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78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4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血管保护套,包括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第一牵拉部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一端部相互紧贴形成保护套的开口;所述弧形基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牵拉部另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由同一材料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牵拉部上设有第一牵拉槽,第二牵拉部上设有第二牵拉槽,弧形基部上设有打开槽;所述保护套从开口打开,包绕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利用艾丽斯组织钳夹紧保护套两侧的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后,将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牵开。解决了传统橡皮筋牵拉神经、血管的受力面积小,应力集中的缺点,可有效防止神经、血管的损伤,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

Neurovascular protectiv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urovascular protective sleev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ull part, a second pull pull part and an arc base part, one end part of the first pull section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stretch part are closely attached to an opening to form a protective sleeve; the ends of the curved base part are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part of the first stretch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tretch part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ull part, the second stretch part and the arc base are integrated with the same material; the first pull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ll slot, the second pull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ull slot, and an opening groove is provided on the arc base part,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opened from the opening to wrap around the 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to be protected by the Alice. The tissue clamp clamps the first traction slot and the second pull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and then pulls the nerve and blood vessels to be protecte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jury of nerve and blood vessel, and help to reduce the risk of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神经血管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血管保护套,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过程中对神经血管的保护。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涉及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学科,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学的分支之一。口腔颌面颈部血管十分丰富,神经系统十分发达。尤其是腮腺床、面侧深区及颈部。面神经从腮腺后内面进入腮腺,由后向前越过上、下行走的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浅面。通常在下颌支的后方分为颞面干与颈面干。形成5组分支,即颞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面神经受损后会造成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等严重的面瘫症状。对病人的外貌和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后果十分严重。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外貌具有明显影响,涉及腮腺及颈部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神经及重要血管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采用橡皮筋牵拉神经、血管来予以保护。但因橡皮筋与神经、血管接触面积小,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在术后产生面瘫等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合适的神经、血管保护装置,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过程中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血管保护套,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腮腺、面侧深区、颈部手术及面神经解剖术中,解决了传统橡皮筋牵拉神经、血管的受力面积小,应力集中的缺点,可有效防止神经、血管的损伤,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神经血管保护套,包括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第一牵拉部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一端部相互紧贴形成保护套的开口;所述弧形基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牵拉部另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由同一材料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牵拉部上设有第一牵拉槽,第二牵拉部上设有第二牵拉槽,弧形基部上设有打开槽;所述保护套从开口打开,包绕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利用艾丽斯组织钳夹紧保护套两侧的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后,将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牵开。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均为弹性材质,所述保护套由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围成空心筒状,所述保护套的横断面为近椭圆形或水滴形。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第一牵拉部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均布设有n个第一牵拉槽,相邻第一牵拉槽的间距为5mm;所述第二牵拉部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均布设有n个第二牵拉槽,相邻第二牵拉槽的间距为5mm。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弧形基部上打开槽的长度b为4mm,宽度c为3mm,所述打开槽边缘至保护套边缘的距离a为3-13mm。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第一牵拉部一端部为波浪形,第二牵拉部一端部为与第一牵拉部一端部相对应的波浪形,所述第一牵拉部的波浪形与第二牵拉部的波浪形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吻合式结构的开口。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第一牵拉部一端部为齿形,第二牵拉部一端部为与第一牵拉部一端部相对应的齿形,所述第一牵拉部的齿形与第二牵拉部的齿形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啮合式结构的开口。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的槽型为楔形卡槽式结构,与艾丽斯组织钳的钳夹部相适配;所述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的最大槽深为1mm。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长度H为10-30mm;所述保护套中弧形基部的外圆半径R为5mm,内圆半径r为3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神经血管保护套更加充分地暴露手术视野,降低手术过程中对神经、血管造成损失的风险。该神经血管保护套根据神经及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生物力学及功能学设计,有效的工作长度及圆弧型的边缘设计,扩大了神经血管的受力面积,由以前的点接触优化为线接触及面接触,从原来神经血管单一部位的集中受力,蜕变更广泛的神经血管参与受力。因此该保护套使神经、血管的受力面积更大,受力更加均匀,有效地避免了应力集中所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神经、血管,为手术成功提供良好的保障。材质选择聚乙烯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聚乙烯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过程中电刺激及其他手术器械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本技术涉及神经血管保护套的开发应用,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腮腺、面侧深区及颈部手术过程中对于神经(主要包括面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及血管(主要包括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等)的保护及充分显露术后视野的作用。本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临床的广泛应用。附图说明图1.1为实施例1神经血管保护套立体图。图1.2为图1.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主视图。图1.3为图1.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侧视图。图1.4为图1.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俯视图。图1.5为图1.4所示A-A剖视图。图1.6为图1.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后视图。图1.7为图1.6所示B-B剖视图。图2.1为实施例2神经血管保护套主视图。图2.2为实施例2神经血管保护套侧视图。图2.3为实施例2神经血管保护套俯视图。图2.4为图2.3所示A-A剖视图。图2.5为图2.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后视图。图3.1为实施例3神经血管保护套立体图。图3.2为图3.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主视图。图3.3为图3.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侧视图。图3.4为图3.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俯视图。图3.5为图3.4所示A-A剖视图。图3.6为图3.1所示神经血管保护套后视图。其中,1-第一牵拉部,2-第二牵拉部,3-弧形基部,4-开口,5-打开槽,6-第一牵拉槽,7-第二牵拉槽;a-打开槽边缘至保护套边缘距离;b-打开槽长度;c-打开槽及牵拉槽宽度;d-牵拉槽长度;e-牵拉槽深度;f-槽间距;g-牵拉槽边缘至保护套边缘距离;R-保护套外径;r-保护套内径;H-保护套长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神经血管保护套(型号1)如图1.1-1.7所示一种神经血管保护套,包括第一牵拉部1、第二牵拉部2和弧形基部3;第一牵拉部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一端部相互紧贴形成保护套的开口4;所述弧形基部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牵拉部另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部1、第二牵拉部2和弧形基部3由同一材料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牵拉部1上设有第一牵拉槽6,第二牵拉部2上设有第二牵拉槽7,弧形基部3上设有打开槽5。该保护套从开口4打开,包绕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利用艾丽斯组织钳夹紧保护套两侧的第一牵拉槽6和第二牵拉槽7后,将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牵开。所述第一牵拉部1、第二牵拉部2和弧形基部3均为弹性材质,该弹性材质优选地为聚乙烯,该保护套由第一牵拉部1、第二牵拉部2和弧形基部3围成空心筒状,其横断面为近椭圆形或水滴形。该保护套的长度为H为10。保护套中弧形基部3的外圆半径R为5mm,内圆半径r为3mm。所述第一牵拉部1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设有1个第一牵拉槽6;所述第二牵拉部2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设有1个第二牵拉槽7;所述第一牵拉槽6和第二牵拉槽7的槽型为楔形卡槽式结构,与艾丽斯组织钳的钳夹部相适配;所述第一牵拉槽6和第二牵拉槽7的最大槽深e为1mm。第一牵拉槽6和第二牵拉槽7的长度d均为5mm。所述弧形基部3上打开槽5的长度b为4mm,宽度c为3mm,所述打开槽5边缘至保护套边缘的距离a为3mm。所述第一牵拉部一端部为波浪形,第二牵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神经血管保护套

【技术保护点】
1.神经血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第一牵拉部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一端部相互紧贴形成保护套的开口;所述弧形基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牵拉部另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由同一材料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牵拉部上设有第一牵拉槽,第二牵拉部上设有第二牵拉槽,弧形基部上设有打开槽;所述保护套从开口打开,包绕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利用艾丽斯组织钳夹紧保护套两侧的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后,将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牵开。

【技术特征摘要】
1.神经血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第一牵拉部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一端部相互紧贴形成保护套的开口;所述弧形基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牵拉部另一端部和第二牵拉部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由同一材料一体制成;所述第一牵拉部上设有第一牵拉槽,第二牵拉部上设有第二牵拉槽,弧形基部上设有打开槽;所述保护套从开口打开,包绕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利用艾丽斯组织钳夹紧保护套两侧的第一牵拉槽和第二牵拉槽后,将所要保护的神经及血管牵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均为弹性材质,所述保护套由第一牵拉部、第二牵拉部和弧形基部围成空心筒状,所述保护套的横断面为近椭圆形或水滴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血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拉部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均布设有n个第一牵拉槽,相邻第一牵拉槽的间距为5mm;所述第二牵拉部上沿保护套长度方向均布设有n个第二牵拉槽,相邻第二牵拉槽的间距为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程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