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0758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属于环境污染修复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取水井和注射井,地面上设有抽水泵和反应箱,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抽水管深入到取水井内,抽水泵的另一端与反应箱连通,反应箱上设有加药装置,反应箱下部联接有循环泵,循环泵通过回水管深入到注射井内,地面上还设有曝气泵一、曝气泵二以及储药箱,曝气泵一通过管道深入到反应箱内,曝气泵二通过曝气管深入到注射井内,储药箱通过加药管深入到注射井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地下水抽提,进行异位营养液修复,回灌时再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了对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对污染物处理更加彻底、全面,而且不影响修复的效率。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mediation and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luding a water extraction well and an injection well. A pumping pump and a reaction box are provided on the ground. One end of the pump is penetrated into the water well through a pumping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ction box, and a charging device is provided on the reaction box.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c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ting pump. The circulation pump is penetrated into the injection well through the backwater pipe. The aeration pump one, the aeration pump two and the drug storage tank are also provided on the ground. The aeration pump is penetrated into the reaction box through the pipe, and the aeration pump two penetrated into the injection well through the aeration tube, and the storage tank is penetrated into the injection well through the dosing tub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groundwater is extracted, the ectopic nutrient solution is repaired, and the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in the recharge. The remediation effect of the groundwater is improved, the treatment is more thorough and comprehensive,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toration is not aff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属于环境污染修复治理

技术介绍
地下水抽出异位修复技术是用于地下水修复的一种主要手段,采用污水处理技术受污染的地下水。但其修复后有机污染物会存在“滞尾”现象,受污染的地下水经药液修复,修复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对污染物的处理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提供一种对地下水修复效果更好,对污染物处理更加彻底、全面的地下水修复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取水井和注射井,地面上设有抽水泵和反应箱,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抽水管深入到取水井内,抽水泵的另一端与反应箱连通,反应箱上设有加药装置,反应箱下部联接有循环泵,循环泵通过回水管深入到注射井内,地面上还设有曝气泵一、曝气泵二以及储药箱,曝气泵一通过管道深入到反应箱内,曝气泵二通过曝气管深入到注射井内,储药箱通过加药管深入到注射井内。本技术对地下水抽提,进行异位营养液修复,回灌时再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了对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对污染物处理更加彻底、全面,而且不影响修复的效率。进一步优选,地面上还设有相互联接的取样泵和水样分析仪,取样泵通过取样管深入到监测井内。随时对修复后的地下水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药液、氧气和微生物的配比,以保证修复效果。进一步优选,所述曝气管和所述加药管的下端均设有穿孔花管,有利于药剂和氧气均匀混入地下水中,充分反应,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对地下水抽提,进行异位营养液修复,回灌时再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了对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对污染物处理更加彻底、全面,而且不影响修复的效率。2、地面上还设有相互联接的取样泵和水样分析仪,取样泵通过取样管深入到监测井内。随时对修复后的地下水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节药液、氧气和微生物的配比,以保证修复效果。3、曝气管和加药管的下端均设有穿孔花管,有利于药剂和氧气均匀混入地下水中,充分反应,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取水井;2、注射井;3、监测井;4、穿孔花管;5、曝气泵一;6、抽水泵;7、反应箱;8、加药装置;9、循环泵;10、曝气泵二;11、储药箱;12、取样泵;13、水样分析仪;14、抽水管;15、回水管;16、曝气管;17、加药管;18、取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取水井1、注射井2和监测井3,地面上设有抽水泵6和反应箱7,抽水泵6的一端通过抽水管14深入到取水井1内,抽水泵6的另一端与反应箱7连通,反应箱7上设有加药装置8,反应箱7下部联接有循环泵9,循环泵9通过回水管15深入到注射井2内,地面上还设有曝气泵一5、曝气泵二10、储药箱11、取样泵12以及水样分析仪13,曝气泵一5通过管道深入到反应箱7内,曝气泵二10通过曝气管16深入到注射井2内,储药箱11通过加药管17深入到注射井2内,曝气管16和加药管17的下端均设有穿孔花管4,取样泵12通过取样管18深入到监测井3内。工作原理:抽水泵6通过抽水管14抽取受污染的地下水,地下水进入到反应箱7内,通过加药装置8向反应箱7内加入营养液,曝气泵一5向反应箱7内曝气,提供氧气,循环泵9将地下水回灌到注射井2内,曝气泵二10向注射井2内的地下水曝气,通过加药装置8向储药箱11上加入微生物和营养液,在注射井2内进行生物修复,修复后的地下水由监测井3抽出到水样分析仪13中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氧气、营养液以及微生物的配比。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水修复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取水井(1)和注射井(2),地面上设有抽水泵(6)和反应箱(7),抽水泵(6)的一端通过抽水管(14)深入到取水井(1)内,抽水泵(6)的另一端与反应箱(7)连通,反应箱(7)上设有加药装置(8),反应箱(7)下部联接有循环泵(9),循环泵(9)通过回水管(15)深入到注射井(2)内,其特征在于:地面上还设有曝气泵一(5)、曝气泵二(10)以及储药箱(11),曝气泵一(5)通过管道深入到反应箱(7)内,曝气泵二(10)通过曝气管(16)深入到注射井(2)内,储药箱(11)通过加药管(17)深入到注射井(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修复装置,包括取水井(1)和注射井(2),地面上设有抽水泵(6)和反应箱(7),抽水泵(6)的一端通过抽水管(14)深入到取水井(1)内,抽水泵(6)的另一端与反应箱(7)连通,反应箱(7)上设有加药装置(8),反应箱(7)下部联接有循环泵(9),循环泵(9)通过回水管(15)深入到注射井(2)内,其特征在于:地面上还设有曝气泵一(5)、曝气泵二(10)以及储药箱(11),曝气泵一(5)通过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畅王连海高琰杜贻锦高静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山东百纳瑞分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