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95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包括卡槽、卡板、凹槽、螺纹孔一、螺杆一、导向板、螺杆二、固定台以及螺纹孔二,卡板左端装配在卡槽内部,卡板右端装配在凹槽内部,凹槽开设在对重块左端中间位置,螺纹孔一开设在卡板前端以及卡板前侧的对重块上,螺杆一装配在螺纹孔一内部,该设计便于对重块的安装,导向板固定在框架体内部上端,固定台固定在导向板下侧的框架体内部,螺纹孔二开设在固定台上中间位置,螺杆二穿过导向板,并装配至螺纹孔二内部,且螺杆二下端延伸至固定台下侧,该设计实现了对重块的固定,固定效果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对重块安装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An elevator pair of heavy frame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vator pair of heavy frame components, including a slot, a board, a groove, a threaded hole one, a screw one, a guide plate, a screw two, a fixing table and two screw holes. The left end of the card is assembled inside the groov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card is assembled inside the groove, and the groove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left end of the heavy block and the threaded hole. The screw is assembled on the heavy block in the front of the board and the front of the board. The screw is assembled inside the thread hole. The design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heavy block. The guide plate is fix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frame. The fixing table is fixed inside the frame body of the lower side of the guide plate. The screw hole two is opened on the middle position on the fixed platform, and the screw two passes through the guide. The plate is assembled to the inner of the screw hole two,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two extends to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xing platform.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fixing of the heavy block, and the fixing effect is go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and has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for the heavy block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
本技术是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属于电梯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安装不方便,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固定稳定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所以需要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对重块安装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对重块、安装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对重块通过安装机构装配在框架体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安装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安装机构分别设置在框架体内部左端以及右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槽、卡板、凹槽、螺纹孔一以及螺杆一,所述卡槽开设在框架体内部左侧面,所述卡板左端装配在卡槽内部,所述卡板右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对重块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螺纹孔一开设在卡板前端以及卡板前侧的对重块上,所述螺杆一装配在螺纹孔一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导向板、螺杆二、固定台、螺纹孔二以及压块,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固定台固定在导向板下侧的框架体内部,所述螺纹孔二开设在固定台上中间位置,所述螺杆二穿过导向板,并装配至螺纹孔二内部,且螺杆二下端延伸至固定台下侧,所述压块固定在螺杆二下端,所述压块下端与对重块上端面紧密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卡板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均加工有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一前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胶套。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上中间位置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螺杆二上部位置装配在导向孔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二上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边缘位置固定有摇把。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呈半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对重块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对重块均通过安装机构装配在框架体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因本技术添加了卡槽、卡板、凹槽、螺纹孔一以及螺杆一,该设计便于对重块的安装,安装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安装不方便,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导向板、螺杆二、固定台、螺纹孔二以及压块,该设计实现了对重块的固定,固定效果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固定稳定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的问题。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提高了卡板装配的稳定性,因添加了把手,该设计便于转动螺杆一,因添加了导向孔,该设计提高了螺杆二的稳定性,因添加了转盘,该设计便于转动螺杆二,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操作,对重块安装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中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体、2-对重块、3-安装机构、4-固定机构、31-卡槽、32-卡板、33-凹槽、34-螺纹孔一、35-螺杆一、41-导向板、42-螺杆二、43-固定台、44-螺纹孔二、45-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1、对重块2、安装机构3以及固定机构4,对重块2通过安装机构3装配在框架体1内部,固定机构4安装在框架体1内部上端。安装机构3设有两组,安装机构3分别设置在框架体1内部左端以及右端,安装机构3包括卡槽31、卡板32、凹槽33、螺纹孔一34以及螺杆一35,卡槽31开设在框架体1内部左侧面,卡板32左端装配在卡槽31内部,卡板32右端装配在凹槽33内部,凹槽33开设在对重块2左端中间位置,螺纹孔一34开设在卡板32前端以及卡板32前侧的对重块2上,螺杆一35装配在螺纹孔一35内部,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安装不方便,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固定机构4包括导向板41、螺杆二42、固定台43、螺纹孔二44以及压块45,导向板41固定在框架体1内部上端,固定台43固定在导向板41下侧的框架体1内部,螺纹孔二44开设在固定台43上中间位置,螺杆二42穿过导向板41,并装配至螺纹孔二44内部,且螺杆二42下端延伸至固定台43下侧,压块45固定在螺杆二42下端,压块45下端与对重块2上端面紧密贴合,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对重块固定稳定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的问题。卡板32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均加工有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螺杆一35前端安装有把手,把手外表面包裹有防滑胶套,导向板41上中间位置开设有导向孔,螺杆二42上部位置装配在导向孔内部,螺杆二42上端安装有转盘,转盘上端面边缘位置固定有摇把,压块45呈半圆形结构,对重块2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对重块2均通过安装机构3装配在框架体1内部。具体实施方式:作业人员安装对重块2时,将卡板32移动至凹槽33内部,然后将对重块2放置在框架体1内部,并使凹槽33与卡槽31对齐,然后作业人员推动卡板32,使卡板32沿着凹槽33移动,使卡板32左端移动至卡槽31内部,然后作业人员将螺杆一35装配至螺纹孔一34内部,从而实现卡板32位置的固定,该设计便于对重块2的安装。然后作业人员转动转盘,转盘转动带动螺杆二42转动,从而螺杆二42在螺纹孔二44内部移动,螺杆二42移动带动压块45移动,当压块45移动至与对重块2上侧面紧密贴合时,作业人员停止转动螺杆二42即可,该设计提高了对重块2固定的稳定性,操作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对重块、安装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通过安装机构装配在框架体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安装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安装机构分别设置在框架体内部左端以及右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槽、卡板、凹槽、螺纹孔一以及螺杆一,所述卡槽开设在框架体内部左侧面,所述卡板左端装配在卡槽内部,所述卡板右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对重块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螺纹孔一开设在卡板前端以及卡板前侧的对重块上,所述螺杆一装配在螺纹孔一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导向板、螺杆二、固定台、螺纹孔二以及压块,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固定台固定在导向板下侧的框架体内部,所述螺纹孔二开设在固定台上中间位置,所述螺杆二穿过导向板,并装配至螺纹孔二内部,且螺杆二下端延伸至固定台下侧,所述压块固定在螺杆二下端,所述压块下端与对重块上端面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体、对重块、安装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块通过安装机构装配在框架体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安装机构设有两组,所述安装机构分别设置在框架体内部左端以及右端,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槽、卡板、凹槽、螺纹孔一以及螺杆一,所述卡槽开设在框架体内部左侧面,所述卡板左端装配在卡槽内部,所述卡板右端装配在凹槽内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对重块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螺纹孔一开设在卡板前端以及卡板前侧的对重块上,所述螺杆一装配在螺纹孔一内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导向板、螺杆二、固定台、螺纹孔二以及压块,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框架体内部上端,所述固定台固定在导向板下侧的框架体内部,所述螺纹孔二开设在固定台上中间位置,所述螺杆二穿过导向板,并装配至螺纹孔二内部,且螺杆二下端延伸至固定台下侧,所述压块固定在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韶峰萧金才张展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森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