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6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7 20:00
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包括:针体、针座、中套、触发管、前套管以及弹簧,其特征在于:触发管上设置弹性臂,针座上设置凸起部,在使用中利用触发管与针座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关系,通过凸起部触碰弹性臂并迫使弹性臂向外侧弯曲变形来占据弹簧的前方位置,从而使得触发管在移动的一段距离之间借助弹簧的弹性力来获得临时的弹性回位能力,当凸起部与弹性臂脱离后,自动解除触发管的弹性回位能力。本方案解决了以往采用单弹簧结构无法保留触发管试探性弹性回退能力的问题。

Safe insulin injection needle

A safe insulin injection needle, which includes the needle body, the needle seat, the middle sleeve, the trigger tube, the front sleeve and the spring.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lastic arm is set on the trigger tube, the convex part is set on the needle seat, and the axial relative mo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igger tube and the needle seat is used in the use of the trigger tube, and the elastic arm is touched and forced to force the projectile through the convex part. The arm is flex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spring to occupy the front position of the spring, thereby allowing the trigger tube to obtain the temporary elastic resilience by means of spring elastic force between the moving distance, and the elastic resilience of the trigger tube is automatically relieved when the convex part is separated from the elastic arm. The schem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ingle spring structure can not keep the elastic resilience of the trigger tube in the p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胰岛素注射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这种注射针头与胰岛素笔配套使用可用于自我给药或他人给药,其中胰岛素笔可重复使用,而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针头。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胰岛素的注射工具多种多样,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胰岛素注射针头是一种与胰岛素笔配套使用的注射工具,其中胰岛素笔携带规定量的胰岛素液体药物,可重复使用,而注射针头为一种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一次性使用针头。美国专利US2011/0257603A1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具有用于患者端和非患者端的护罩的安全笔式针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涉及胰岛素注射针头,其中图2-4展示了处于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图1所示安全笔式针组件。从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图2-4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该安全笔式针组件有两个弹簧,一个是远端弹簧,用来控制触发管,另一个是近端弹簧,用来控制后套管。设计有远端弹簧的好处是:第一,推送胰岛素注射针头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控制触发管伸缩。比如,使用者推送一段后希望退出重来时,触发管在远端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回退复位。第二,当使用中误触触发管后,远端弹簧可以通过触发管来保护针尖不外露。但是从总体结构设计来看,胰岛素注射针头采用两个弹簧后,必然导致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增加、结构复杂以及成本增加。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如果省掉一个弹簧,事必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有利于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比如,中国专利CN104771814A公开了一件名称为《一次性安全型胰岛素注射针头》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案的胰岛素注射针头中仅采用一个弹簧,但是显而易见带来的副作用便是触发管在推送了一段距离时丧失了弹性回退能力,最终使得这种胰岛素注射针头使用时触发管不具备试探性弹性回退功能。为此,本专利技术从胰岛素注射针头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用户体验的角度入手,力争在采用一个弹簧的前提下使得触发管保留试探性弹性回退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指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其目的是要解决采用单弹簧结构无法保留触发管试探性弹性回退能力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包括:针体,该针体具有一个向前端方向延伸的注射段、一个向后端方向延伸的连接段和一个位于注射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固定段。针座,该针座用于固定针体,所述针体的固定段固定在针座上,针体的注射段从针座前端伸出,针体的连接段从针座后端伸出;所述针座至少由座杆构成。中套,该中套为筒体结构,中套的前端设有通孔,中套的后端设有用来连接胰岛素笔的结构。触发管,该触发管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的注射段,触发管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该前套管用来保护使用后针体的注射段,前套管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的前端内侧设有内端面。弹簧,该弹簧至少用来将前套管推送至针体注射段的保护位置。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针座位于中套内,并相对中套定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触发管后部伸入中套内,并套装在针座的座杆上,触发管前部从中套前端的通孔中伸出,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的注射段,触发管相对中套设有向前移动的限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前套管插装在中套与触发管之间,并位于中套内;所述弹簧插装在前套管与触发管之间,并位于中套内,弹簧后端相对定位,弹簧前端抵靠在前套管的内端面上。其创新在于:所述针座座杆侧部设有凸起部;对应该凸起部在触发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窗口,窗口中设有弹性臂,弹性臂由触发管管壁的延伸结构形成。所述弹性臂的臂端悬置在窗口中,臂端上对应于弹簧的前端设有挡面,弹性臂内侧对应于凸起部设有凹陷部或者弹性臂旁设有让位空间。所述前套管的内端面上对应于弹性臂的位置设有可供弹性臂向外侧弯曲变形时穿越的缺口。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弹性臂臂端在轴向上位于弹簧的前方,前套管内端面上的缺口在轴向上朝向弹性臂臂端的方位。在使用状态下,当触发管相对针座轴向向后移动时,座杆上的凸起部触碰弹性臂并迫使弹性臂向外侧弯曲变形,致使弹性臂臂端上的挡面占据弹簧前端的前方位置,弹性臂臂端穿过前套管内端面上的缺口,由挡面接触并压缩弹簧形成弹性回缩状态,在弹性回缩状态下如果回退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触发管在弹簧作用下弹性回位,如果继续推送胰岛素注射针头,当座杆上的凸起部落入弹性臂内侧的凹陷部或者弹性臂旁的让位空间时,弹性臂向内侧自动回位,此时弹性臂臂端上的挡面自动脱离弹簧并使触发管自动解除弹性回位能力。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前端”、“向前”、“前部”、“前方”中的“前”是指以本专利技术一次性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注射段针尖所指的方向。所述“后端”、“向后”、“后部”、“后方”中的“后”是指“前”的反方向。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臂的数量至少由两个构成,所有弹性臂在触发管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套外侧设有外套,该外套为套筒结构,用于保护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整体。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包含用来保护针体连接段的尾盖。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和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需要与胰岛素笔配套使用的一次性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了解决采用单弹簧结构无法保留触发管试探性弹性回退能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第一,针对弹簧,在触发管的管壁上开设窗口,窗口中设置弹性臂,弹性臂臂端对应弹簧的前端位置设置挡面,用于抵挡弹簧。第二,对应弹性臂,在针座座杆侧部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用来顶压弹性臂。第三,对应座杆侧部所设凸起部,弹性臂内侧设有凹陷部或者弹性臂旁设有让位空间,以便使得弹性臂能够弹性回位。第四,对应弹性臂的位置,在前套管的内端面上设有缺口,该缺口可供弹性臂向外侧弯曲变形时穿越前套管的内端面直接与弹簧接触。在使用状态下,当触发管相对针座轴向移动时,利用座杆上所设的凸起部触碰弹性臂并迫使弹性臂向外侧弯曲变形,致使弹性臂臂端上的挡面占据弹簧的前方位置,弹性臂臂端穿过前套管内端面上的缺口,由挡面接触并压缩弹簧形成弹性回缩状态,在弹性回缩状态下如果回退胰岛素注射针头,触发管在弹簧作用下弹性回位,如果继续推送胰岛素注射针头,当座杆上的凸起部落入弹性臂内侧的凹陷部或者弹性臂旁的让位空间时,弹性臂向内侧自动回位,此时弹性臂臂端上的挡面自动脱离弹簧并使触发管自动解除弹性回位能力。总之,本专利技术从产品设计角度利用触发管与针座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并通过前者上所设的弹性臂与后者上所设的凸起部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触发管在移动的一段距离之间借助弹簧的弹性力来获得临时的弹性回位能力,当凸起部与弹性臂脱离后,自动解除触发管的弹性回位能力,解决了以往采用单弹簧结构无法保留触发管试探性弹性回退能力的问题。本方案技术构思巧妙,设计方案合理,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充分体现了注射针头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立体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立体分解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尾盖立体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座立体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座主视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座俯视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座立体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套立体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前套管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包括:针体(6),该针体(6)具有一个向前端方向延伸的注射段、一个向后端方向延伸的连接段和一个位于注射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固定段;针座(2),该针座(2)用于固定针体(6),所述针体(6)的固定段固定在针座(2)上,针体(6)的注射段从针座(2)前端伸出,针体(6)的连接段从针座(2)后端伸出;所述针座(2)至少由座杆(24)构成;中套(3),该中套(3)为筒体结构,中套(3)的前端设有通孔,中套(3)的后端设有用来连接胰岛素笔的结构;触发管(5),该触发管(5)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6)的注射段,触发管(5)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4),该前套管(4)用来保护使用后针体(6)的注射段,前套管(4)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4)的前端内侧设有内端面(44);弹簧(7),该弹簧(7)至少用来将前套管(4)推送至针体(6)注射段的保护位置;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针座(2)位于中套(3)内,并相对中套(3)定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触发管(5)后部伸入中套(3)内,并套装在针座(2)的座杆(24)上,触发管(5)前部从中套(3)前端的通孔中伸出,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6)的注射段,触发管(5)相对中套(3)设有向前移动的限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前套管(4)插装在中套(3)与触发管(5)之间,并位于中套(3)内;所述弹簧(7)插装在前套管(4)与触发管(5)之间,并位于中套(3)内,弹簧(7)后端相对定位,弹簧(7)前端抵靠在前套管(4)的内端面(4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座杆(24)侧部设有凸起部(21);对应该凸起部(21)在触发管(5)的管壁上开设有窗口(51),窗口(51)中设有弹性臂(52),弹性臂(52)由触发管(5)管壁的延伸结构形成;所述弹性臂(52)的臂端悬置在窗口(51)中,臂端上对应于弹簧(7)的前端设有挡面(53),弹性臂(52)内侧对应于凸起部(21)设有凹陷部(54)或者弹性臂(52)旁设有让位空间;所述前套管(4)的内端面(44)上对应于弹性臂(52)的位置设有可供弹性臂(52)向外侧弯曲变形时穿越的缺口(46);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弹性臂(52)臂端在轴向上位于弹簧(7)的前方,前套管(4)内端面(44)上的缺口(46)在轴向上朝向弹性臂(52)臂端的方位;在使用状态下,当触发管(5)相对针座(2)轴向向后移动时,座杆(24)上的凸起部(21)触碰弹性臂(52)并迫使弹性臂(52)向外侧弯曲变形,致使弹性臂(52)臂端上的挡面(53)占据弹簧(7)前端的前方位置,弹性臂(52)臂端穿过前套管(4)内端面(44)上的缺口(46),由挡面(53)接触并压缩弹簧(7)形成弹性回缩状态,在弹性回缩状态下如果回退所述胰岛素注射针头,触发管(5)在弹簧(7)作用下弹性回位,如果继续推送胰岛素注射针头,当座杆(24)上的凸起部(21)落入弹性臂(52)内侧的凹陷部(54)或者弹性臂(52)旁的让位空间时,弹性臂(52)向内侧自动回位,此时弹性臂(52)臂端上的挡面(53)自动脱离弹簧(7)并使触发管(5)自动解除弹性回位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包括:针体(6),该针体(6)具有一个向前端方向延伸的注射段、一个向后端方向延伸的连接段和一个位于注射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固定段;针座(2),该针座(2)用于固定针体(6),所述针体(6)的固定段固定在针座(2)上,针体(6)的注射段从针座(2)前端伸出,针体(6)的连接段从针座(2)后端伸出;所述针座(2)至少由座杆(24)构成;中套(3),该中套(3)为筒体结构,中套(3)的前端设有通孔,中套(3)的后端设有用来连接胰岛素笔的结构;触发管(5),该触发管(5)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6)的注射段,触发管(5)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4),该前套管(4)用来保护使用后针体(6)的注射段,前套管(4)的主体结构为管体,前套管(4)的前端内侧设有内端面(44);弹簧(7),该弹簧(7)至少用来将前套管(4)推送至针体(6)注射段的保护位置;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针座(2)位于中套(3)内,并相对中套(3)定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触发管(5)后部伸入中套(3)内,并套装在针座(2)的座杆(24)上,触发管(5)前部从中套(3)前端的通孔中伸出,用来保护使用前针体(6)的注射段,触发管(5)相对中套(3)设有向前移动的限位;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所述前套管(4)插装在中套(3)与触发管(5)之间,并位于中套(3)内;所述弹簧(7)插装在前套管(4)与触发管(5)之间,并位于中套(3)内,弹簧(7)后端相对定位,弹簧(7)前端抵靠在前套管(4)的内端面(4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座杆(24)侧部设有凸起部(21);对应该凸起部(21)在触发管(5)的管壁上开设有窗口(51),窗口(51)中设有弹性臂(52),弹性臂(52)由触发管(5)管壁的延伸结构形成;所述弹性臂(52)的臂端悬置在窗口(51)中,臂端上对应于弹簧(7)的前端设有挡面(53),弹性臂(52)内侧对应于凸起部(21)设有凹陷部(54)或者弹性臂(52)旁设有让位空间;所述前套管(4)的内端面(44)上对应于弹性臂(52)的位置设有可供弹性臂(52)向外侧弯曲变形时穿越的缺口(46);在使用前装配状态下,弹性臂(52)臂端在轴向上位于弹簧(7)的前方,前套管(4)内端面(44)上的缺口(46)在轴向上朝向弹性臂(52)臂端的方位;在使用状态下,当触发管(5)相对针座(2)轴向向后移动时,座杆(24)上的凸起部(21)触碰弹性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