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70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包括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介质板及金属地,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设置于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还与金属地连接。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一耦合器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通过集成馈电网络,具有圆极化天线的带宽变宽且体积小型化的技术效果。

A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with a single band five po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ngle layer wide-band five port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including a single layer broadband five port feed network, medium plate and metal field. The single layer broadband five port feed network is s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edium plat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edium plate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metal. The feed network comprises a first coupler and a second coupler, which are arranged directly below the first coupler. The circular polarization antenna of the single layer broadband five port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broadening the bandwidth of the circular polarized antenna and small size by integrating the feed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微带圆极化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很窄。为了展宽带宽,在对微带圆极化天线或阵列天线进行馈电时,需要对馈电网络进行设计。当馈电网络具有功率分配和移相功能时,也就是馈电网络的四个输出端口的幅度相等,相位依次相差90°时,可以展宽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现有的馈电网络带宽窄且体积较大,不利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馈电网络带宽窄且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包括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介质板及金属地,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设置于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还与金属地连接;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矩形环、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及第十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顶角的位置,所述第一传输线还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四端口;所述第四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传输线还与第五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五传输线与所述第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六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五端口;所述第七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一端口;所述第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第八传输线还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矩形环、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第十八传输线、第十九传输线、第二十传输线、第二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所述第十二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二传输线还与第十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三传输线与所述第十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四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二端口;所述第十五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五传输线还与第十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六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七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三端口;所述第十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十八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六端口;所述第十九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顶部的位置,第十九传输线还与第二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一耦合器的正下方,第一耦合器中的第一端口与第二耦合器中的第六端口并列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第三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矩形环左右对称。优选的,所述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二矩形环左右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及第六端口均为输入端,所述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及第五端口均为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十传输线及第二十一传输线均为隔离电阻。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第三传输线形成一个顺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形成一个逆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及第十四传输线形成一个顺时针的钩子形结构,所述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及第十七传输线形成一个逆时针的钩子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线及第四传输线均为水平连接线,所述第二传输线及第五传输线均为倒L形结构,所述第三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为L形结构。优选的,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六传输线均为水平连接线,所述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所述第十六传输线及所述第十七传输线均为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环中的内环的长边均为L1=21mm、短边均为L2=15mm,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左右两侧的宽度均为W1=5.1mm,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顶部及底部的宽度均为W2=3.12mm;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的长边均为L1=21mm、短边均为L2=15mm,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左右两侧的宽度均为W1=5.1mm,第二矩形环中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顶部及底部的宽度均为W2=3.12mm;所述第一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五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a=21.1mm,宽度均为Wa=1.15mm;所述第二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十二传输线及第十六传输线的短边的长度均为Lb1=5mm、长边的长度均为Lb2=10.9mm,宽度均为Wb=0.61mm;所述第三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及第十七传输线的长边的长度为Le=18.9mm,宽度为We=1.66mm;所述第七传输线及第十八传输线的水平短边的长度均为Lc1=11mm,水平长边的长度均为Ld=21.4mm,水平长边与水平短边之间的距离均为Lc2,宽度均为Wc=0.9mm;所述第八传输线及第十九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a=21.1mm,宽度均为Wd=1.05mm;所述第九传输线及第二十传输线的水平短边的长度均为Lb4=2.8mm,水平长边的长度均为Lb3=6mm,宽度均为Wb=0.61mm,水平短边与水平短边之间的高度均为R0=3.4mm;所述第十传输线及第二十一传输线的宽度均为Wb=0.61mm,长度均为L8=0.61mm;所述第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的长度均为L7=4mm,宽度均为We=1.66mm。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圆极化天线包括内置两个耦合器的馈电网络,实现馈电网络带宽变宽且体积小型化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中各元件尺寸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通过电磁仿真软件仿真的S参数结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通过电磁仿真软件仿真的相位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考图1至3所示,图1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中各元件尺寸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包括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1、介质板2及金属地3,其中,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1设置于介质板2的上表面,所述介质板2的下表面还与金属地3连接。也就是说,所述介质板2设置于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1及金属地3之间,其中,所述金属地3与介质板2的形状及面积均相同。所述介质板2所采用的板材为RO4350B、厚度为0.762mm、介电常数为3.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介质板及金属地,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设置于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还与金属地连接;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矩形环、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及第十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顶角的位置,所述第一传输线还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四端口;所述第四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传输线还与第五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五传输线与所述第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六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五端口;所述第七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一端口;所述第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第八传输线还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矩形环、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第十八传输线、第十九传输线、第二十传输线、第二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所述第十二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二传输线还与第十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三传输线与所述第十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四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二端口;所述第十五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五传输线还与第十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六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七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三端口;所述第十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十八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六端口;所述第十九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顶部的位置,第十九传输线还与第二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一耦合器的正下方,第一耦合器中的第一端口与第二耦合器中的第六端口并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介质板及金属地,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设置于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还与金属地连接;所述单层宽带五端口馈电网络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矩形环、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第七传输线、第八传输线、第九传输线、第十传输线及第十一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顶角的位置,所述第一传输线还与第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线与所述第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三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四端口;所述第四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四传输线还与第五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五传输线与所述第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六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五端口;所述第七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一端口;所述第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第八传输线还与第九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九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矩形环、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第十八传输线、第十九传输线、第二十传输线、第二十一传输线及第二十二传输线;所述第十二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二传输线还与第十三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三传输线与所述第十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四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二端口;所述第十五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一矩形环的右侧边底部的位置,所述第十五传输线还与第十六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六传输线与所述第十七传输线连接,所述第十七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三端口;所述第十八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右侧边顶部的位置,所述第十八传输线的末端设置第六端口;所述第十九传输线水平连接至所述第二矩形环的左侧边顶部的位置,第十九传输线还与第二十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十一传输线与所述第二十二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于第一耦合器的正下方,第一耦合器中的第一端口与第二耦合器中的第六端口并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第二传输线及第三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所述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及第六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一矩形环左右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传输线、第十三传输线、第十四传输线形成的结构与第十五传输线、第十六传输线、第十七传输线形成的结构相对于第二矩形环左右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宽带五端口的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美君邓力李书芳张贯京葛新科张红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