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17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在充电器的外壳(30)形成有:通过驱动冷却风扇(18)驱动来吸引外部空气的吸气口(32e);以及通过驱动冷却风扇(18)来排出空气的排气口(31p),在外壳(30)的底板部(323)之上设置有:以围墙状对吸气口(32e)、或者供从吸气口(32e)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一纵壁(321);以及以围墙状对排气口(31p)、或者供从排气口(31p)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二纵壁(325),电气电路基板(20)配置于第一纵壁(321)包围吸气口(32e)等的范围的外侧,且配置于第二纵壁(325)包围排气口(31p)等的范围的外侧。

Charg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harger. The housing (30) of the charger (30) is formed by the suction port (32e) that drives the external air by driving the cooling fan (18), and the exhaust vent (31P) of the air by driving the cooling fan (18), and on the bottom floor (323) of the shell (30): the water of the wall to the suction port (32e) or the water from the suction port (32e). The first longitudinal wall (321) encircled by the drop site; and a second longitudinal wall (325) surrounded by a wall shaped exhaust port (31P) or a drop of water dropping from the exhaust port (31P). The electrical circuit substrate (20) is disposed outside the range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wall (321) surrounding the suction port (32e), and is configured on the second longitudinal wall (325). Encircling the outside of the range of the exhaust port (31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外壳内电气电路基板和冷却风扇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一般,电池被充电而发热。而且,若因发热而电池的温度超过规定值则充电效率降低。因此,在充电器中设置有用于对充电中的电池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在日本特开2013-192282号公报所记载的充电器中,冷却风扇以收纳于风扇壳体的状态被收纳于充电器的外壳内。风扇壳体的空气入口与上述外壳侧面的吸气口连通,风扇壳体的送风出口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外壳的上表面与电池连接。另外,在风扇壳体设置有将在该风扇壳体内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充电器内引导的开口。因此,若冷却风扇被驱动,则外部空气从充电器的外壳侧面的吸气口向风扇壳体内流入,从风扇壳体的送风出口向电池内供给。另外,利用从风扇壳体向充电器内释放出的空气来进行充电器内的电气部件的冷却。近几年,由于具有电池的容量增加的趋势,所以希望使充电器的充电电流增加而充电时间不变长。然而,在将冷却风扇兼作电池的冷却和充电器的冷却的构成中,在使充电电流增加的情况下很难抑制上述充电器的电气部件的发热。因此,需要在充电器的外壳内与电池用的冷却风扇独立地设置用于对电气部件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在充电器内设置电气部件的冷却风扇的情况下,需要在充电器的外壳设置外部空气导入用的吸气口和将对上述电气部件进行了冷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在充电器的外壳设置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情况下,若从排气口等浸入的水到达电气部件以及电气电路基板,则存在充电器进行误动作等的担忧,需要其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不使从充电器的外壳的排气口、或者吸气口进入的水到达电气电路基板。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面中,在充电器中,在外壳内收纳有电气电路基板和冷却风扇,在上述外壳形成有: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吸引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以及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将对上述外壳内进行了冷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在上述外壳的底板部之上设置有:以围墙状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一纵壁;以及以围墙状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二纵壁,上述电气电路基板配置于上述第一纵壁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且配置于上述第二纵壁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侧面,吸气口、或者供从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通过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底板部之上的围墙状的第一纵壁来包围。因此,从吸气口进入外壳内的水、或者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保持于被第一纵壁包围的范围内。另外,排气口、或者供从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通过设置于上述外壳的底板部之上的围墙状的第二纵壁来包围。因此,从排气口进入外壳内的水、或者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保持于被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内。电气电路基板配置于上述第一纵壁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且配置于上述第二纵壁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因此,从吸气口、以及排气口进入到外壳内的水被上述第一纵壁、以及上述第二纵壁遮挡而很难到达电气电路基板、以及电气电路基板上的电气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侧面中,吸气口形成于外壳的下部,并被第一纵壁包围,排气口同样地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并被第二纵壁包围。这样,吸气口、以及排气口形成于外壳的下部,所以水很难从吸气口、以及排气口进入电气电路基板的配置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侧面中,在吸气口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一纵壁的上端高的位置的情况下,构成为上述吸气口的周围被第三纵壁包围,从上述吸气口进入的水沿着第三纵壁向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的范围内滴下,在上述排气口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二纵壁的上端高的位置的情况下,构成为上述排气口的周围被第三纵壁包围,从上述排气口进入的水沿着上述第三纵壁向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内滴下。这样,通过设置第三纵壁,高效地将从设置于外壳的上部的吸气口、或者排气口进入的水向被第一纵壁包围的范围内、或者被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内引导。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侧面中,吸气口形成于外壳的下部,并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上述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部,并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供从上述排气口沿着上述第三纵壁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这样,排气口形成于外壳的上部,所以能够高效地将外壳内的温暖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侧面中,吸气口形成于外壳的上部,并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并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供从上述吸气口沿着上述第三纵壁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侧面中,电气电路基板在外壳的底板部之上沿着该底板部设置,在吸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的情况下,上述吸气口形成于比上述第一纵壁的上端低的位置,在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的情况下,上述排气口形成于比上述第二纵壁的上端低的位置。因此,从吸气口、或者排气口进入的水难以滴落到电气电路基板。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侧面中,吸气口在外壳的俯视观察中形成于一端侧,排气口在上述外壳的俯视观察中形成于另一端侧。因此,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能够在外壳内的大致整个区域中流动,从排气口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侧面中,在被以接受从吸气口或者排气口滴下的水的方式构成的第一纵壁或者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内的上述外壳的底板部,形成有脱水孔。因此,能够利用脱水孔高效地排出从外壳上部的吸气口、或者排气口进入外壳内、滴下,并滞留在被第一纵壁、或者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的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侧面中,冷却风扇在风扇的轴心大致水平的状态下,设置于上述第一纵壁或者第二纵壁的附近,上述冷却风扇的吸气侧在俯视观察中朝向上述吸气口。因此,冷却风扇能够从吸气口将外部空气高效地向外壳内吸引。另外,冷却风扇使空气在外壳内沿着电气电路基板流动,能够高效地冷却电气电路基板上的电气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侧面中,冷却风扇设置为该冷却风扇的下端成为与上述电气电路基板大致相等的高度位置、或者比上述电气电路基板低的位置。因此,冷却风扇将空气送到外壳的较低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侧面中,对吸气口、或者排气口的周围进行包围的第三纵壁形成于外壳的顶部,在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的范围的外侧,在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的范围与上述外壳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引导空气流的引导壁面。因此,在被第三纵壁包围的范围的外侧与外壳的顶面的角部不会滞留空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侧面中,对吸气口、或者排气口的周围进行包围的第三纵壁形成于上述外壳的顶部,以从上述外壳的顶部向下方突出的上述第三纵壁的突出端比上述吸气口或者上述排气口的下端位置低的方式,设定上述第三纵壁的突出尺寸。因此,在从吸气口、或者排气口进入水时,该水被第三纵壁遮挡,很难到达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的范围的外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充电器和电池的连接状态的布线框图。图2是表示上述充电器的电源电路的示意电路图。图3是表示上述充电器的外壳内的示意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上部外壳的排气口、以及顶侧纵壁(第三纵壁)的平剖视图。图5是表示下部外壳的整体、以及电气电路基板的示意俯视图。图6是表示充电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变更例1的充电器的外壳内的示意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变更例2的充电器的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在外壳内收纳有电气电路基板和冷却风扇,其中,在上述外壳形成有: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吸引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以及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将对上述外壳内进行了冷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在上述外壳的底板部之上设置有:以围墙状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一纵壁;以及以围墙状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二纵壁,上述电气电路基板配置于上述第一纵壁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且配置于上述第二纵壁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8 JP 2015-2117821.一种充电器,在外壳内收纳有电气电路基板和冷却风扇,其中,在上述外壳形成有: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吸引外部空气的吸气口;以及通过驱动上述冷却风扇来将对上述外壳内进行了冷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在上述外壳的底板部之上设置有:以围墙状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一纵壁;以及以围墙状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第二纵壁,上述电气电路基板配置于上述第一纵壁对上述吸气口、或者供从上述吸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且配置于上述第二纵壁对上述排气口、或者供从上述排气口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进行包围的范围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中,上述吸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并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上述排气口同样地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并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中,在上述吸气口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一纵壁的上端高的位置的情况下,构成为上述吸气口的周围被第三纵壁包围,从上述吸气口进入的水沿着上述第三纵壁向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的范围内滴下,在上述排气口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二纵壁的上端高的位置的情况下,构成为上述排气口的周围被第三纵壁包围,从上述排气口进入的水沿着上述第三纵壁向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的范围内滴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中,上述吸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并被上述第一纵壁包围,上述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部,并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供从上述排气口沿着上述第三纵壁滴下的水滴落的部位被上述第二纵壁包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中,上述吸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上部,并被上述第三纵壁包围,上述排气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贺秀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