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328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其结构包括灯杆、多媒体输入箱、一键呼叫设备、显示器、第一LED灯、红外人体感应器、气象监测装置、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第二LED灯、红外车辆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路由器、处理器、控制器、微基站和计算机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多种气象问题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处理后进行显示,便于出行行人了解实时气象数据,能够通过监测昼夜光的强度对路灯进行分档位照明,使路灯消耗电能大大减少,并且能通过一键报警、路况查询等进行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同时在不占用更多的地面空间的条件下进行通信基站的建设,满足行人的通信要求,缓解了公共土地面积紧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
本技术涉及智能路灯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中国路灯存量在2800万-3000万盏。近几年每年新增路灯数量为15%-20%,约300万-600万盏,我国的路灯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道路照明质量不断提高,对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美化城市和作为一个外向型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基站站址获取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进行将通信网络全方位覆盖的问题长时间困扰着建设人员,然而目前传统的路灯结构和功能单一,耗能巨大,如何将路灯的功能丰富化、节约能耗、为人民生活提供的更多便利这一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功能单一,耗能巨大,无法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无法多方面利用路灯的资源,进行多方位开发,不够智能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包括灯杆、多媒体输入箱、触控屏、一键呼叫设备、多媒体展示箱、显示器、第一LED灯、红外人体感应器、灯罩、气象监测装置、环境光传感器、摄像头、第二LED灯、红外车辆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路由器、处理器、控制器、微基站和计算机中心,所述灯杆中部插接有多媒体输入箱,所述多媒体输入箱前后表面设置有触控屏,所述多媒体输入箱下方设置有一键呼叫设备,所述灯杆中部上方插接有多媒体展示箱,所述多媒体展示箱前后两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多媒体展示箱底部设置有第一LED灯和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第一LED灯位于红外人体感应器上方,所述灯杆上端插接有灯罩,所述灯罩顶部设置有气象监测装置和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气象监测装置位于环境光传感器下方,所述灯罩底部设置有摄像头、第二LED灯和红外车辆传感器,所述摄像头位于第二LED灯下方,所述红外车辆传感器位于第二LED灯上方,所述灯杆顶部通过连接杆插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灯杆顶端内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灯杆内部上端设置有路由器,所述灯杆内部下端设置有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灯杆内部底端设置有微基站,所述微基站通过网络线路与外部的计算机中心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气象监测装置、环境光传感器与红外车辆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触控屏、显示器、第一LED灯、摄像头和第二LED灯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一键呼叫设备、路由器和控制器均与微基站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多媒体输入箱、多媒体展示箱和灯罩均采用抱箍方式进行插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损坏的内部零件进行局部拆卸维修。优选的,所述触控屏、一键呼叫设备和显示器均为双面设置,触控屏和一键呼叫设备位于多媒体输入箱前后两侧面,显示器位于多媒体展示箱前后两侧面,使行人在多方位均能得到实时的查询与监控数据,方便行人的出行。优选的,所述多媒体输入箱的高度为1.6米,符合大部分人群的身高要求,方便行人进行路况地图等资料的查询。优选的,所述多媒体展示箱与显示器相连接处和多媒体输入箱与触控屏相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防止雨天湿水进入内部造成线路短路。优选的,所述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均设置有三个档位,分别为高亮度档位、低亮度档位和关闭档位,为节能提供保证,在通过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日光高亮时,进行关闭LED灯,监测到傍晚时分日光底亮时进行调控至低亮度档位,监测到物日光亮度时,调控至高亮度档位。优选的,所述一键呼叫设备采用SK-121PGSM型一键呼叫紧急报警器。优选的,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可采用LightSensor型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周围的环境光强度。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WM集成控制器,其型号为HV9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智能交通路灯能够将多种气象问题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处理后进行显示,便于出行行人了解实时气象数据,能够通过监测昼夜光的强度对路灯进行分档位照明,使路灯消耗电能大大减少,并且能通过一键报警、路况查询等进行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同时在不占用更多的地面空间的条件下进行通信基站的建设,满足行人的通信要求,缓解了公共土地面积紧张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灯杆顶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灯杆中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灯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灯杆-1、多媒体输入箱-2、触控屏-3、一键呼叫设备-4、多媒体展示箱-5、显示器-6、第一LED灯-7、红外人体感应器-8、灯罩-9、气象监测装置-10、环境光传感器-11、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红外车辆传感器-14、太阳能电池板-15、蓄电池-16、路由器-17、处理器-18、控制器-19、微基站-20、计算机中心-2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包括灯杆1、多媒体输入箱2、触控屏3、一键呼叫设备4、多媒体展示箱5、显示器6、第一LED灯7、红外人体感应器8、灯罩9、气象监测装置10、环境光传感器11、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红外车辆传感器14、太阳能电池板15、蓄电池16、路由器17、处理器18、控制器19、微基站20和计算机中心21,灯杆1中部插接有多媒体输入箱2,多媒体输入箱2前后表面设置有触控屏3,多媒体输入箱2下方设置有一键呼叫设备4,灯杆1中部上方插接有多媒体展示箱5,多媒体展示箱5前后两侧设置有显示器6,多媒体展示箱5底部设置有第一LED灯7和红外人体感应器8,第一LED灯7位于红外人体感应器8上方,灯杆1上端插接有灯罩9,灯罩9顶部设置有气象监测装置10和环境光传感器11,气象监测装置10位于环境光传感器11下方,灯罩9底部设置有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和红外车辆传感器14,摄像头12位于第二LED灯13下方,红外车辆传感器14位于第二LED灯13上方,灯杆1顶部通过连接杆插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灯杆1顶端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6,蓄电池16与太阳能电池板15电连接,灯杆1内部上端设置有路由器17,灯杆1内部下端设置有处理器18和控制器19,处理器18与控制器19电连接,灯杆1内部底端设置有微基站20,微基站20通过网络线路与外部的计算机中心21相连接,蓄电池16与控制器19电连接,红外人体感应器8、气象监测装置10、环境光传感器11与红外车辆传感器14均与处理器18电连接,触控屏3、显示器6、第一LED灯7、摄像头12和第二LED灯13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一键呼叫设备4、路由器17和控制器19均与微基站20电连接,多媒体输入箱2、多媒体展示箱5和灯罩9均采用抱箍方式进行插接,方便工作人员对损坏的内部零件进行局部拆卸维修,触控屏3、一键呼叫设备4和显示器6均为双面设置,触控屏3和一键呼叫设备4位于多媒体输入箱2前后两侧面,显示器6位于多媒体展示箱5前后两侧面,使行人在多方位均能得到实时的查询与监控数据,方便行人的出行,多媒体输入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包括灯杆(1)、多媒体输入箱(2)、多媒体展示箱(5)、显示器(6)、第一LED灯(7)、灯罩(9)、气象监测装置(10)、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太阳能电池板(15)、蓄电池(16)、处理器(18)、控制器(19)和计算机中心(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屏(3)、一键呼叫设备(4)、红外人体感应器(8)、环境光传感器(11)、红外车辆传感器(14)、路由器(17)和微基站(20),所述灯杆(1)中部插接有多媒体输入箱(2),所述多媒体输入箱(2)前后表面设置有触控屏(3),所述多媒体输入箱(2)下方设置有一键呼叫设备(4),所述灯杆(1)中部上方插接有多媒体展示箱(5),所述多媒体展示箱(5)前后两侧设置有显示器(6),所述多媒体展示箱(5)底部设置有第一LED灯(7)和红外人体感应器(8),所述第一LED灯(7)位于红外人体感应器(8)上方,所述灯杆(1)上端插接有灯罩(9),所述灯罩(9)顶部设置有气象监测装置(10)和环境光传感器(11),所述气象监测装置(10)位于环境光传感器(11)下方,所述灯罩(9)底部设置有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和红外车辆传感器(14),所述摄像头(12)位于第二LED灯(13)下方,所述红外车辆传感器(14)位于第二LED灯(13)上方,所述灯杆(1)顶部通过连接杆插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灯杆(1)顶端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与太阳能电池板(15)电连接,所述灯杆(1)内部上端设置有路由器(17),所述灯杆(1)内部下端设置有处理器(18)和控制器(19),所述处理器(18)与控制器(19)电连接,所述灯杆(1)内部底端设置有微基站(20),所述微基站(20)通过网络线路与外部的计算机中心(21)相连接,所述蓄电池(16)与控制器(19)电连接,所述红外人体感应器(8)、气象监测装置(10)、环境光传感器(11)与红外车辆传感器(14)均与处理器(18)电连接,所述触控屏(3)、显示器(6)、第一LED灯(7)、摄像头(12)和第二LED灯(13)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所述一键呼叫设备(4)、路由器(17)和控制器(19)均与微基站(2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路灯,包括灯杆(1)、多媒体输入箱(2)、多媒体展示箱(5)、显示器(6)、第一LED灯(7)、灯罩(9)、气象监测装置(10)、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太阳能电池板(15)、蓄电池(16)、处理器(18)、控制器(19)和计算机中心(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屏(3)、一键呼叫设备(4)、红外人体感应器(8)、环境光传感器(11)、红外车辆传感器(14)、路由器(17)和微基站(20),所述灯杆(1)中部插接有多媒体输入箱(2),所述多媒体输入箱(2)前后表面设置有触控屏(3),所述多媒体输入箱(2)下方设置有一键呼叫设备(4),所述灯杆(1)中部上方插接有多媒体展示箱(5),所述多媒体展示箱(5)前后两侧设置有显示器(6),所述多媒体展示箱(5)底部设置有第一LED灯(7)和红外人体感应器(8),所述第一LED灯(7)位于红外人体感应器(8)上方,所述灯杆(1)上端插接有灯罩(9),所述灯罩(9)顶部设置有气象监测装置(10)和环境光传感器(11),所述气象监测装置(10)位于环境光传感器(11)下方,所述灯罩(9)底部设置有摄像头(12)、第二LED灯(13)和红外车辆传感器(14),所述摄像头(12)位于第二LED灯(13)下方,所述红外车辆传感器(14)位于第二LED灯(13)上方,所述灯杆(1)顶部通过连接杆插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灯杆(1)顶端内侧设置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与太阳能电池板(15)电连接,所述灯杆(1)内部上端设置有路由器(17),所述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泽王婷婷张钰婷张晓彤刘晨灿李正航王雅婷田亚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