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31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是利用一传动机构带动针织机的针筒作快、慢及正、反转的作动,主要是以一可控制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伺服马达作为该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再在该伺服马达与针筒间设置一传动齿轮组与传动轴杆,当该伺服马达激活时,通过由该传动齿轮组带动该针筒作正反转的作动,不仅可准确控制针筒的正反转,同时并精简构成要件、减少机件占用的空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一种针织机的
,特别是针对用以控制针筒作正反或转速的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针织机器在针织作业进行过程中,为利于织针顺利完成各式花样的提花作动,需令针筒83在必要时反复作转速或正反转的控制变化。请参阅图1~图4所示,传统针织机用以带动针筒83转动的传动机构为当转向控制轨91带动离合器拨杆92向右时,该离合器拨杆92即拨动离合器93向右,使该离合器93与动力齿轮94结合,将旋转的动力由动力齿轮94传输至离合器93,又该离合器93通过轴心处的滑键构造与传动轴95结合,使离合器93沿传动轴95作轴向滑动,动力通过由离合器93传输至传动轴95,再由传动轴95传输至伞型齿轮96,而该伞型齿轮96另带动结合于衬筒81下方的另一伞型齿轮97转动,使该衬筒81由杆键82的卡制而带动针筒83作单方向旋作动。又当转向控制轨91带动离合器拨捍92向左时,由离合器拨杆92拨动离合器93向左移位,使该离合器93与动力齿轮94分离,而与传动齿轮98相结合,使动力通过由动力齿轮94的旋轴传输至另一具偏心轴801的齿轮80上,该偏心轴801一端与连杆85结合,而该连杆85另端则与一扇型的半齿轮86相联,通过连杆85带动使该半齿轮86以心轴87为中心作上、下往复式摆动,令该半齿轮86与传动齿轮98作啮合结合,以带动该传动齿轮98作正、反转的往复式运动,并再通过传动轴95、伞型齿轮96、97等传动构件作动,而带动针筒83作正反转动。上述习用传动机构虽然可达到预期的功效,而因为组成结构甚为繁多、复杂,因此不仅制造、加工成本高,且机器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而最重要的便是针筒83于正反转定位时容易有定位不准确的情形,造成织针提花品质的不良,对其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是使针织机用以带动针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其组成更为精简,传动更为准确,以提升织针提花效率及品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构成包括一设于针织机上的针筒,以及用以带动该针筒作正反转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是由一传动轴杆、伺服马达及传动齿轮组等构件组成,其中该传动轴杆外环面适处等分开设若干键槽,各该键槽内可供容置键块,且令各该键块一端凸出该传动轴杆的外环面,而该针筒内壁面下段适处并形成有相供该键块凸出一端卡合的杆置槽,当该针筒套覆于该传动轴杆外围即作连动的组套结合,而该伺服马达为一可控制针筒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动力源,其传动的轴心上可供该传动齿轮组的第一齿轮固设,而第二齿轮是组套于该传动轴杆下端处,当该伺服马达运转时,可由该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令套覆于该传动轴杆外的针筒作同步连动旋转。据此不仅可准确控制针筒的转速及正、反转,同时并精简构成要件、减少机件占用的空间。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以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传动机构的上视平面组合图;图2为习用传动机构的正视平面组合图;图3为习用传动机构的侧视平面组合图;图4为习用传动机构的离合器与传动轴组合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组合上视平面示意图织针。图号说明针织机台1;传动机构2;针筒10;针槽11;杆置槽12;传动轴杆20;键槽21;挡部22;伺服马达30;轴心31;传动齿轮组4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键块51;轴承5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其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及技术,谨配合附图再予说明于后请参阅图5~图7所示,本技术的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构成包括组设于针织机台1上的针筒10,以及一由传动轴杆20、伺服马达30、传动齿轮组40等构件组成,用以带动该针筒10转动的传动机构2,其中该针筒10为可被该传动机构2带动作正、反向反复旋转的长圆筒形构件,其外圆周面等间隔设有若干针槽11,用以供提花用的织针(图中未显示)容置,而内壁面下段适当处则等间距环设有若干杆置槽12,令其可与该传动轴杆20作传动结合。该传动轴杆20为一概呈十字型的轴体,其近下段的外环面适处等分开设有若干键槽21,各该键槽21内可供容置键块51,且令各该键块51一端凸出该传动轴杆20的外环面,当该针筒10套覆于传动轴杆20外缘时,即令其杆置槽12套合于该键块51凸出的外端处作连动的组套结合,再令一轴承52套组于该传动轴杆20下段适处,而位于其较大径的挡部22与针织机台1之间。该伺服马达30作为控制该针筒10旋转的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动力源,固设于该针织机台1下方适处,其一端凸出的轴心31可与该传动齿轮组40结合固定。该传动齿轮组40是由一组套于该传动轴杆20下端的第一齿轮41,以及一锁固于该伺服马达30其轴心31上的第二齿轮42组成,当该伺服马达30激活运转时,可由该第一齿轮41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再通过该第二齿轮42同时带动套覆于该传动轴杆20外的针筒10作同步连动旋转。据此,根据上述的构件组成,利用该伺服马达30带动该传动齿轮组40运转,再由该传动齿轮组40同步带动该针筒10作正反转作动,不仅可准确控制针筒10的转速及正、反转,同时并精简构成要件、减少机件占用的空间。归纳上述的说明,根据本技术上述结构的设计,可有效克服习式创作所面临的缺陷,进一步具有上述众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因此本技术为一创意极佳的新型创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凡熟悉此项技艺人士所作明显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包括一设于针织机上的针筒,以及用以带动该针筒作正反转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一传动轴杆、伺服马达及传动齿轮组构件组成,而可控制针筒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动力源是所述的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驱使一传动齿轮组,该传动齿轮组传动所述的针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齿轮组是由一组套于该传动轴杆下端的第一齿轮,以及一固设于该伺服马达其轴心上的第二齿轮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是利用一传动机构带动针织机的针筒作快、慢及正、反转的作动,主要是以一可控制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伺服马达作为该传动机构的动力源,再在该伺服马达与针筒间设置一传动齿轮组与传动轴杆,当该伺服马达激活时,通过由该传动齿轮组带动该针筒作正反转的作动,不仅可准确控制针筒的正反转,同时并精简构成要件、减少机件占用的空间。文档编号D04B15/16GK2787697SQ200520005369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赵国超 申请人: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针织机的针筒正反转机构,其包括一设于针织机上的针筒,以及用以带动该针筒作正反转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一传动轴杆、伺服马达及传动齿轮组构件组成,而可控制针筒转速、旋转角度及正反转的动力源是所述的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驱使一传动齿轮组,该传动齿轮组传动所述的针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