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223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控水装置。进水装置包括:主水渠、进水管以及输水管。进水管预埋于埝梗内,主水渠的出水口与进水管的进水口相连,进水管的出水口与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输水管设置于稻田内;控水装置包括:拉绳和固定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与输水管相连,通过固定杆的运动来带动输水管的拉起或放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所需材料成本低廉,容易购买,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有效控制水量,减少水分流失和水田营养的流失,容易被水田管理者及农户接受,是水稻田控制进水的理性装置。

A rice field irrig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ddy field irrig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device and a water control device. The inlet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channel,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delivery pipe. The inlet pipe is buried in the stalk, the outlet of the main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ake port of the inlet pipe,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pipe is set in the paddy field. The water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the pulling rope and the fixed rod, one end of the pull rope is fixed above the fixed ro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through fixing by fixing the water pipe.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can drive the water pipe up or down. The rice field irriga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easy purchase,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effective control of water quantity, reducing the loss of water and the loss of water in the paddy field, easily accepted by the paddy field managers and farmers, and is the rational installation of water paddy field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稻田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面积的1/6,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6.9%。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水量不足将会影响到水稻正常生长以及影响最终的产量,水量过多不仅造成水分的大量浪费,而且容易导致肥料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因此,节水农业势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峻。例如,辽宁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40.2mm,旱情时有发生。我国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联产合作社造成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小区与小区之间没有严格的隔断或者没有有效的控水方式,而且种植水稻的农户大多灌溉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一些高科技的灌水泵等虽然性价比较高,但是其科技含量高,所以导致农民无法接受使用。现阶段,农民主要仍是采用较为粗放的灌溉方式进行水稻田灌溉,这直接造成了水资源和肥料的严重浪费。现阶段,如何设计一种简易有效的灌溉控水装置,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实现有效控水、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其能有效控制稻田进出水,实现有效封闭水口作用,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达到节水控水的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其包括:主水渠、进水管以及输水管,所述进水管预埋于埝梗内,所述主水渠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输水管设置于稻田内;控水装置,其包括:拉绳和固定杆,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与所述输水管相连,通过所述固定杆的运动来带动所述输水管的拉起或放下。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稻田灌溉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至少一个过滤袋,所述第一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侧,所述第二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侧,所述过滤袋设置于所述进水管内。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滤网的孔径,所述过滤袋为网状过滤袋,所述过滤袋内装有滤材。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输水管进水口的直径,所述输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通过圆箍固定。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埝梗的宽度,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漏出于所述埝梗。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绳的一端通过喉箍系于所述固定杆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输水管出水口一侧的圆孔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拉绳通过控制所述输水管出水口侧的水平面高低来控制稻田进出水,当稻田进水时,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拉绳置于所述稻田内;当稻田停止进水时,所述固定杆的下方插入所述埝梗内,所述输水管出水口被向上拉起。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埝梗的底平面。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分别通过圆箍固定在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埝梗的高度。本技术的稻田控制灌溉装置的原理在于:通过控制主水渠与输水管中水位的压差来控制大田进水。具体如下:麻绳的一端固定在竹竿上,另一端固定在睡水管上。灌水时把竹竿插入田里或直接放在田里,使得输水管下垂,输水带内水位低于主水渠水位造成压成,水可以流入田间开始灌溉;不需灌溉时,只需把竹竿抬起插入埝梗,拉起输水管的出水口,使输水管中的水位与主水渠水位一致或者高于主水渠水位即停止灌溉。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该装置可以连接主水渠与稻田,有效控制稻田进出水,有效节约水资源防治养分流失。其次,该装置控制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有效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上问题。再次,一般农户的水稻田多为土埂,灌水方式一般是在田埂上挖开一缺口,进行灌溉,这样随水流田埂容易塌陷;而本装置为预埋式,不易老化,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水田灌溉一般使用河水,河水一般都存在一些污染物和杂物,本装置的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净化水源,减少对稻田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的进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的控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的进水管与埝梗横切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的进水管和输水管连接示意图。其中:1-主水渠,2-进水管,21-第一滤网,22-第二滤网,23-过滤袋,3-输水管,4-拉绳,5-固定杆,51-喉箍,7-埝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和控水装置。详细来说:进水装置,该进水装置具体包括:主水渠1、进水管2以及输水管3。具体来说:主水渠1与进水管2的进水口相连,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输水管3的进水口相连,进水管2预埋于埝梗7内,输水管3设置于稻田内。优选地,进水管2选择硬度大耐腐蚀的材料制备。控水装置,该控水装置包括:拉绳4和固定杆5。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杆5的上方、另一端与输水管3相连,通过固定杆5的运动来带动输水管3的拉起或放下。优选地,拉绳4为麻绳,固定杆5选用竹竿。这样的选择是便于农民的实际操作,选材更加方便。当然,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拉绳和固定杆来使用。本技术的稻田灌溉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网21、第二滤网22以及至少一个过滤袋23。具体来说:第一滤网21设置在进水管2的进水口侧、第二滤网22设置在进水管2的出水口侧。优选地,第一滤网21的孔径大于等于第二滤网22的孔径。优选地,两滤网均为不锈钢滤网。两个不锈钢滤网与进水管2用圆箍固定,可以有效防止河水中沙土和贝类流入水田。同时,两层滤网设置也保证了过滤的效果。此外,在进水管2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袋23,过滤袋内装有滤材。优选地,过滤袋为网状过滤袋,滤材为大颗粒球形生物炭(市面有售)。该过滤袋可以净化河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袋子便于拿出清洗。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袋和滤材。进一步地,进水管2出水口的直径小于输水管3进水口的直径,输水管3与进水管2之间通过圆箍固定,防止漏水。也就是说,输水管3在外,进水管2在内,输水管3内径稍大于进水管2的内径,使得输水管3与进水管2更好贴合。进一步地,进水管2的长度大于埝梗7的宽度,也就是进水管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漏出于埝梗7。进水管2预埋于埝梗7下,且进水管2的下表面的高度略高于埝梗7和稻田的地表面,这样保证了灌溉时进水管2的水能够顺畅的通过输水管3进入稻田。进一步地,拉绳4的一端通过喉箍51系于固定杆5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输水管3出水口一侧的圆孔31上。圆孔31设置在输水管3靠近出水口一侧。进一步地,输水管3的长度要高于埝梗7的高度,这样可以防止主水渠1的水位太高时形成压差。固定杆5主要起到拉起和放下输水管3的作用,固定杆5和拉绳4控制输水管3中的水平面高低来控制稻田进出水。当稻田进行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其包括:主水渠(1)、进水管(2)以及输水管(3),所述进水管(2)预埋于埝梗(7)内,所述主水渠(1)与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输水管(3)设置于稻田内;控水装置,其包括:拉绳(4)和固定杆(5),所述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5)的上方、另一端与所述输水管(3)相连,通过所述固定杆(5)的运动来带动所述输水管(3)的拉起或放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灌溉装置包括:进水装置,其包括:主水渠(1)、进水管(2)以及输水管(3),所述进水管(2)预埋于埝梗(7)内,所述主水渠(1)与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3)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输水管(3)设置于稻田内;控水装置,其包括:拉绳(4)和固定杆(5),所述拉绳(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杆(5)的上方、另一端与所述输水管(3)相连,通过所述固定杆(5)的运动来带动所述输水管(3)的拉起或放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灌溉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滤网(21)、第二滤网(22)以及过滤袋,所述第一滤网(21)设置于所述进水管(2)的进水口侧,所述第二滤网(22)设置于所述进水管(2)的出口侧,所述过滤袋(23)设置于所述进水管(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21)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滤网(22)的孔径,所述过滤袋为网状过滤袋,所述过滤袋(23)内装有滤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出水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输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孙富余于永清张悦李睿张睿商文奇李跃东郭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