即得野菊多糖,8-氯茶碱为野菊粉重量的0.2-0.3‰,8-氯茶碱能提高野菊粉在水中的分散性,避免团聚现象的发生,使得超声波能更好地作用于野菊粉,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同时能让提取出来的多糖快速溶于水中,缩短了提取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超声波是物质介质中的一种弹性机械波,野菊细胞在介质中随着波动的高速振动及剪切的作用和空穴破碎作用而受到破坏,使水渗透到细胞中,令其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溶剂中,提高了提取效率,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抗病诱导剂制备:将野菊多糖辅以常用的药用赋形剂,制成水剂、粉剂等剂型,即得抗病诱导剂,该抗病诱导剂可喷施与农作物植株上,能够提高植物抗性,能够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并促进植物生长,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作为优选,助磨剂为重量比为1:0.33-0.38的丙三醇和N,N-二甲基乙醇胺混合物,该助磨剂通过调节粗粉的流度学性质和颗粒的表面电性,可降低超微粉碎过程中形成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并可以降低粉磨过程中形成的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趋势,提高超微粉碎效果,从而降低能耗;超微粉碎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野菊中的多酚物质易被氧化,而助磨剂的加入可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可避免野菊粉开始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湿润分散且成团的现象,提高野菊多糖的提取效率,且能够协同超微粉碎作用提高野菊多糖的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能进一步增强其植物抗病诱导作用,且助磨剂可在后续多糖提取步骤中能彻底除去,无残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能耗低,易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该制备方法使得野菊粉能够迅速分散于提取液中,提高野菊多糖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率,提高野菊多糖的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能进一步增强其植物抗病诱导作用;3)该抗病诱导剂可喷施与农作物植株上,能够提高植物抗性,能够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并促进植物生长,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防治植物土传病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野菊粉制备、野菊多糖提取、抗病诱导剂制备,其具体步骤为:1)野菊粉制备:将野菊烘干,粗粉碎至60目,然后按重量比1000:0.001向野菊粗粉中加入助磨剂,超微粉碎,即得野菊粉,备用,超微粉碎可使野菊加工成微微纳米级的微粉,提高野菊的比表面积,增大野菊粉和提取液的接触面积,增强野菊粉的分散性,同时超微粉碎能够破坏野菊的组织结构,使得部分野菊细胞破壁,进而使多糖被大量的释放出来,从而增大多糖溶出率;2)野菊多糖提取:按料液比为1:20(g/mL)向野菊粉中加水,再加入8-氯茶碱,在超声波温度为50℃、功率为500W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30min,然后减压抽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70%,然后加入无水乙醇,在2℃下过夜醇沉,最后在温度为2℃、转速为8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min,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即得野菊多糖,8-氯茶碱为野菊粉重量的0.3‰,8-氯茶碱能提高野菊粉在水中的分散性,避免团聚现象的发生,使得超声波能更好地作用于野菊粉,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同时能让提取出来的多糖快速溶于水中,缩短了提取时间,减少能源消耗,超声波是物质介质中的一种弹性机械波,野菊细胞在介质中随着波动的高速振动及剪切的作用和空穴破碎作用而受到破坏,使水渗透到细胞中,令其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溶剂中,提高了提取效率,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3)抗病诱导剂制备:将野菊多糖辅以常用的药用赋形剂,制成水剂、粉剂等剂型,即得抗病诱导剂,该抗病诱导剂可喷施与农作物植株上,能够提高植物抗性,能够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并促进植物生长,激活植物的防御反应,防治植物土传病害。上述助磨剂为重量比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野菊粉制备、野菊多糖提取、抗病诱导剂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粉制备步骤为:将野菊烘干,粗粉碎,然后向野菊粗粉中加入助磨剂,超微粉碎,即得野菊粉,所述助磨剂为丙三醇和N,N‑二甲基乙醇胺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野菊粉制备、野菊多糖提取、抗病诱导剂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粉制备步骤为:将野菊烘干,粗粉碎,然后向野菊粗粉中加入助磨剂,超微粉碎,即得野菊粉,所述助磨剂为丙三醇和N,N-二甲基乙醇胺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磨剂中丙三醇和N,N-二甲基乙醇胺的重量比为1:0.33-0.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粗粉和助磨剂的重量比为1000:0.001-0.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菊多糖植物抗病诱导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菊多糖提取步骤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