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37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增氧装置,所述高效增氧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出水管、出水口、液位计、进水口、进水管、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构、第四增氧结构、第五增氧结构、自动排气口、氧气进气口、手动排气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增氧装置将氧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使氧气融入水中,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从而保证耗氧类生物的生长需求,使用方便高效;另外通过使用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对增氧装置进行有效防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增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专利技术一些问题,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低溶氧水平导致水生动植物生长缓慢,水产养殖池水质的恶化往往成为水生动植物发病的诱因。目前,水产养殖的增氧方法主要是采用点式集中增氧装置、水车式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率低,消耗大量能源,增氧量不足以使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反应,无法保证水产动植物健康快速成长,严重影响水产养殖效率。另外,增氧装置的材质基本上属于钢铁材质,长期的通入大量的氧气进行增氧,随着时间的延长装置存在腐蚀的风险;涂层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涂料涂覆于钢坯表面,在逐步加热过程中,形成一层紧附于钢坯表面且强度较高的致密烧结层,该烧结层对钢坯表面氧化物呈惰性,从而防止钢坯因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粘钢问题,同时致密烧结层隔绝了氧化性气氛,有效降低了钢坯氧化腐蚀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增氧装置将氧气与水体充分接触,使氧气融入水中,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从而保证耗氧类生物的生长需求,使用方便高效;另外通过使用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对增氧装置进行有效防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增氧装置,所述高效增氧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出水管、出水口、液位计、进水口、进水管、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构、第四增氧结构、第五增氧结构、自动排气口、氧气进气口、手动排气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所述本体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呈圆柱体形,所述釜盖呈椭圆形;所述釜体的底部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右侧,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口,所述出水管口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液位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部,且所述液位计垂直于釜体的底端,所述液位计的一端位于出水管口的上方,另一端设置于手动排气口的下方;所述釜体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进水管口设置于釜体内部且平行于出水管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左侧;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包括第一增氧结构轴、第一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一增氧结构轴固定于液位计上,且与液位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一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一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一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包括第二增氧结构轴、第二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二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叶片呈星型焊接在第二增氧结构轴上;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包括第四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呈倒空心圆台形,所述进水口的上端设置有多组第四增氧结构,且第四增氧结构叶片的一端固定于釜体内壁,另一端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与釜体的侧壁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三氧结构与第五增氧结构相同;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包括第五增氧结构叶片、第五增氧结构轴;所述第五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与进水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五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五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五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自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上;所述氧气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左侧,所述手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上端,所述安全阀接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右侧;所述排污口设置于釜体的下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增氧装置的内壁表面、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构、第四增氧结构、第五增氧结构上都涂覆有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按重量份计算,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包括脂肪族多异氰酸酯10-25份,亲水改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50-70份,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为30-70份,填料5-25份,分散剂0.3-0.5份,流平剂0.2-0.5份,消泡剂0.2-0.5份,溶剂50-100份,其中,所述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八苯基-POSS、马来酸二乙酯、HDI三聚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包括DesmodurN75、DesmodurN3390、DesmodurN380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填料包括瓷粉、重钙粉、轻钙粉、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介孔二氧化钛、滑石粉、云母粉、硫酸钡、高岭土、二氧化硅、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填料为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介孔二氧化钛。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改性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1:(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分散剂包括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酸钠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流平剂包括AFCONA3585、AFCONA358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中所述消泡剂包括TEGOFOAMEX883、TEGOFOAMEX860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向反应器中加入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亲水改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固化剂、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溶剂,搅拌均匀后,加入分散剂、流平剂、消泡剂分散均匀,进行高速分散或研磨,得到所述抗菌、耐腐蚀涂料组合物。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高效增氧装置示意图1、本体,2、出水管,3、出水口,4、液位计,5、进水口,6、进水管,7、第一增氧结构,8、第二增氧结构,9、第三增氧结构,10、第四增氧结构,11、第五增氧结构,12、自动排气口,13、氧气进气口,14、手动排气口,15、安全阀接口,16、排污口;图2:第一增氧结构侧面示意图7、第一增氧结构,71、第一增氧结构轴,72、第一增氧结构叶片;图3:第二增氧结构侧面示意图8、第二增氧结构,81、第二增氧结构轴,82、第二增氧结构叶片;图4:第四增氧结构侧面示意图10、第四增氧结构,101、第四增氧结构叶片;图5:第五增氧结构侧面示意图11、第五增氧结构,111、第五增氧结构叶片,112、第五增氧结构轴。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增氧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出水管、出水口、液位计、进水口、进水管、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构、第四增氧结构、第五增氧结构、自动排气口、氧气进气口、手动排气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所述本体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呈圆柱体形,所述釜盖呈椭圆形;所述釜体的底部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右侧,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口,所述出水管口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液位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部,且所述液位计垂直于釜体的底端,所述液位计的一端位于出水管口的上方,另一端设置于手动排气口的下方;所述釜体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进水管口设置于釜体内部且平行于出水管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左侧;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包括第一增氧结构轴、第一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一增氧结构轴固定于液位计上,且与液位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一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一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一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包括第二增氧结构轴、第二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二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叶片呈星型焊接在第二增氧结构轴上;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包括第四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呈倒空心圆台形,所述进水口的上端设置有多组第四增氧结构,且第四增氧结构叶片的一端固定于釜体内壁,另一端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与釜体的侧壁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三氧结构与第五增氧结构相同;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包括第五增氧结构叶片、第五增氧结构轴;所述第五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与进水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五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五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五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自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上;所述氧气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左侧,所述手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上端,所述安全阀接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右侧;所述排污口设置于釜体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增氧装置至少包括本体、出水管、出水口、液位计、进水口、进水管、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构、第四增氧结构、第五增氧结构、自动排气口、氧气进气口、手动排气口、安全阀接口、排污口;所述本体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呈圆柱体形,所述釜盖呈椭圆形;所述釜体的底部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右侧,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口,所述出水管口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液位计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内部,且所述液位计垂直于釜体的底端,所述液位计的一端位于出水管口的上方,另一端设置于手动排气口的下方;所述釜体内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口,所述进水管口设置于釜体内部且平行于出水管口,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的左侧;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包括第一增氧结构轴、第一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一增氧结构轴固定于液位计上,且与液位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一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一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一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一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包括第二增氧结构轴、第二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二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增氧结构叶片呈星型焊接在第二增氧结构轴上;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包括第四增氧结构叶片,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呈倒空心圆台形,所述进水口的上端设置有多组第四增氧结构,且第四增氧结构叶片的一端固定于釜体内壁,另一端平行于所述釜体的底端;所述第四增氧结构叶片与釜体的侧壁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三氧结构与第五增氧结构相同;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包括第五增氧结构叶片、第五增氧结构轴;所述第五增氧结构轴固定于进水管上,且与进水管呈一定的角度;所述第五增氧结构叶片呈片状焊接在第五增氧结构轴上且第五增氧结构叶片与第五增氧结构轴呈一定的角度;所述自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体的釜壁上;所述氧气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左侧,所述手动排气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上端,所述安全阀接口设置于所述釜盖的右侧;所述排污口设置于釜体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增氧装置的内壁表面、第一增氧结构、第二增氧结构、第三增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海峰王亚佩王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