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13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包括梁柱、椽料、置于梁柱顶端的脊梁、连接在脊梁上方的盖板组件、限位件、连接件及玻璃顶,限位件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脊梁两侧,限位件包括由水平板和竖直板构成的L型限位主体及设于水平板上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条,水平板贴合在梁柱上端面,竖直板贴合在脊梁一个侧面并通过螺栓与脊梁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椽料端部的连接主体、连接在连接主体上端的支撑部及连接在连接主体下端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支撑部一侧的弧形凹槽,连接件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上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玻璃顶安装在支撑部和椽料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提前定做,安装时屋顶倾角可任意设置,改装也十分方便。

A backbone structure used in the sun roo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am structure for the sun room, including the beam column, the rafters, the backbone placed at the top of the beam column, the cover board component connected to the ridge, the limit parts, the connecting parts and the glass top, the limit parts are two and respectively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backbone, and the limit parts include the L type limit made up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and the vertical plate. The main body is on the horizontal plate and the section is semi circular.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attach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beam column. The vertical plate is attached to the side of the backbone and is fixed to the spine by the bolt. The connecting part includes the connecting body fixed to the end of the rafters, the support part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ody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ody. The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roove facing away from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part o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limit part through an arc groove cover on a convex strip, and the glass top is mounted above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rafters.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be made in advance, and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the roof can be set arbitrarily when installing, and the retrofitting is also very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阳光房屋顶的脊梁结构。
技术介绍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是一种采用玻璃与金属/木质框架搭建的全透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公告号为CN20413932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阳光房,其包括立柱、边梁、脊梁和交叉设置的屋面梁,边梁和脊梁通过屋面梁连接形成倾斜的屋顶框架,边梁、脊梁和屋面梁在屋顶框架的顶面均设有卡槽,屋顶框架的外侧装有玻璃副框,玻璃副框的底面设有对应各卡槽的卡位,屋顶的玻璃板通过玻璃副框装于屋顶框架上侧,并依靠玻璃副框上卡位与屋顶框架上卡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定位紧固。这种屋顶结构的缺点在于,屋面梁通过角码、螺栓等部件固定连接在脊梁的两侧,屋面梁及玻璃顶的倾角受脊梁的截面形状限制,即脊梁的形状需根据设计进行定做,而且后期也无法根据需要对屋顶倾角进行调整,因此这种屋顶结构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屋顶倾角受脊梁形状限制的问题,提升了其适用性和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包括梁柱、椽料、置于梁柱顶端的脊梁、连接在脊梁上方的盖板组件、连接在脊梁两侧的限位件、连接在限位件与椽料之间的连接件以及置于椽料上方的玻璃顶,其中:所述限位件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脊梁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包括由水平板和竖直板构成的L型限位主体、设于水平板远离竖直板一端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条,所述限位主体的水平板贴合在梁柱的上端面,所述限位主体的竖直板贴合在脊梁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螺栓与脊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椽料端部的连接主体、连接在连接主体上端的支撑部以及连接在连接主体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支撑部一侧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上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所述玻璃顶安装在连接件的支撑部和椽料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靠近支撑部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齿;所述限位件的竖直板远离脊梁一侧还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下端设有弧形的定位部且定位部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齿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齿,所述固定组件通过第一定位齿和第二定位齿的啮合实现对连接件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竖直板远离脊梁一侧设有若干卡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通过卡槽连接在限位件上的支撑件以及连接在支撑件上的固定件,所述支撑件远离限位件一侧的下部设有朝上延伸的L型钩槽,所述支撑件的顶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安装槽,所述固定件一侧设有朝下延伸的L型钩台,所述固定件的顶端弯折形成开口朝下并与支撑件顶端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伸入至限位槽内并通过螺钉穿过固定件顶部直至插入安装槽内实现与固定件顶部的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通过钩台卡入钩槽内实现与固定件侧部的连接,所述定位部设置在固定件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截面为弧形条状结构,且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支撑部一侧设有连接至连接主体的加强条。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连接件上端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通过尼龙连接条连接在支撑部上并与支撑部构成L型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连接件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上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安装时连接件与限位件的夹角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设置,住户无需提前定做脊梁,且后期再改装也十分方便,不仅适用性更广且提升了用户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限位件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包括梁柱1、椽料2、置于梁柱1顶端的脊梁3、连接在脊梁3上方的盖板组件4、连接在脊梁3两侧的限位件5、连接在限位件5与椽料2之间的连接件、连接在连接件6上端的阻挡件69、置于椽料2上方的玻璃顶7以及连接在限位件5的远离脊梁3一侧并用于对连接件6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其中:所述限位件5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脊梁3的两侧,所述限位件5包括由水平板50和竖直板51构成的L型限位主体、设于水平板50远离竖直板51一端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条52,所述限位主体的水平板50贴合在梁柱1的上端面,所述限位主体的竖直板51贴合在脊梁3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螺栓与脊梁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6包括固定在椽料2端部的连接主体60、连接在连接主体60上端的支撑部61以及连接在连接主体60下端的连接部62,所述连接部62的截面为弧形条状结构使得其朝向远离支撑部61的一侧形成弧形凹槽,且所述连接部62的靠近支撑部61一侧设有连接至连接主体60的加强条63,所述连接件6的连接部62靠近支撑部61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齿64,所述连接件6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52上实现与限位件5的连接,所述玻璃顶7安装在连接件6的支撑部61和椽料2上方;所述阻挡件69通过尼龙连接条68连接在支撑部61上并与支撑部61构成L型结构,以用于对玻璃顶7的上端进行限位。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5的竖直板51远离脊梁3一侧设有若干卡槽5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通过卡槽53连接在限位件5上的支撑件8以及连接在支撑件8上的固定件9,所述支撑件8远离限位件5一侧的下部设有朝上延伸的L型钩槽80,所述支撑件8的顶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安装槽81,所述固定件9一侧设有朝下延伸的L型钩台90,所述固定件9的顶端弯折形成开口朝下并与支撑件8顶端相匹配的限位槽91,所述支撑件8的顶端伸入至限位槽91内并通过螺钉穿过固定件9顶部直至插入安装槽81内实现与固定件9顶部的连接,所述支撑件8的下端通过钩台90卡入钩槽80内实现与固定件9侧部的连接,所述固定件9的下端设有弧形的定位部92且定位部92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齿63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齿93,所述固定组件通过第一定位齿64和第二定位齿93的啮合实现对连接件6的固定以避免连接件6松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椽料、置于梁柱顶端的脊梁、连接在脊梁上方的盖板组件、连接在脊梁两侧的限位件、连接在限位件与椽料之间的连接件以及置于椽料上方的玻璃顶,其中:所述限位件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脊梁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包括由水平板和竖直板构成的L型限位主体、设于水平板远离竖直板一端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条,所述限位主体的水平板贴合在梁柱的上端面,所述限位主体的竖直板贴合在脊梁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螺栓与脊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椽料端部的连接主体、连接在连接主体上端的支撑部以及连接在连接主体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支撑部一侧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上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所述玻璃顶安装在连接件的支撑部和椽料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柱、椽料、置于梁柱顶端的脊梁、连接在脊梁上方的盖板组件、连接在脊梁两侧的限位件、连接在限位件与椽料之间的连接件以及置于椽料上方的玻璃顶,其中:所述限位件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脊梁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包括由水平板和竖直板构成的L型限位主体、设于水平板远离竖直板一端且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条,所述限位主体的水平板贴合在梁柱的上端面,所述限位主体的竖直板贴合在脊梁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螺栓与脊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椽料端部的连接主体、连接在连接主体上端的支撑部以及连接在连接主体下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开口朝向远离支撑部一侧的弧形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弧形凹槽罩在凸条上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所述玻璃顶安装在连接件的支撑部和椽料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阳光房的脊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靠近支撑部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定位齿;所述限位件的竖直板远离脊梁一侧还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下端设有弧形的定位部且定位部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定位齿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豪虹淘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