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永专利>正文

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23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形成部件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接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前置切换阀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恒温阀芯;延伸出所述外壳体且用以控制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阀芯切换动作的开关手轮;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切用以控制所述恒温阀芯温度的调温手轮。

Constant temperature faucet for preventing cold and hot water pipe back loa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ermostat faucet for preventing the back loading of a cold and hot water pipe, including a shell body, an inner cavity forming part installation cavity of the shell body, a joint part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a front switch valve core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cavity, a constant temperature valve core in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an extension. The shell body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witch handwheel of the valve core switching action of the pre switching valve core, and extends the thermostat wheel of the shell body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valv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
技术介绍
恒温水龙头的作用是将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冷、热水自动混合成预先设定的温度,广泛应用于家庭淋浴、公共浴场、管道调温等场合。且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标准,恒温水龙头的冷、热进水方向(左边进热水,右边进冷水)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一旦制造出来是不可改变的,是固定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预先安装的建筑内冷、热水管道布置不标准(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冷、热水管道布置为左热、右冷),或者是安装条件的限制,导致冷、热水管道可能是左冷、右热的状态,这会导致市场上符合国家标准的恒温水龙头不能使用。如中国授权的公开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5001574U)提出了一种结构改进的恒温水龙头,结合说明书及附图1,其在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第15段写到:所述外壳表面设有第一冷水进水口13及第一热水进水口14,所述外壳表面设有第一上出水口15及第一下出水口16,结合附图1,可以明确知道该恒温水龙头的冷热进水口为左热右冷,左热右冷为市场上流通的国家标准恒温水龙头,这会导致由于预先安装的建筑管道不标准或安装条件限制或使用者使用喜好等问题,导致符合国家标准的恒温水龙头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805361A公开了一种冷热管可转换的恒温水龙头,但是这种结构的恒温水龙头需要预先配置两套不同的正水路接头组件和反水路接头组件,增加了成本;而且还要在现场根据冷热水是左右分布还是右左分布的情况而按照调整,降低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形成部件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接头部,所述接头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外的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以及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分别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水通道后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具有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之间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第二过水通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前置切换阀芯,所述前置切换阀芯具有使得两路水分别独立进入,然后被切换至两路水分别独立流出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进水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出水口分别对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恒温阀芯,所述恒温阀芯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对应,所述恒温阀芯的恒温水出口与所述一恒温水出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恒温水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为恒温水出水口;延伸出所述外壳体且用以控制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阀芯切换动作的开关手轮,所述开关手轮与限位部件配合使得其可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四路水切换方向;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切用以控制所述恒温阀芯温度的调温手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置切换阀芯包括阀芯壳体,所述阀芯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阀芯底座,所述阀芯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轴、陶瓷动片、陶瓷定片,所述转轴用以驱动所述陶瓷动片转动且其顶端穿过所述阀芯壳体向外延伸,所述陶瓷定片与阀芯底座相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上设置有四个进出水口,所述陶瓷定片上设置有四个与阀芯底座上的进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动片上设置有用以开闭所述过水孔的动片过水槽和动片过水孔,所述动片过水槽的顶部密封,所述阀芯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动片过水孔对应的换水通道,当所述陶瓷动片转动第一位置时,所述动片过水槽只与其中一过水孔对应,所述动片过水孔与另外一过水孔对应,此时四个过水孔呈相互不连通的状态,即为阀芯关闭状态,当所述陶瓷动片转动第二位置时,所述动片过水槽与其中两相邻过水孔对应,所述动片过水孔与另外两相邻过水孔对应,控制四个过水孔的通闭,即达到两路进水而另两路出水的两路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底座的一个热水进水口和一个冷水进水口的前端设置有压力平衡室,在所述压力平衡室内设置有压力平衡阀,所述压力平衡室的两出水口分别与所述阀芯底座的一个热水进水口和一个冷水进水口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平衡阀内部横向滑设有一调压件,且该平衡阀于调压件的两侧皆形成有一分别与所述阀芯底座的一个热水进水口和一个冷水进水口对应的流通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壳体的外端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与所述转轴外端的开关手轮配合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置有与开关手轮的限位柱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限位槽内两个极限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壳体的外端设置有花键,所述限位套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花键配合的花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四个进出水口以及四个过水孔分布在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所述动片过水槽和动片过水孔为一对对称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该四分之一圆弧的两端端点正好与所述四个过水孔对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陶瓷动片和所述阀芯壳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转动拨盘,所述转动拨盘的底部外周面与所述陶瓷动片的顶部外周面之间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与所述转动拨盘连接以通过所述转动拨盘带动所述陶瓷动片转动,所述换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转动拨盘的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拨盘与所述阀芯壳体的顶部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施压组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为可拆卸的置物平面。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使现有标准的恒温水龙头扩大了使用范围,不仅能够满足左进热水、右进冷水的情况,也能满足左进冷水、右进热水的情况,满足不同安装条件和不同的使用喜好,具有更大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而且本专利技术装配方便,成本低。再者,本专利技术带有压力平衡阀的前置切换阀芯还能够使得陶瓷动片的顶部和底部的压力差可以相互平衡,保证陶瓷动片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除去外壳体顶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除去外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仰视图。图7是图4的第一剖视图。图8是图4的第二剖视图。图9是图5的第一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11是图10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仰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剖面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陶瓷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陶瓷动片与陶瓷定片第一种配合方式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

【技术保护点】
1.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形成部件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接头部,所述接头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外的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以及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分别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水通道后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具有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之间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第二过水通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前置切换阀芯,所述前置切换阀芯具有使得两路水分别独立进入,然后被切换至两路水分别独立流出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进水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出水口分别对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恒温阀芯,所述恒温阀芯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对应,所述恒温阀芯的恒温水出口与所述一恒温水出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恒温水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为恒温水出水口;延伸出所述外壳体且用以控制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阀芯切换动作的开关手轮,所述开关手轮与限位部件配合使得其可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四路水切换方向;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切用以控制所述恒温阀芯温度的调温手轮。...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形成部件安装腔;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的接头部,所述接头部具有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外的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以及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分别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第二进水通道后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腔具有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之间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过水通道、第二过水通道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前置切换阀芯,所述前置切换阀芯具有使得两路水分别独立进入,然后被切换至两路水分别独立流出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进水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两出水口分别对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恒温阀芯,所述恒温阀芯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热水进水口、冷水进水口对应,所述恒温阀芯的恒温水出口与所述一恒温水出水通道的一端连接,所述恒温水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为恒温水出水口;延伸出所述外壳体且用以控制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阀芯切换动作的开关手轮,所述开关手轮与限位部件配合使得其可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进而改变所述前置切换阀芯的四路水切换方向;延伸出所述外壳体切用以控制所述恒温阀芯温度的调温手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冷热水管反装的恒温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切换阀芯包括阀芯壳体,所述阀芯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阀芯底座,所述阀芯壳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轴、陶瓷动片、陶瓷定片,所述转轴用以驱动所述陶瓷动片转动且其顶端穿过所述阀芯壳体向外延伸,所述陶瓷定片与阀芯底座相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上设置有四个进出水口,所述陶瓷定片上设置有四个与阀芯底座上的进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的过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动片上设置有用以开闭所述过水孔的动片过水槽和动片过水孔,所述动片过水槽的顶部密封,所述阀芯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动片过水孔对应的换水通道,当所述陶瓷动片转动第一位置时,所述动片过水槽只与其中一过水孔对应,所述动片过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
申请(专利权)人:胡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