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照隆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13861 阅读:9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即;行为痕迹、意识痕迹、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并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同时对取痕设备和取痕照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瓷器痕迹鉴别的标准化方法,减少人为经验的判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瓷器鉴别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
技术介绍
瓷器痕迹鉴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性科学,古陶瓷鉴别自古以来都是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古老的方法,给人一种神秘感,自古就有瓷器收藏深不可测。所以就有了,真的当假的买,假的当真的卖,这种奇葩的几千年不变的行业规则。随着人类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痕迹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专业人员的任务不断向社会服务延伸,其艺术品收藏领域尤为突出,艺术品的鉴别工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痕迹形成的原因条件过程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人的直观印象和意识判断,借助痕迹学对古陶瓷艺术品的综合鉴别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鉴定模式,这种古老的神秘面纱逐渐的被世人揭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明确的划分瓷器痕迹的形成和分类,并首次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即;行为痕迹、意识痕迹、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并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同时对取痕设备和取痕照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瓷器痕迹鉴别的标准化方法,减少人为经验的判定。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同时对取痕设备和取痕照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瓷器痕迹鉴别的标准化方法,减少人为经验的判定。基于以上原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标准样图数据库: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即;行为痕迹、意识痕迹、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并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2)陶瓷瓷器痕迹照片的采集:使用高倍拍照相机采集陶瓷瓷器表面痕迹照片,在每个痕迹点周围进行拍摄,获得痕迹点周围镜面点直径0.2cm,放大倍数为100倍的,色彩中白,像素大于200dpi的痕迹照片;(3)陶瓷瓷器痕迹的判定:将采集的照片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判定瓷器真伪: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七大痕迹类别中的两个个或两个以上老化痕迹,即可判定瓷器的新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在陶瓷瓷器痕迹照片的采集过程中,选择有特点的共性痕迹或在不同面上的不同部位多选择几个点或寻找一个点上有多种痕迹的照片。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陶瓷瓷器痕迹的判定方法还包括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七大痕迹类别中的两个老化痕迹的点即可判定瓷器的新旧。需要说明的是:(1)使用专用设备取痕;(2)在检取痕迹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有特点的共性痕迹,如踪眼、破泡、开片、胎釉结合部位和手经常触摸的部位和边沿。在不同面上的不同部位(防止复烧现象)多选择几个点,尽量寻找一个点上有多种痕迹的照片(釉上彩的痕迹只作为参考不作为鉴定证据),确定点后留下标记。取痕标准具体有如下要求:尺寸(精确到mm)高、宽、口径、足径;正面照一张(背景显示尺寸为1cm正方形图案);俯视正面照一张;底部照一张(背景显示尺寸为1cm正方形图案);一个镜面点的标准为直径0.2cm;放大倍数100;痕迹照色彩要求为中白,像素不低于200万。通过对大量的古陶瓷釉面的观察、鉴别、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以下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A、古陶瓷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分为六个层次)A①微黄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A②黄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A③半黄半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A④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A⑤干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A⑥灰白色微生物侵蚀死亡质变气泡;B、古陶瓷次生硅酸盐侵蚀死亡气泡(分为三个层次)B①次生硅酸盐侵蚀边缘浑浊死亡气泡;B②次生硅酸盐侵蚀整体浑浊死亡气泡;B③次生硅酸盐侵蚀整体浑浊发白死亡气泡;C、古陶瓷物理侵蚀死亡破泡;D、古陶瓷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痕迹(分为四个层次)D①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痕迹;D②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二次传承痕迹;D③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三次传承痕迹;D④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四次传承痕迹;E、古陶瓷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分为五种类型)E①胎釉结合部釉下自然老化痕迹;E②踪眼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E③破泡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E④冰裂纹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E⑤釉面釉下自然老化痕迹;F、古陶瓷釉面自然老化痕迹(分为二种类型)F①不规则线条及网状形线条自然老化痕迹;F②釉面次生硅酸盐结晶自然老化痕迹;G、釉面矿物颜附着物自然老化痕迹;以上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标准图库已经建立。本专利技术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并以行为痕迹、意识痕迹、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同时对取痕设备和取痕照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瓷器痕迹鉴别的标准化方法,减少人为经验的判定。附图说明图1~图23为七大类共二十二种共性痕迹特征标准图;其中,图1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①微黄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图2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②黄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图3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③半黄半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图4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④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图5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⑤干黑色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图6为A类微生物侵蚀死亡气泡,⑥灰白色微生物侵蚀死亡质变气泡;图7为B类次生硅酸盐侵蚀死亡气泡,①次生硅酸盐侵蚀边缘浑浊死亡气泡;图8为B类次生硅酸盐侵蚀死亡气泡,②次生硅酸盐侵蚀整体浑浊死亡气泡;图9为B类次生硅酸盐侵蚀死亡气泡,③次生硅酸盐侵蚀整体浑浊发白死亡气泡;图10为C类物理侵蚀死亡破泡;图11为D类古陶瓷冰裂纹,①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痕迹;图12为D类古陶瓷冰裂纹,②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二次传承痕迹;图13为D类古陶瓷冰裂纹,③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三次传承痕迹;图14为D类古陶瓷冰裂纹,④冰裂纹(整体分离)自然老化四次传承痕迹;图15为E类古陶瓷釉下,①胎釉结合部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图16为E类古陶瓷釉下,②踪眼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图17为E类古陶瓷釉下,③破泡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图18为E类古陶瓷釉下,④冰裂纹处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图19为E类古陶瓷釉下,⑤釉面釉下自然老化痕迹;图20、图21为F类古陶瓷釉面,①不规则线条及网状形线条自然老化痕迹;图22为F类古陶瓷釉面,②釉面次生硅酸盐结晶自然老化痕迹;图23为G类釉面矿物颜附着物自然老化痕迹;图24~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图1-图23中标准图集,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七大痕迹类别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老化痕迹,即可判定瓷器的新旧。适用于金元以前的陶瓷器,主要方法是: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七大类(A、B、C、D、E、F、G)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老化痕迹(在这里每一大类,包括传承痕迹部分可认定是同一类痕迹),即:A=A①=A②=A③=A④=A⑤=A⑥、B=B①=B②=B③、C、D=D①=D②=D③=D④、E=E①=E②=E③=E④=E⑤、F=F①=F②、G、即可排除新访、做旧,再通过行为痕迹、意识痕迹的已知条件确定年代(釉上彩不作为鉴定证据,只作参考,如图24实施方式中,A①=A②=A③。实施例2参照附图图1-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标准样图数据库: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陶瓷瓷器痕迹照片的采集:使用高倍拍照相机采集陶瓷瓷器表面痕迹照片,在每个痕迹点周围进行拍摄,获得痕迹点周围镜面点直径0.2cm,放大倍数为100倍的,色彩中白,像素大于200dpi的痕迹照片;(3)陶瓷瓷器痕迹的判定:将采集的照片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判定瓷器真伪: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七大痕迹类别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老化痕迹,即可判定瓷器的新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陶瓷瓷器痕迹鉴别瓷器真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标准样图数据库:将陶瓷瓷器痕迹进行分类,以形象痕迹和老化痕迹为标准,分成七大类,二十二种痕迹,并建立标准样图数据库;陶瓷瓷器痕迹照片的采集:使用高倍拍照相机采集陶瓷瓷器表面痕迹照片,在每个痕迹点周围进行拍摄,获得痕迹点周围镜面点直径0.2cm,放大倍数为100倍的,色彩中白,像素大于200dpi的痕迹照片;(3)陶瓷瓷器痕迹的判定:将采集的照片对比标准样图数据库,判定瓷器真伪:在一个镜面点上,找出对比标准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照隆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杨照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