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83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包括支撑架、底座、料斗和压榨筒,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缸,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底端纵向穿过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压榨板,所述第一电动缸一侧的支撑架上安装有料斗,且料斗的底端安装有送料管,所述料斗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使得当工作温度较高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开始制冷,保持压榨工作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

A spare cold squeeze tube made from safflower seed o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andby cold squeezing cylinder made of a safflower seed oil, which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 base, a hopper and a pressing barrel. The inner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inner of the groove is installed with second electric cylinders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nd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electric cylinder. The first electricity is provide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vable cylinder is longitudinally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hopper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ic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hopper is equipped with a feeding tube, and the top of the hopper i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otor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piece, so that when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is high, the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piece receives the signal from the temperature sensor, starts to refrigerate, and keeps the pressing working temperature in the right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
技术介绍
红花籽油又称红花油,是以红花籽为原料制取的油品,红花籽油呈黄色,油中含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营养成分,有防治动脉硬化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可与其他食用油调和成“健康油”、“营养油”,还是制造亚油酸丸等保健药物的上等原料,工业上主要用作油漆原料,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可提高牛奶的亚油酸含量,用途十分广泛,目前大多通过冷榨技术提取红花籽油,冷榨技术是在低于60℃的环境下榨取油脂,冷榨油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理活性物质,不用添加剂也能长时间保存,且食用冷榨油不会上火,现有技术中,液压冷榨机压榨温度为室温,而室温随着四季变化,到冬季还会低至零下,温度低会导致油渣中残油率较高,即出油效率降低,温度低于零下时,原料中水分还会结冰变硬使得出油效率更低,同时温度较高容易使红花籽油发生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包括支撑架、底座、料斗和压榨筒,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缸,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缸,所述第一电动缸的底端纵向穿过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压榨板,所述第一电动缸一侧的支撑架上安装有料斗,且料斗的底端安装有送料管,所述料斗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底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绞龙,所述压榨板正下方的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压榨筒,且压榨筒靠近料斗一侧的顶端和送料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压榨筒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且底板的底端和第二电动缸的顶端连接,所述压榨筒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压榨筒外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套,且保温套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保温套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加热盘管,所述保温套远离送料管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且单片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和加热盘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下方的保温套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压榨筒底部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出油孔,所述保温套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废料箱,所述支撑架远离废料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缸,且第三电动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靠近第一电动缸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刮刀。优选的,所述压榨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凸起。优选的,所述料斗的顶端铰接有防尘盖。优选的,所述压榨筒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集油槽。优选的,所述压榨筒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通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使得当工作温度较高时,半导体制冷片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开始制冷,保持压榨工作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装置通过安装有加热盘管,使得当工作温度较低时,加热盘管接收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及时制热,保持压榨工作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从而保证出油率和红花籽油的品质,装置通过安装有绞龙,且绞龙通过电机带动旋转,使得便于送料更加均匀畅通,避免堵塞,提高压榨效率,装置通过安装有第一电动缸,使得相对于传统压榨时采用的液压油缸更加干净,有效避免了液压油对红花籽油可能造成的污染,装置通过安装有底板,且底板在第二电动缸的作用下可顶出压榨筒,便于更加便捷的将压榨筒中的油渣清除,使用更加方便,装置通过安装有刮板,刮板上安装有刮刀,且刮板通过第三电动缸带动移动,使得便于将顶升至压榨筒顶端的底板或是压榨板上粘附的油渣等杂质刮除,并通过废料箱收集,不需要人工清理,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榨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料斗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动缸;2-支撑架;3-压榨板;4-单片机;5-温度传感器;6-蓄电池;7-保温套;8-集油槽;9-底座;10-电机;11-绞龙;12-转轴;13-料斗;14-送料管;15-半导体制冷片;16-压榨筒;17-凹槽;18-第二电动缸;19-加热盘管;20-出油孔;21-底板;22-刮板;23-刮刀;24-第三电动缸;25-废料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包括支撑架2、底座9、料斗13和压榨筒16,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7,凹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8,该第二电动缸18型号可为SDG32,该第二电动缸18通过导线连接有市电,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缸1,该第一电动缸1型号可为SDG40,该第一电动缸1通过导线连接有市电,第一电动缸1的底端纵向穿过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压榨板3,压榨板3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凸起,便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压榨效率,第一电动缸1一侧的支撑架2上安装有料斗13,料斗13的顶端铰接有防尘盖,起到防尘的作用,保证原材料的干净,料斗13的底端安装有送料管14,料斗1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0,该电机10型号可为Y90L-2,该电机10通过导线连接有市电,电机10的底端安装有转轴12,转轴12上安装有绞龙11,压榨板3正下方的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压榨筒16,压榨筒16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集油槽8,便于对压榨出的红花籽油进行收集,压榨筒16内壁的底端安装有滤膜,便于将压榨出的红花籽油中的杂质过滤,使得收集到的红花籽油品质更好,压榨筒16靠近料斗13一侧的顶端和送料管14的底端连接,压榨筒16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21,底板21的底端和第二电动缸18的顶端连接,压榨筒16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该温度传感器5型号可为CWDZ11,压榨筒16外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套7,保温套7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5,该半导体制冷片15型号可为TEC1-12703T125,保温套7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加热盘管19,保温套7远离送料管14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4,该单片机4型号可为HT66F018,单片机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15和加热盘管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4下方的保温套7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6,蓄电池6通过导线与单片机4电连接,压榨筒16底部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出油孔20,保温套7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废料箱25,支撑架2远离废料箱2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缸24,该第三电动缸24型号可为SDG50,该第三电动缸24通过导线连接有市电,第三电动缸24的输出端安装有刮板22,刮板22靠近第一电动缸1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刮刀23。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将红花籽原料倒入料斗13中,打开电机10,电机10带动绞龙11转动,将红花籽原料均匀有序的输送至压榨筒16中,打开第一电动缸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包括支撑架(2)、底座(9)、料斗(13)和压榨筒(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8),所述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缸(1),所述第一电动缸(1)的底端纵向穿过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压榨板(3),所述第一电动缸(1)一侧的支撑架(2)上安装有料斗(13),且料斗(13)的底端安装有送料管(14),所述料斗(1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的底端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安装有绞龙(11),所述压榨板(3)正下方的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压榨筒(16),且压榨筒(16)靠近料斗(13)一侧的顶端和送料管(14)的底端连接,所述压榨筒(16)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21),且底板(21)的底端和第二电动缸(18)的顶端连接,所述压榨筒(16)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压榨筒(16)外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套(7),且保温套(7)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5),所述保温套(7)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加热盘管(19),所述保温套(7)远离送料管(14)的一侧安装有单片机(4),且单片机(4)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15)和加热盘管(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4)下方的保温套(7)的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6),且蓄电池(6)通过导线与单片机(4)电连接,所述压榨筒(16)底部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出油孔(20),所述保温套(7)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废料箱(25),所述支撑架(2)远离废料箱(2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电动缸(24),且第三电动缸(24)的输出端安装有刮板(22),所述刮板(22)靠近第一电动缸(1)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刮刀(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花籽油制备用冷榨筒,包括支撑架(2)、底座(9)、料斗(13)和压榨筒(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动缸(18),所述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动缸(1),所述第一电动缸(1)的底端纵向穿过支撑架(2)的顶端安装有压榨板(3),所述第一电动缸(1)一侧的支撑架(2)上安装有料斗(13),且料斗(13)的底端安装有送料管(14),所述料斗(1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机(10),且电机(10)的底端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上安装有绞龙(11),所述压榨板(3)正下方的底座(9)的顶端安装有压榨筒(16),且压榨筒(16)靠近料斗(13)一侧的顶端和送料管(14)的底端连接,所述压榨筒(16)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底板(21),且底板(21)的底端和第二电动缸(18)的顶端连接,所述压榨筒(16)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压榨筒(16)外侧的顶端安装有保温套(7),且保温套(7)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5),所述保温套(7)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加热盘管(19),所述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王淑萍朱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塔原红花新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