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85792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4: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CRC;将CRC和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将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或者按照加扰方式进行加扰,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交织方式或加扰方式用于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将第二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循环移位的位数用于携带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发送第三信息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降低终端获取信息的时延。

A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a network device, including: determining a CRC to be sent information bits; cascading CRC and pending information bits to obtain a first information sequence; interleaving bits in the first information sequence in interleaving or scrambl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rambling mode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Second information sequences, interleaving or scrambling methods are used to ensure that bits at the CRC position after the cyclic shift can not check the bits in the position of the information bits after the cycle shift; the second information sequence is circulated to obtain the third information sequence, and the number of the cyclic digits is used to carry the part of the system frame number. A bit of information; send a sequence of third inform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time delay of the terminal acquiring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物理层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Channel,PBCH)为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的物理层广播信道,网络设备可以将信息比特通过PBCH发送给终端,如下行系统带宽、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PHICH)配置、系统帧号(SystemFrameNumber,SFN)和保留比特。此外,为了使终端能够验证接收到的信息比特是否正确,还需要将用于验证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一起发送给终端。网络设备为了保证终端能够接收到信息比特和CRC,将会通过PBCH在40ms周期内重复发送4次,每次携带的编码比特相同。然而,由于信息比特中的系统帧号只包括系统帧号的高8位,而最低2位需要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携带。目前,一种携带系统帧号最低2位的方式为:将4次重复发送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加扰序列进行加扰,通过加扰序列可以携带系统帧号的最低2位。但上述方式中,由于每次发送的信息比特和CRC使用不同的加扰序列进行加扰,终端每次接收到信息比特和CRC之后,都需要使用4种加扰序列分别尝试接收到的信息比特和CRC使用的是那种加扰序列,以致每次接收到信息比特和CRC之后都需要进行多次尝试加扰序列进行解码,从而增加了终端获取信息比特的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用于降低终端获取信息的时延。第一方面公开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CRC,将CRC和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将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或者按照加扰方式进行加扰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将第二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发送第三信息序列。由于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有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通过反向循环移位的移位的方式确定网络设备发送信息之前对信息进行的移位,进而确定系统帧号,可见,不需要进行多次解码,因此,可以减少解码的次数,从而可以降低终端获取信息的时延。此外,由于交织方式或加扰方式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保留比特中的预设比特位设置为1以获得目标信息比特,确定目标信息比特的CRC,将CRC和目标信息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由于当保留比特包括的比特均为0时,可以通过将保留比特中的预设比特位设置为1的方式避免待发送信息比特为全0的情况,可以通过交织的方式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发送信息比特可以包括保留比特,可以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并将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其中,第一比特位为第一信息序列的首位,第二比特位为保留比特的任一比特位,交织后的第一比特位的比特为1,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达到交织方式的目的,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其中,当保留比特包括的比特均为0时,在进行交织之前,需要将第二比特位的比特设置为1;当保留比特包括的比特均为1时,在进行交织之前,将不需要进行上述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保留比特中除第二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四信息序列中除保留比特包括的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五信息序列,并将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其中,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保留比特中的这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均为1,可以进一步通过交换的方式达到交织方式的目的,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发送信息比特可以包括保留比特,可以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第一信息序列的最前面得到第四信息序列,并将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其中,第一比特位为保留比特的任一比特位,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为1,通过移位的方式达到交织方式的目的,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目标位置得到第五信息序列,并将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其中,第二比特位为保留比特中除第一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任一比特位,目标位置为第四信息序列中除目标间隙之外的t个间隙中的任一间隙,目标间隙是保留比特中除第一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间的间隙,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为1,进一步通过移位的方式达到交织方式的目的,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待发送信息比特可以包括保留比特,可以将第三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第一信息序列的最前面得到第四信息序列,并将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其中,第三比特位为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最后一个比特位,第四信息序列的首位的比特为1,通过移位的方式达到交织方式的目的,可以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因此,只有当正确的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使待发送信息比特反向循环移位至未循环移位之前的位置时,CRC校验才能通过,因此,可以准确地确定循环移位的位数携带的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以便终端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对第三信息序列依次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第六信息序列,再发送第六信息序列,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对第二信息序列进行编码得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将所述CRC和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或者按照加扰方式进行加扰,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所述交织方式或所述加扰方式用于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所述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循环移位的位数用于携带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将所述CRC和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或者按照加扰方式进行加扰,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所述交织方式或所述加扰方式用于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所述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循环移位的位数用于携带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的信息;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保留比特中的预设比特位设置为1,以获得目标信息比特;所述确定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的CRC包括:确定所述目标信息比特的CRC;所述将所述CRC和所述待发送信息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CRC和所述目标信息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所述第一比特位为所述第一信息序列的首位,所述第二比特位为所述保留比特的任一比特位,交织后的第一比特位的比特为1;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保留比特中除所述第二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与所述第四信息序列中除所述保留比特包括的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五信息序列,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所述保留比特中的所述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均为1;所述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中的比特按照交织方式进行交织,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所述第一信息序列的最前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所述第一比特位为所述保留比特的任一比特位,所述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为1;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所述第一信息序列的最前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移位至目标位置,以获得第五信息序列,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第四信息序列中除目标间隙之外的t个间隙中的任一间隙,所述目标间隙是所述保留比特中除所述第一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比特位为所述保留比特中除所述第一比特位之外的t个比特位中的任一比特位,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所述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为1;所述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二信息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三信息序列依次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以获得第六信息序列;所述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序列包括:发送所述第六信息序列。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保留比特的至少一位处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的最前面,且处于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首位的保留比特位的比特为1;将所述CRC和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进行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循环移位的位数用于携带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序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比特的t个比特位处于除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首位和所述保留比特位置所在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所述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均为1,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依次进行编码和速率匹配,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所述发送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发送所述第三信息序列。1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序列;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根据交织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解交织,或者根据加扰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解扰,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所述交织方式或所述加扰方式用于确保循环移位后处于循环冗余校验CRC位置的比特无法校验循环移位后处于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当所述第三信息序列CRC校验通过时,将所述第三信息序列中处于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确定为信息比特,并将反向循环移位的位数按照映射关系确定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保留比特中的预设比特位中的比特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保留比特;所述根据交织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解交织,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包括: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所述第一比特位为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的首位,所述第二比特位为处于所述保留比特位置的预设比特位;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比特位中的比特与第二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处于所述保留比特位置中除所述第二比特位之外的t个预设比特位中的比特与所述第四信息序列中除所述保留比特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中的t个预设比特位中的比特进行交换,以获得第五信息序列,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所述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包括保留比特;所述根据交织方式对所述第二信息序列进行解交织,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的首位移位至第一间隙,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所述第一间隙为处于所述保留比特位置的比特位间的预设间隙;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的首位移位至第一间隙,以获得第四信息序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t个预设比特位中的比特分别移位至t个预设间隙,以获得第五信息序列,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所述将所述第四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五信息序列确定为第三信息序列。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进行解码,以获得第六信息序列;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六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1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序列;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当所述第二信息序列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通过时,将所述第二信息序列中处于信息比特位置的比特确定为信息比特,并将反向循环移位的位数按照映射关系确定系统帧号的部分比特,所述信息比特包括保留比特,所述保留比特的至少一位处于所述信息比特的最前面,且处于所述信息比特首位的保留比特位的比特为1。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比特的t个比特位处于除所述信息比特首位和所述保留比特位置所在比特位之外的比特位,所述t个比特位中的比特均为1,所述t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所述保留比特的比特位数。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进行解码,以获得第三信息序列;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包括:将所述第三信息序列反向循环移位,以获得第二信息序列。2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发送信息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CRC;级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CRC和所述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级联,以获得第一信息序列;获得模块,用于将所述级联模块级联的第一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胜辰张公正徐晨罗禾佳杜颖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