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来学宝专利>正文

电子秤称重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382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子秤称重模块,称重模块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串口转换器U4和电源;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并通过信号滤波电路进入AD转换器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IN+和AIN‑;AD转换器U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DOUT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端口;单片机U2的信号发送端口RXD和信号接收端口TXD分别与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接收端口TIN和信号发送端口R1OUT连接通讯;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发送端口T1OUT和信号接收端口R1IN用于分别与PC上位机的收发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重量数据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其他设备,提高电子秤的使用范围,可以与外部系统结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路部分与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更加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秤称重模块
本技术涉及通讯领域,具体涉及电子秤称重模块。
技术介绍
电子称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直至显示这种结果。现有的电子称一般是独立的,也就是信号的采集、处理与结果的显示均是在一个模块内实现,无法与外部实现通信,即无法与外部的系统结合使用;另外,现有的电子称功能较简单,一般只能称重,获得物体质量,无法采集其他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电子秤称重模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子秤称重模块,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串口转换器U4和电源;所述电源经过三端稳压器U1分别连接到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和串口转换器U4供电;所述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并通过信号滤波电路进入AD转换器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IN+和AIN-;所述AD转换器U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DOUT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端口;所述单片机U2的信号发送端口RXD和信号接收端口TXD分别与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接收端口TIN和信号发送端口R1OUT连接通讯;所述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发送端口T1OUT和信号接收端口R1IN用于分别与PC上位机的收发接口连接。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本技术能将重量数据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其他设备,提高电子秤的使用范围。可以与外部系统结合使用,例如ERP系统,ERP系统能方便采集电子秤重量,实现ERP系统与电子秤一体化。具体地,所述电源依次通过电源开关K1、防倒灌二极管D1、输入滤波电路进入三端稳压器U1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分别连接到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和串口转换器U4供电。进一步地,所述防倒灌二极管D1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电解电容C1和陶瓷电容C2,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陶瓷电容C3和电解电容C4。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U2采用SH88F2051SOP16芯片。采用此单片机成本低廉,并可以达到重量数据处理的目的。更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U2还连接有扩展接口CN3。扩展接口用于与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电源指示电路。用于指示单片机工作时的供电状态。电子秤称重模块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S2、将步骤S2的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中处理成包括重量和重量状态的重量数据;S3、将重量数据通过串口转换器传输至PC上位机。具体地,所述重量状态包括稳定状态、零点状态、皮重状态和超载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重量数据为包含有重量、稳定状态、零点状态、皮重状态和超载状态的十进制字符串,然后转换成ASCII码后传输至PC上位机。更进一步地,所述重量数据还可通过与单片机连接的扩展接口传输至手机、平板电脑或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将重量数据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其他设备,提高电子秤的使用范围,可以与外部系统结合使用。本技术的电路部分与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更加低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子秤称重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扩展接口CN3、三端稳压器U1和串口转换器U4。直流5V电依次通过电源开关K1、防倒灌二极管D1、输入滤波电路进入三端稳压器U1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滤波电路、第一电源滤波电路分别接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U3模拟供电端AVDD、数字供电端DVDD和参考电压端VRef。本实施例中,防倒灌二极管D1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输入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电解电容C1和陶瓷电容C2,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陶瓷电容C3和电解电容C4,第一电源滤波电路为由陶瓷电容C11、陶瓷电容C12、陶瓷电容C13、电感L3组成的“π型”滤波电路。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端还通过输出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与单片机U2的电源端VCCL连接,第二滤波电路包括陶瓷电容C5。三端稳压器U1的输出端还通过输出滤波电路、第三滤波电路与串口转换器U4的电源端VCC连接。第二滤波电路包括陶瓷电容C14。压力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并通过信号滤波电路进入AD转换器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IN+和AIN-。AD转换器U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DOUT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端口,并且AD转换器U3的时钟端SCLK与单片机U2的时钟端口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发送端口RXD和信号接收端口TXD分别与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接收端口TIN和信号发送端口R1OUT连接通讯,用于数据收发。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发送端口T1OUT和信号接收端口R1IN分别与PC上位机的收发接口连接。扩展接口CN3与单片机U2连接,扩展接口用于与显示屏、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连接。本实施例中,单片机U2还连接有电源指示电路。本实施例中,AD转换器U3采用HX710芯片。本实施例中,单片机U2采用SH88F2051SOP16芯片。本实施例中,串口转换器U4采用SP3232EEN芯片。电子秤称重模块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压力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S2、将步骤S2的数字信号输入单片机中处理成包括重量和重量状态的重量数据;S3、将重量数据通过串口转换器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通过扩展接口传输至手机、平板电脑或显示屏。本实施例中,重量状态包括稳定状态、零点状态、皮重状态和超载状态。本技术能将重量数据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其他设备,提高电子秤的使用范围。可以与外部系统结合使用,例如ERP系统,ERP系统能方便采集电子秤重量,实现ERP系统与电子秤一体化。在步骤S3中,重量数据为包含有重量、稳定状态、零点状态、皮重状态和超载状态的十进制字符串,然后转换成ASCII码后传输至PC上位机或者其他设备。本实施例中,例举两种格式:格式1:十进制字符串格式:#0ANn003.000000.0000100#1C#0D。ASCII格式:0A4E6E3030332E3030303030302E303030303130301C0D。格式说明:第1位:起始位‘#0A’ASCII码中的换行符。第2-3位:表示电子秤当前为称重状态‘Nn’。第4-10位:表示电子秤当前重量3KG‘003.000’。第11-17位:表示皮重状态为0(没有皮重)‘000.000’。第18-21位: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秤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串口转换器U4和电源;所述电源经过三端稳压器U1分别连接到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和串口转换器U4供电;所述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并通过信号滤波电路进入AD转换器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IN+和AIN‑;所述AD转换器U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DOUT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端口;所述单片机U2的信号发送端口RXD和信号接收端口TXD分别与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接收端口TIN和信号发送端口R1OUT连接通讯;所述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发送端口T1OUT和信号接收端口R1IN用于分别与PC上位机的收发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秤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串口转换器U4和电源;所述电源经过三端稳压器U1分别连接到传感器、AD转换器U3、单片机U2和串口转换器U4供电;所述传感器采集两路模拟差分信号并通过信号滤波电路进入AD转换器U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AIN+和AIN-;所述AD转换器U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DOUT连接单片机U2的信号端口;所述单片机U2的信号发送端口RXD和信号接收端口TXD分别与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接收端口TIN和信号发送端口R1OUT连接通讯;所述串口转换器U4的信号发送端口T1OUT和信号接收端口R1IN用于分别与PC上位机的收发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称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依次通过电源开关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学宝
申请(专利权)人:来学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