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932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块、第二支块、第三支块、板牙、推杆、复位件和驱动件,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均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依次并排设置;第一支块上具有一板牙安装部,板牙安装于板牙安装部,驱动件与板牙驱动连接;第二支块上具有供工件放置在其上的工件导引部;第三支块上具有一推杆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使得工件可以保持很高的水平度,从而减少进给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工人利用这种装置手动攻螺纹,可以不用将车床尾座推来拉去,而是可以以坐姿进行攻螺纹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An external screw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ernal thread attack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 first block, a second block, a third block, a tooth, a push rod, a reset piece and a driving piece. The first block, the second block and the third block are all slid on the base, and the first block, the second block and the third block are arranged in succession in order. The first branch is the first branch. The block has a tooth mounting part, the tooth is installed on the plate of the plate, the driv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ate tooth, and the second block has the workpiece guiding part for the workpiece placed on it, and the third block has a push rod moun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rod and a second guide rod, so that the workpiece can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level so as to reduce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feed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the worker can use this device to attack the thread manually without pushing the tail seat of the lathe, but can be used in the sitting position to attack the thread. The work efficiency of worker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labor intensity has also been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攻外螺纹装置
本技术属于攻螺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攻外螺纹装置。
技术介绍
最早的攻外螺纹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用车床顶尖顶住丝锥尾部的中心孔,用扳手卡住丝锥尾部的四方部位,利用车床的旋转运动进行攻外螺纹,这时车床的尾座须随攻外螺纹的方向手动跟进。这样攻外螺纹方法工作效率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丝锥由于压力而扭曲折断所造成的工件报废率也比较高。现在被广泛采用的攻外螺纹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使用丝锥夹具夹住丝锥,再将夹具装在车床尾座上,利用车床的旋转运动进行攻外螺纹。这时,车床的尾座仍需随攻外螺纹方向手动跟进,将丝锥引入孔内。待外螺纹攻完之后,为了让工件卸载方便,还要手动将尾座移开。使用这样的方法来攻外螺纹,虽然丝锥折断所造成的工件报废几率降低了不少,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工人的劳动强度仍旧很大,不利于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流水线化作业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攻外螺纹装置的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块、第二支块、第三支块、板牙、推杆、复位件和驱动件,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均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依次并排设置;第一支块上具有一板牙安装部,板牙安装于板牙安装部,驱动件与板牙驱动连接,以带动板牙在板牙安装部上转动;第二支块上具有供工件放置在其上的工件导引部;第三支块上具有一推杆安装部,推杆滑动设置于推杆安装部,推杆上具有用于夹紧工件的一夹紧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让推杆沿着这条直线推动工件往板牙方向移动;复位件设置于第三支块上且作用于推杆,其复位方向与推杆推动方向相反,以在攻外螺纹后实现推杆的自动复位,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支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支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以及和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称分布于板牙安装部的两端,第一导向杆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导向杆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及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在第一支块和第二支块位置调整、以及推杆推动工件移动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底座上具有二导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均位于二导轨的中垂线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上分别具有与二导轨滑动配合的六滑块。进一步的,复位件为弹簧,由于需要的弹性回复力小,单个弹簧就能实现,容易制作且复位效果好。进一步的,驱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部件,电机输出端与齿轮传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板牙连接。齿轮传动部件的设置,使得驱动过程变得更加平稳。进一步的,板牙安装部为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设置有一轴承,板牙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这种板牙安装部结构简单,且安装效果好。进一步的,工件导引部为圆弧形凹槽。该圆弧形凹槽适用于圆柱工件,能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如果是方形工件,则可将该凹槽改成适配的方形凹槽。进一步的,推杆安装部为第六通孔,推杆穿设于第六通孔。进一步的,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均为金属板材。本技术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工件通过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进行支撑,且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使得工件可以保持很高的水平度,从而减少进给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有在底座上的组件可进行替换和位置调整,且替换和位置调整极其方便,进而真正做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大幅度减小的效果;工人利用这种装置手动攻螺纹,可以不用将车床尾座推来拉去,而是可以以坐姿进行攻螺纹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支块2、第二支块3、第三支块4、板牙、推杆5、复位件6和驱动件,第一支块2、第二支块3和第三支块4均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支块2、第二支块3和第三支块4依次并排设置;第一支块2上具有一板牙安装部,板牙安装于板牙安装部,驱动件与板牙驱动连接,以带动板牙在板牙安装部上转动;第二支块3上具有供工件7放置在其上的工件导引部;第三支块4上具有一推杆安装部,推杆5滑动设置于推杆安装部,推杆5上具有用于夹紧工件7的一夹紧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让推杆5沿着这条直线推动工件7往板牙安装部方向移动;复位件6设置于第三支块4上且作用于推杆5,其复位方向与推杆5推动方向相反,以在攻外螺纹后实现推杆5的自动复位,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且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支块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支块3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以及和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称分布于板牙安装部的两端,第一导向杆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导向杆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及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在第一支块2和第二支块3位置调整、以及推杆推动工件移动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具有二导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均位于二导轨的中垂线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上分别具有与二导轨滑动配合的六滑块。导轨滑块的设置为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复位件6为弹簧6,由于需要的弹性回复力小,单个弹簧就能实现,容易制作且复位效果好。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件包括电机(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电机,在此不再详述)和齿轮传动部件9,电机输出端与齿轮传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齿轮传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板牙连接。齿轮传动部件的设置,使得驱动过程变得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板牙安装部为第五通孔,第五通孔内设置有一轴承,板牙与轴承内圈过盈配合。这种板牙安装部结构简单,且安装效果好。本实施例中,工件导引部为圆弧形凹槽。该圆弧形凹槽适用于圆柱工件,能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如果是方形工件,则可将该凹槽改成适配的方形凹槽。本实施例中,推杆安装部为第六通孔,推杆穿设于第六通孔。本实施例中,第一支块1、第二支块2和第三支块3均为金属板材,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在此不再详述。本技术的工件通过第二支块3和第三支块4进行支撑,且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使得工件可以保持很高的水平度,从而减少进给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有部件都通过滑轨嵌在底座上,需要更换不同螺纹类型时,只要更换不同的板牙就好,所有在底座上的组件可进行替换和位置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攻外螺纹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块、第二支块、第三支块、板牙、推杆、复位件和驱动件,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均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依次并排设置;第一支块上具有一板牙安装部,板牙安装于板牙安装部,驱动件与板牙驱动连接,以带动板牙在板牙安装部上转动;第二支块上具有供工件放置在其上的工件导引部;第三支块上具有一推杆安装部,推杆滑动设置于推杆安装部,推杆上具有用于夹紧工件的一夹紧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让推杆沿着这条直线推动工件往板牙安装部方向移动;复位件设置于第三支块上且作用于推杆,其复位方向与推杆推动方向相反,以在攻外螺纹后实现推杆的自动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攻外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块、第二支块、第三支块、板牙、推杆、复位件和驱动件,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均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第一支块、第二支块和第三支块依次并排设置;第一支块上具有一板牙安装部,板牙安装于板牙安装部,驱动件与板牙驱动连接,以带动板牙在板牙安装部上转动;第二支块上具有供工件放置在其上的工件导引部;第三支块上具有一推杆安装部,推杆滑动设置于推杆安装部,推杆上具有用于夹紧工件的一夹紧部,板牙安装部、工件导引部和推杆安装部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以让推杆沿着这条直线推动工件往板牙安装部方向移动;复位件设置于第三支块上且作用于推杆,其复位方向与推杆推动方向相反,以在攻外螺纹后实现推杆的自动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攻外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第一支块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支块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的第三通孔、以及和第二通孔位置相对的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称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山郝泽洋林力王邵铭马迪张畋征范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