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721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管、箱体和新风送风管,新风进风管设置在箱体的一端,新风送风管设置在箱体的另一端。该箱体内设有臭氧分解段、水雾吸收段和活性炭过滤段,臭氧分解段设置在箱体的前端,活性炭过滤段设置在箱体的后端,水雾吸收段设置在臭氧分解段和活性炭过滤段之间。水雾吸收段包括集水槽、压力泵和多个喷洒头,多个喷洒头通过压力泵与集水槽连通。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其侧壁上设有与一补水管连接的补水口,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一排污泵连通。排污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补水管上设有与第一开关阀连锁的第二开关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对PM2.5的细小颗粒的过滤以及其他有害成分如臭氧的去除。

An air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treat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new air inlet pipe, a box and a new air supply pipe. The new air inlet pipe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box, and the new air supply pipe is se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box. The tank has an ozone decomposition section, water mist absorption section and active carbon filter section. The ozone decomposition section is se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x. The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section is set at the back end of the box. The water mist absorption section is set between the ozone decomposition section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section. The water mist absorption section comprises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a pressure pump and a plurality of sprinklers, and a plurality of sprinklers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collecting trough through the pressure pump. A sewage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a supplementary water outlet connected with a supplementary water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thereof, and the sewag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sewage pump through the sewage pipe. A first on-off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drain pipe, and a second on-off valv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n-off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replenish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filter the fine particles of PM2.5 and remove other harmful components such as o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恶化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室外雾霾天气情况下,由于不能开窗,室内污染物、细菌不断堆积,催生了各种疾病;氧气不足,使人头昏脑涨,这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改善家居室内空气品质已迫在眉睫。现有传统的净化器只是对针对室内原有的空气进行处理净化的,其没有引入室外新风,因而导致含氧量不足,舒适度不佳。而新风供应系统能把人们需要的氧气送进室内,同时,将室内的二氧化碳排至室外,可解决室内氧气不足的问题,但现有新风系统并没有净化功能,在引入新风的同时,又会把室外的雾霾带入室内。因而,把新风和净化同时处理既新风净化系统才是能做到在供应氧气的同时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现有技术中,能有效过滤PM2.5的细小颗粒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过滤效率的新风净化系统,往往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该空气处理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同时实现对PM2.5的细小颗粒的过滤以及其他有害成分如臭氧的去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管、箱体和新风送风管,所述新风进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箱体的新风进风口连接,所述新风送风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箱体的新风送风口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臭氧分解段、水雾吸收段和活性炭过滤段,所述臭氧分解段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端,所述活性炭过滤段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后端,所述水雾吸收段设置在所述臭氧分解段和活性炭过滤段之间,所述水雾吸收段包括集水槽、压力泵和多个喷洒头,所述集水槽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位于所述水雾吸收段的下部,所述多个喷洒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均布于所述水雾吸收段的顶部,所述压力泵设置在所述水雾吸收段的顶部外侧,所述多个喷洒头通过所述压力泵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一排污泵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与一补水管连接,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第二开关阀连锁。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靠近所述新风送风风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臭氧分解段内设有蜂窝状铝格网,所述蜂窝状铝格网上涂覆有用于分解臭氧的光触媒催化剂。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过滤段包括多个抽屉式设置的活性炭层,所述多个活性炭层依次层叠,且每个活性炭层均可单独进行更换。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水雾吸收段与活性炭过滤段相结合,能够充分的去除新风中的颗粒性杂质,尤其是对PM2.5的细小颗粒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2)在箱体的前端设有臭氧分解段能够将新风中的臭氧催化还原分解为氧气,同时还能起到对新风的杀菌效果。(3)本技术的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一排污泵连通,集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补水口,该补水口与一补水管连接。排污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补水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连锁,当需要更换集水槽内的水时,通过排污泵将集水槽内的水抽出,并通过补水管向集水槽内送入新鲜水。由于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连锁,即二者同时打开或同时关闭,从而可以保证在更换集水槽内的水时,压力泵还能正常工作,无需停泵。(4)本技术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经济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新风进风管,2-箱体,3-新风送风管,4-排污泵,21-新风进风口,22-新风送风口,23-臭氧分解段,24-水雾吸收段,25-活性炭过滤段,26-送风风机,41-排污管,42-补水管,241-集水槽,242-压力泵,243-喷洒头,241a-排污口,241b-补水口,k1-第一开关阀,k2-第二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处理系统,该空气处理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同时实现对PM2.5的细小颗粒的过滤以及其他有害成分如臭氧的去除,具体的,请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进风管1、箱体2和新风送风管3,所述新风进风管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进风口21连接,所述新风送风管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送风口22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2内还设有送风风机26,所述送风风机26靠近所述新风送风风管3设置。所述箱体2内设有臭氧分解段23、水雾吸收段24和活性炭过滤段25,所述臭氧分解段2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前端,所述活性炭过滤段25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后端,所述水雾吸收段24设置在所述臭氧分解段23和活性炭过滤段25之间。所述水雾吸收段24包括集水槽241、压力泵242和多个喷洒头243,所述集水槽241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位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下部,所述多个喷洒头243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均布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所述压力泵242设置在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外侧,所述多个喷洒头243通过所述压力泵242与所述集水槽241连通,该压力泵242将集水槽241内的水输送至多个喷洒头243并通过喷洒头243喷洒,经过水雾吸收段24的新风中的粉尘遇到喷洒出的水雾,从而被水雾吸附并落入集水槽241中。所述集水槽24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241a,所述排污口241a通过排污管41与一排污泵4连通,所述集水槽241的侧壁上设有补水口241b,所述补水口241b与一补水管42连接。所述排污管4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k1,所述补水管42上设有第二开关阀k2,所述第一开关阀k1与所述第二开关阀k2连锁。优选的,第一开关阀k1与第二开关阀k2同时打开或同时关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臭氧分解段23内设有蜂窝状铝格网,所述蜂窝状铝格网上涂覆有用于分解臭氧的光触媒催化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过滤段25包括多个抽屉式设置的活性炭层,所述多个活性炭层依次层叠,且每个活性炭层均可单独进行更换。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水雾吸收段与活性炭过滤段相结合,能够充分的去除新风中的颗粒性杂质,尤其是对PM2.5的细小颗粒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2)在箱体的前端设有臭氧分解段能够将新风中的臭氧催化还原分解为氧气,同时还能起到对新风的杀菌效果。(3)本技术的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一排污泵连通,集水槽的侧壁上设有补水口,该补水口与一补水管连接。排污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空气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进风管(1)、箱体(2)和新风送风管(3),所述新风进风管(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进风口(21)连接,所述新风送风管(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送风口(22)连接,所述箱体(2)内设有臭氧分解段(23)、水雾吸收段(24)和活性炭过滤段(25),所述臭氧分解段(2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前端,所述活性炭过滤段(25)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后端,所述水雾吸收段(24)设置在所述臭氧分解段(23)和活性炭过滤段(25)之间,所述水雾吸收段(24)包括集水槽(241)、压力泵(242)和多个喷洒头(243),所述集水槽(241)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位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下部,所述多个喷洒头(243)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均布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所述压力泵(242)设置在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外侧,所述多个喷洒头(243)通过所述压力泵(242)与所述集水槽(241)连通,所述集水槽(24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241a),所述排污口(241a)通过排污管(41)与一排污泵(4)连通,所述集水槽(241)的侧壁上设有补水口(241b),所述补水口(241b)与一补水管(42)连接,所述排污管(4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k1),所述补水管(42)上设有第二开关阀(k2),所述第一开关阀(k1)与所述第二开关阀(k2)连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进风管(1)、箱体(2)和新风送风管(3),所述新风进风管(1)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进风口(21)连接,所述新风送风管(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箱体(2)的新风送风口(22)连接,所述箱体(2)内设有臭氧分解段(23)、水雾吸收段(24)和活性炭过滤段(25),所述臭氧分解段(23)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前端,所述活性炭过滤段(25)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后端,所述水雾吸收段(24)设置在所述臭氧分解段(23)和活性炭过滤段(25)之间,所述水雾吸收段(24)包括集水槽(241)、压力泵(242)和多个喷洒头(243),所述集水槽(241)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位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下部,所述多个喷洒头(243)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并均布于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所述压力泵(242)设置在所述水雾吸收段(24)的顶部外侧,所述多个喷洒头(2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林佳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莱威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