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279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舒适型防弹衣,该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以及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前缓冲层以及后缓冲层,前缓冲层为搭接式缓冲层,后缓冲层为气体缓冲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有效缓冲弹头的高速撞击,避免人体受到局部冲击力的压迫,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便于人体的活动,大大提高了防弹衣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A comfortable type of bulletproof ves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fortable body armo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of a bulletproof vest and a buffer layer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body of a bullet proof clothing. The buffer layer includes a front buffer layer and a rear buffer layer, a front buffer layer as a lap buffer layer and a rear buffer layer as a gas buffer lay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buffer the high-speed impact of the warhead, avoid the oppression of the body by the local impact force, but also have certain flexural abilit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human body,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comfort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bulletproof v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防弹衣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弹衣
,涉及一种舒适型防弹衣。
技术介绍
防弹衣,又叫避弹衣,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特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陶瓷片(刚玉、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铝)、玻璃钢、尼龙、凯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液体防护材料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况下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防弹衣包括步兵防弹衣、飞行人员防弹衣和炮兵防弹衣等。随着人们对防弹衣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防弹衣的柔软性有所提高,但正因为防弹衣变得更加柔软,当受到弹头高速撞击时,防弹衣会产生明显的凹陷,使穿着者在防弹衣凹陷处受到极大压迫,造成严重的不适感,且容易产生皮肤清淤、红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舒适型防弹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舒适型防弹衣,该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以及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前缓冲层以及后缓冲层,所述的前缓冲层为搭接式缓冲层,所述的后缓冲层为气体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的前缓冲层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的防弹片组件。每个防弹片组件呈竖条状,多个防弹片组件沿横向依次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弹片组件包括多个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的防弹片,且上一层防弹片的底部搭接在下一层防弹片的内侧。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的前部时,与弹头撞击点相对应的防弹片受到弹头的撞击力,由于上一层防弹片的底部搭接在其内侧,因此该防弹片将一部分撞击力传递至其上一层防弹片,并由其上一层防弹片依次向上传递,使弹头的撞击力被分散到多个防弹片上,并由多个防弹片同时压迫在人体上。由于多个防弹片的总面积较大,因此大大降低了人体受到的压强。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弹片的顶部与防弹衣本体的内侧铰接。当使用者将防弹衣穿着在身上时,若向前弯腰,由于每个防弹片仅顶部与防弹衣本体的内侧铰接,而底部为自由端,且上一层防弹片的底部搭接在下一层防弹片的内侧,因此并不会影响向前弯曲动作的正常进行,使防弹衣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提高了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弹片的高度为2-4cm,宽度为1.5-3cm。若高度过大,会导致防弹衣的弯曲性较差;若高度过小,则上下层防弹片之间的搭接长度过小,影响传力过程。若宽度过大,会导致防弹衣的贴身性较差;若宽度过小,则防弹片组件的受力面积较小,对弹头撞击力的分散效果较差。进一步地,相邻两防弹片组件之间的距离为0.2-0.35cm。既保证了防弹衣的贴身性,又能够避免弹头穿过相邻两防弹片组件之间而失去缓冲功能。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缓冲层包括设置在防弹衣本体内侧的橡胶层以及设置在橡胶层内部的气体。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的后部时,与弹头撞击点相对应的橡胶层部分受到弹头的撞击力,使内部气体的压力增大,由于橡胶层内部各部分气体的压强相同,因而使人体受到均匀分散的压迫力,即实现了弹头撞击力的分散。进一步地,所述的橡胶层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的气体设置在空腔内。气体可选用空气或惰性气体(如氮气)。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的压力为0.1-1Mpa。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弹衣本体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可选用尼龙、凯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使防弹衣本体具有充分的柔软性。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的前部时,位于防弹衣本体与人体之间的前缓冲层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使人体前部能够均匀受力,避免了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不适感;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的后部时,位于防弹衣本体与人体之间的后缓冲层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使人体后部能够均匀受力,避免了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不适感。此外,前缓冲层采用搭接形式,既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同时,当人体向前弯腰时,搭接形式的前缓冲层也不会阻碍人体的活动,兼具柔软舒适性及受力舒适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既能够有效缓冲弹头的高速撞击,避免人体受到局部冲击力的压迫,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可弯曲性,便于人体的活动,大大提高了防弹衣的舒适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防弹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防弹片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弹片组件在弯曲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防弹衣本体、2—前缓冲层、3—后缓冲层、4—防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舒适型防弹衣,该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1以及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前缓冲层2以及后缓冲层3,前缓冲层2为搭接式缓冲层,后缓冲层3为气体缓冲层。如图2所示,前缓冲层2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防弹片组件。如图3、图4所示,防弹片组件包括多个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防弹片4,且上一层防弹片4的底部搭接在下一层防弹片4的内侧。防弹片4的顶部与防弹衣本体1的内侧铰接。防弹片4的高度为4cm,宽度为1.5cm。相邻两防弹片组件之间的距离为0.35cm。后缓冲层3包括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橡胶层以及设置在橡胶层内部的气体。橡胶层的内部设有空腔,气体设置在空腔内。气体的压力为1Mpa。防弹衣本体1由柔性材料制成。在实际应用时,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1的前部时,位于防弹衣本体1与人体之间的前缓冲层2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使人体前部能够均匀受力,避免了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不适感;当弹头高速撞击防弹衣本体1的后部时,位于防弹衣本体1与人体之间的后缓冲层3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使人体后部能够均匀受力,避免了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不适感。此外,前缓冲层2采用搭接形式,既能够将弹头的集中作用力分散开来,同时,当人体向前弯腰时,搭接形式的前缓冲层2也不会阻碍人体的活动,兼具柔软舒适性及受力舒适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防弹片4的高度为4cm,宽度为1.5cm,相邻两防弹片组件之间的距离为0.35cm,气体的压力为0.1Mpa,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防弹片4的高度为3cm,宽度为2.2cm,相邻两防弹片组件之间的距离为0.3cm,气体的压力为0.5Mpa,其余同实施例1。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其特征在于,该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1)以及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前缓冲层(2)以及后缓冲层(3),所述的前缓冲层(2)为搭接式缓冲层,所述的后缓冲层(3)为气体缓冲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其特征在于,该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1)以及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包括前缓冲层(2)以及后缓冲层(3),所述的前缓冲层(2)为搭接式缓冲层,所述的后缓冲层(3)为气体缓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缓冲层(2)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防弹片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弹片组件包括多个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防弹衣本体(1)内侧的防弹片(4),且上一层防弹片(4)的底部搭接在下一层防弹片(4)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舒适型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弹片(4)的顶部与防弹衣本体(1)的内侧铰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祎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