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柯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66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设备,包括基体以及可安拆设置在所述基体右端面底部的输送台,所述基体以及所述输送台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钻头容装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钻头容装腔左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壁上设置有上驱行槽,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左端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转化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化腔,所述第二转化腔底端壁上设置有下驱行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体积小巧方便移动携带,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A railway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lway equipment, including a base and a conveyor tabl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end of the matrix.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of the conveyor are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foot,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foot is fixed with a moving roller. An upper driv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cavity, in which the first conversion cavity is arranged up and down at the left end of the cavity, and a second conversion cavity is arranged below the cavity,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econd conversion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second conversion cavit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quick operation,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portable volume, reducing the use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
,一种铁路设备。
技术介绍
铁路枕木是用于铁路线路铺设的基础材料,是铁路上部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用于固定铁路轨道轨距,承载钢轨及通过车辆的重量荷载,使轨道压力荷载均匀分散传递至路基,保持线路稳定畅通。用于铺设铁路的枕木需要进行钻孔加工,传统的钻孔设备体积大,不方便携带至铁路现场,部分手持式钻孔机钻孔效率低,而且人工钻孔容易钻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铁路设备,包括基体以及可安拆设置在所述基体右端面底部的输送台,所述基体以及所述输送台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钻头容装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钻头容装腔左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壁上设置有上驱行槽,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左端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转化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化腔,所述第二转化腔底端壁上设置有下驱行槽,钻头容装腔与所述空腔之间通连有通行槽,所述通行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行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向上延长到所述上驱行槽中且与所述上驱行槽滑行配合连接的上驱行块,所述滑行块中左右穿通可旋转地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右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轴杆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转轮,所述上驱行块右端面上设置有定点槽,所述空腔右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点槽相对的定点块,所述空腔左端壁上设置有磁电控制的吸引盘,所述上驱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上驱行块螺形纹配合连接且向左延长穿通所述上驱行槽左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一转化腔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转化腔下部设置有向右延长穿通所述第一转化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二转化腔中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设置有上齿形轮,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下齿形轮,所述上齿形轮与所述下齿形轮之间连接有转化链,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右端设置有向上延长穿通所述第二转化腔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空腔中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空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的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转轮,所述下驱行槽中设置有用以左右滑行分别驱进所述第二齿转轮和所述第四齿转轮旋转的滑行驱进机构。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行驱进机构包括可左右滑行设置在所述下驱行槽中的下驱行块,所述下驱行块顶端面上设置有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的传出轴上设置有用以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转轮和所述第四齿转轮齿合的第五齿转轮,所述下驱行槽中左右延长设置有穿通所述下驱行块且与所述下驱行块螺形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下驱行槽左端壁中的左右移动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右端与所述下驱行槽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其中,所述基体右端面顶部可安拆设置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右端设置有向下延长且底端与所述输送台抵接的延长板,所述保护板与所述延长板为一个整体。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上驱行槽左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右端与所述上驱行槽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左端与所述第一转化腔左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化腔右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底端与所述第二转化腔底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化腔顶端壁可旋转配合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定点槽右端设置有导引口,所述定点槽与所述定点块可插合配合,所述钻头的规格小于所述钻头容装腔的规格,所述第一螺杆、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半径等同,所述第一齿转轮与所述第三齿转轮的规格等同,所述第二齿转轮、第四齿转轮和第五齿转轮的规格等同,所述下齿形轮与所述上齿形轮的的规格等同,所述第三齿转轮的规格大于所述第四齿转轮的规格。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基体、保护板、延长板和输送台构成作业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控制吸引盘松开对第一齿转轮的吸附,而后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电动机驱进下驱行块位于下驱行槽的最左端,使得第二齿转轮与第五齿转轮齿合转化,之后控制旋转电动机工作,旋转电动机工作驱进第五齿转轮旋转,第五齿转轮旋转驱进第二齿转轮旋转,第二齿转轮旋转驱进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一旋转轴旋转驱进下齿形轮旋转,下齿形轮旋转在转化链的转化下使得上齿形轮旋转,上齿形轮旋转驱进第一螺杆旋转,第一螺杆旋转驱进上驱行块向右滑行,上驱行块向右滑行带动滑行块以及钻头向右滑行,从而使得钻头伸入到加工空间中,当上驱行块向右滑行向右滑行到上驱行槽的最右端时,第一齿转轮与第三齿转轮齿合,定点块插入到定点槽中配合连接,从而将上驱行块定点,以使得钻头定点在加工空间中,2.通过控制左右移动电动机驱进下驱行块位于下驱行槽的最右端,使得第四齿转轮与第五齿转轮齿合转化,之后控制旋转电动机工作,旋转电动机工作驱进第五齿转轮旋转,第五齿转轮旋转驱进第四齿转轮旋转,第四齿转轮旋转驱进第二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旋转驱进第三齿转轮旋转,第三齿转轮旋转驱进第一齿转轮旋转,第一齿转轮旋转驱进轴杆旋转,轴杆旋转带动钻头旋转,从而使得钻头在加工空间中对枕木进行钻孔作业,使得枕木的钻孔安全稳定。3.通过吸引盘对第一齿转轮进行吸附固定,从而防止钻头收缩在钻头容装腔中时发生旋转,通过定点块插入到定点槽配合连接,从而对上驱行块进行定点,以防止钻头在对枕木进行钻孔时发生偏移现象,从而保证了枕木的加工质量。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体积小巧方便移动携带,能够实现自动控制钻头的收起和伸出,从而有效保护了钻头,防止本装置意外启动时而造成钻头伤人事故,能够实现钻头的收起和伸出以及旋转之间的钻孔操作,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铁路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钻头伸入到加工空间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钻头处于工作状态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铁路设备,包括基体1以及可安拆设置在所述基体1右端面底部的输送台10,所述基体1以及所述输送台10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101,所述支撑脚101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滚轮102,所述基体1右端面上设置有钻头容装腔13,所述基体1中位于所述钻头容装腔13左端设置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顶端壁上设置有上驱行槽15,所述基体1中位于所述空腔14左端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转化腔16,所述基体1中位于所述空腔14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化腔17,所述第二转化腔17底端壁上设置有下驱行槽18,钻头容装腔13与所述空腔14之间通连有通行槽42,所述通行槽42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行的滑行块19,所述滑行块19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向上延长到所述上驱行槽15中且与所述上驱行槽15滑行配合连接的上驱行块20,所述滑行块19中左右穿通可旋转地设置有轴杆22,所述轴杆22右端固定设置有钻头21,所述轴杆22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转轮23,所述上驱行块2右端面上设置有定点槽27,所述空腔14右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点槽27相对的定点块2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设备,包括基体以及可安拆设置在所述基体右端面底部的输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以及所述输送台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钻头容装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钻头容装腔左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壁上设置有上驱行槽,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左端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转化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化腔,所述第二转化腔底端壁上设置有下驱行槽,钻头容装腔与所述空腔之间通连有通行槽,所述通行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行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向上延长到所述上驱行槽中且与所述上驱行槽滑行配合连接的上驱行块,所述滑行块中左右穿通可旋转地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右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轴杆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转轮,所述上驱行块右端面上设置有定点槽,所述空腔右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点槽相对的定点块,所述空腔左端壁上设置有磁电控制的吸引盘,所述上驱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上驱行块螺形纹配合连接且向左延长穿通所述上驱行槽左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一转化腔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转化腔下部设置有向右延长穿通所述第一转化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二转化腔中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设置有上齿形轮,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下齿形轮,所述上齿形轮与所述下齿形轮之间连接有转化链,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右端设置有向上延长穿通所述第二转化腔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空腔中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空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的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转轮,所述下驱行槽中设置有用以左右滑行分别驱进所述第二齿转轮和所述第四齿转轮旋转的滑行驱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设备,包括基体以及可安拆设置在所述基体右端面底部的输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以及所述输送台底面四周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固定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基体右端面上设置有钻头容装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钻头容装腔左端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顶端壁上设置有上驱行槽,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左端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转化腔,所述基体中位于所述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化腔,所述第二转化腔底端壁上设置有下驱行槽,钻头容装腔与所述空腔之间通连有通行槽,所述通行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滑行的滑行块,所述滑行块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向上延长到所述上驱行槽中且与所述上驱行槽滑行配合连接的上驱行块,所述滑行块中左右穿通可旋转地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右端固定设置有钻头,所述轴杆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转轮,所述上驱行块右端面上设置有定点槽,所述空腔右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点槽相对的定点块,所述空腔左端壁上设置有磁电控制的吸引盘,所述上驱行槽中设置有与所述上驱行块螺形纹配合连接且向左延长穿通所述上驱行槽左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一转化腔中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转化腔下部设置有向右延长穿通所述第一转化腔右端壁并延长到所述第二转化腔中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设置有上齿形轮,所述第一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下齿形轮,所述上齿形轮与所述下齿形轮之间连接有转化链,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右端设置有向上延长穿通所述第二转化腔顶端壁且延长到所述空腔中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空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顶端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的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二转化腔中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转轮,所述下驱行槽中设置有用以左右滑行分别驱进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柯
申请(专利权)人:陈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