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3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貂养殖用具领域领域,并提供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控制筒包括内壁形成为光滑表面的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一端敞开并且第二端设置有非完全密封型封盖,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在靠近第二端处设置有把手,并且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还设置有纵向切口,纵向切口设置在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的靠近第一端的三分之一纵向范围内并且纵向切口与把手在圆周方向上相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筒,方便水貂进入控制筒,减小水貂的应激,也方便对控制筒进行清洗和无死角消毒,还方便对水貂进行检疫和免疫注射。

A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control cylinder for mink Bao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ink breeding appliances, and provides a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control cylinder for mink preservation. The control cylinder consists of a truncated cone cylinder or a positive three prism barrel formed on the inner wall of a smooth surface, the first end of the truncated cone cylinder or the three prism tube is open and the secon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non fully sealed seal, and the truncated cone cylinder or the three prism barrel is placed near the second end. The truncated cone tube or the positive three prism tub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incision is arranged in the 1/3 longitudinal range of the truncated cone tube or the positive three prism tube, and the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the handle are relative in the circumference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cylin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mink is convenient to enter the control cylinder, reduce the stress of mink, clean the control tube and do no dead angle disinfection,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quarantine and immunization of m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
本技术涉及水貂养殖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
技术介绍
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在北美洲、北欧、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等国均有大规模的养殖。它属肉食性动物、野性强、牙齿锐利。由于人工规模化养殖条件,需要对水貂开展检疫和免疫注射,保定水貂是养殖场常见的工作。因水貂野性强,所以人工抓取、保定水貂期间人员体力消耗大、而且对水貂应激也大。又因水貂攻击性强,所以对人员有咬伤风险。并且,现有的控制装置也不利于清洗和消毒。因而,需要一种控制筒:其可以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全部或部分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全部或部分缺点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其中,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一端小并且第二端大,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内壁形成为光滑表面,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一端敞开,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非完全密封型封盖,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还设置有纵向切口,所述纵向切口设置在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三分之一纵向范围内并且所述纵向切口与所述把手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优选地,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截头圆锥形筒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大端一体设置的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截头圆锥形筒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小端一体设置的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所述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带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带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更优选地,所述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的直径为8cm、长度为5cm,所述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的直径为8cm、长度为6cm。优选地,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的开口直径为5cm-6cm,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直径为9cm-12cm,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高度为36cm-50cm,所述把手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二端4cm-6cm处;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的开口边长为5cm-6cm,所述第二端的开口边长为9cm-12cm,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高度为36cm-50cm,所述把手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二端4cm-6cm处。优选地,所述把手为纵向把手,所述把手沿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纵向设置并且从距离所述第二端4cm-6cm处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优选地,所述纵向切口的纵向长度为5cm-7cm,所述纵向切口的宽度为0.4cm-0.6cm。优选地,所述把手从距离所述第二端5cm处朝向所述第一端延伸,所述纵向切口的纵向长度为6cm,所述纵向切口的宽度为0.5cm。优选地,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包括遮光材料层。优选地,所述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为塞入式封盖、顶部带有供水貂的尾巴伸出的尾洞、且设置为网格状。优选地,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为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的一部分面积匹配的扇形兜底封盖,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为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的一部分面积匹配的三角形兜底封盖。优选地,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为与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的一半面积匹配的半圆形兜底封盖,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为比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的一半更小的一小部分匹配的小三角形兜底封盖。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由于控制筒包括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适合水貂的体形,且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的内壁形成为光滑表面。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特定形状以及内壁的光滑表面使得:人工抓取、保定水貂期间可以有效限定进入水貂的活动,从而减小水貂的应激;而且方便水貂退出;还进一步方便对控制筒进行清洗和无死角消毒。此外,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非完全密封型封盖,从而方便水貂的后肢和臀部从敞开的该另外一半暴露,方便对水貂或其它鼬科动物进行检疫采样和免疫注射。再者,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在靠近第二端处设置有把手,以方便用户拿取控制筒。进一步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还设置有纵向切口,以方便对水貂的体躯进行采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将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旋进和旋出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的长度,用户可以调节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最终高度,调节范围大约在5cm~10cm,从而可以使得截头圆锥形筒体适合不同体长的水貂。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包括遮光材料层,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抓取水貂的应激。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将对技术的特征、优点以及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进行描述。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配在图1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第二端处的非完全密封型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的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装配在图3的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二端处的非完全密封型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筒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变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而且,图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也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严格对应于实际产品。下面对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配在图1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第二端处的非完全密封型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的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装配在图3的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二端处的非完全密封型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筒的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变型。本专利技术人发现,水貂体型分3个区段,头颈部、胸区以及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一端小并且第二端大,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内壁形成为光滑表面,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一端敞开,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非完全密封型封盖,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还设置有纵向切口,所述纵向切口设置在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三分之一纵向范围内,并且所述纵向切口与所述把手在圆周方向上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正三棱台形筒体,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第一端小并且第二端大,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内壁形成为光滑表面,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一端敞开,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非完全密封型封盖,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在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置有把手,并且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还设置有纵向切口,所述纵向切口设置在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或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三分之一纵向范围内,并且所述纵向切口与所述把手在圆周方向上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包括第一截头圆锥形筒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大端一体设置的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截头圆锥形筒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截头圆锥形筒体的小端一体设置的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所述第一中空带螺纹圆筒体带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中空带螺纹圆筒体带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的开口直径为5cm-6cm,所述第二端的开口直径为9cm-12cm,所述截头圆锥形筒体的高度为36cm-50cm,所述把手设置在距离所述第二端4cm-6cm处;在所述用于水貂保定的可清洗和消毒的控制筒包括所述正三棱台形筒体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的开口边长为5cm-6cm,所述第二端的开口边长为9cm-12cm,所述正三棱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西群章秀婷岳志刚宋兴超刘宗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